APP下载

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路径探究

2021-10-13傅卿卿

考试周刊 2021年73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傅卿卿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育功能进行了明确阐述,这是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中新增的重大变化之一。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智慧课堂建设在国内各地中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多维度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还能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全面提升历史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试图探索在历史智慧课堂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路径,这将有助于建立优质的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帮助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路径

一、 引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育功能进行了明确阐述,这是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中新增的重大变化之一。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智慧课堂建设在国内各地中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全面提升历史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试图探索在历史智慧课堂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路径,这将有助于建立优质的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帮助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教育功能

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精神优秀遗产,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学本身具有多维度的时空意识、历史内容的过去性、史论的高度统一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等基本特征,因此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关键要素。这五项要素相辅相成,有助于引领学生形成学习历史课程后所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

以上五项关键要素是培养学生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因此,在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应始终贯彻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原则。

三、 智慧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价值

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且相对僵化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成以知识贯通型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强调构建高规格、多路径及多元评价的教育教学生态。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有差异的,个性化的。基于满足多样化及个性化学习需求而构建的智慧课堂模式会更倾向于任意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where)、任意方式(Anyway)、任意步调(Anypace)的4A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多样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得以重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

伴随着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教学创新的不断拓展,作为“互联网+”教学改革下的产物,智慧课堂将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第一,智慧课堂具有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的技术优势,因此可以设计出个性化有特色的教学方案。第二,这一课堂模式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作为知识输出的媒介,从而提高学生关注知识、参与互动、积极思考、高效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当学生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穿插相关历史背景图片,设计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主动参与互动,积极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第三,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构建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运用智慧课堂的技术优势,以兴趣先导,创设历史情境,巧用历史地图,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的观念和历史地理的观念,这两者都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意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居于基础地位。

例如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一《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可利用智慧课堂环境(如教学助手,学习通等软件),在教学设计中插入课堂活动,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利用平板连接,扫描课程二维码,进入教师课前设计的课程中,操作平板,填写教師设计的时间轴,并投屏展示讲解,从而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时序观念有整体的把握。另外由于这节课时间跨度较大,为了引导学生在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通过设计学习主题活动“感悟雅典民主政治”,穿插《雅典公民帕帕迪的一天》这一历史情境,展开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平板与教师互动,教师则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了解在特定历史时空下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及局限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养成。

又如在《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课的教学中,对于重点知识“西周分封制”的讲解,也可用相同的方式。展示《西周分封形势图》,通过平板互动,填写地图相应位置的诸侯国,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多方面解释相关的制度,从而加深学生对“分封对象空间分布特点”的了解。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