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临床分析

2021-10-13刘凤莲丁志芳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补体免疫性抗体

刘凤莲,丁志芳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 2120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为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患病率为0.20%~0.37%[1],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侵蚀性多关节炎症,且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自身免疫紊乱所致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阳性为其主要特征[3],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遗传和环境相关。目前,有关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伴AITD的研究较多[4-6],但有关RA并发AITD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RA患者临床资料,探讨RA合并AITD临床特征、血清学特点及高危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55例,男7例;年龄28~88岁,平均(62.37±11.79)岁。根据是否伴发AITD分为AITD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和对照组(甲状腺抗体阴性)。

诊断标准及分类:①类风湿关节炎,依据2010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指南》[7]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PO-Ab、TG-Ab中1项或2项同时阳性。甲状腺功能类别: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TSH下降,FT3、FT4升高;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TSH下降,FT3、FT4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TSH升高,FT3、FT4降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TSH升高,FT3、FT4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血清TSH、FT3、FT4均正常,只存在抗体阳性。

纳入标准:符合RA诊断标准;完成甲状腺相关血清学及超声学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SLE、SSA等;AITD先于RA发生者;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衰竭或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收集患者病历信息,详细记录年龄、性别、病程、关节疼痛评分等。查阅LIS系统记录实验室检查数据,包括甲状腺相关指标:TPO-Ab、TG-Ab、FT3、FT4、TSH;免疫相关指标: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补体C4、IgA、IgG、IgM、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MCV);超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所有检测均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确保质控在控。

1.3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筛选RA伴发AITD的高危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秩均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高危因素筛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中AITD患病率分析62例RA患者中伴发AITD 21例(33.9%),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1例(52.4%)、甲状腺功能亢进者2例(9.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例(4.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5例(23.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例(9.5%)。

2.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AITD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女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关节疼痛评分、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AITD组血清补体C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AITD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parameters between AIT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4 RA并发AITD高危因素分析以是否出现RA伴发AITD作为因变量(是=1,否=0),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女性比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补体C3(阳性=1,阴性=0)]为自变量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补体C3是RA伴发AITD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600(0.212~1.698),P<0.05]。

3 讨论

RA作为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会累及关节,还会累及全身其他多个系统,因此,RA常伴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发生。RA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关,胡庆伟等[8]指出R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密切相关。AITD和HLA等位基因也存在关联,Luka Brčić等[9]发现CD40、HLA基因复合物、甲状腺球蛋白基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等多个基因可能导致AITD的发生,同时,这些基因的异常也会影响RA的发病过程。Prado等[10]研究发现,吸烟可使RA患者炎症反应增加、Th1和Th17介导的免疫应答增强;同时,程琳等[11]也指出,吸烟可刺激甲状腺活动,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增加AITD的易感性,因此,吸烟可能是RA和AITD的共同危险因素。

世界范围内类风湿关节炎中AITD患病率差异较大,摩洛哥为0.5%,斯洛伐克为27%。本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中AITD的患病率为33.9%,且以甲状腺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23.8%),有研究显示RA患者中抗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37%和23%,且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同时,也有研究指出RA伴发AITD的发病率虽然高于健康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认为系统性免疫紊乱并发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紊乱较少的结论[13]。

本研究结果显示,AITD组中女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有报道指出雌激素在RA伴发AITD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4]。雌激素作为类固醇激素的一种,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β发挥生物学效应,这两种受体作用在靶细胞后可刺激特异性基因转录,在不同的基因编码下,可在T细胞和B细胞上表达。受体结构及受体功能的不同组成了雌激素异常活动的基础,导致调节通路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是RA伴发AITD的独立危险因素。补体C3、C4对AITD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补体作为一种具有酶活性的糖蛋白,具有防御机制、免疫调节等作用,而补体C3含量最高、作用明显,是补体激活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AITD发病过程中TPOAb和TgAb抗体的显著升高加剧了对甲状腺细胞的破坏,大量补体参与到自身的免疫反应,致使补体水平呈下降趋势[15]。

综上所述,RA患者伴AITD发病率较高,补体C3为RA并发AITD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重视对RA患者尤其女性甲状腺相关指标的筛查,以早诊断,早干预。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如样本量不足,缺少基础实验。未来需扩大样本量,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并进行相应基础研究,明确具体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补体免疫性抗体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