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腑醒脑汤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2021-10-13崔懿史一丰袁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通腑醒脑溶栓

崔懿 史一丰 袁鹏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1/3,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老化,因此急性脑梗死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概率较高,该病主要发生在汉族,少数民族少见[1];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疼、头晕等症状,由于此症状较为常见且病情较轻,患者自身以及其家属均未重视,因此脑梗死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使患有脑梗死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2]。急性脑梗死发病较快,且无明显发病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半身不遂及智力低下等神经功能受损的状况,会给患者带来死亡的威胁。急性脑梗死患者产生脑损伤的主要机理为神经元过氧化损伤及炎性反应等,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以溶栓为主[3]。但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中药在脑梗死的治疗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气滞血瘀,通腑醒脑汤具有补益精血,养肝明目、补益气阴、活血祛瘀等功效[4],因此文章运用通腑醒脑汤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并研究其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于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静脉溶栓组(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IT组)78例、通腑醒脑汤联合静脉溶栓组(Tongfu Xingn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TI组)78例,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1。

表1 IT组、TI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该疾病诊断标准;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1 d;无重大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脑外伤或合并其他脑部疾病;患者资料收集不全者;对试验所需药物过敏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措施,并根据有无糖尿病、高血脂症等进行降脂、降糖等处理,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IT组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生产厂家:爱通立,批号:S20160055,规格50 mg×1支/盒),剂量0.9 mg/kg,最大用药量90 mg,静脉推注10%药物,剩余药物1 h静脉滴注。治疗后1 d头颅CT检查,如无异常情况,口服阿司匹林治疗,100 mg/次,1次/d,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共治疗7 d。TI组在IT组基础上加用通腑醒脑汤治疗,加水煎煮,1剂/d,连续治疗7 d,药物剂量见表2。

表2 详细药物剂量(g)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IT组、TI组患者ADL、NIHSS评分情况 采用改良版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总分为100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值越高神经损伤越严重,总分为42分[5]。

1.4.2 检测IT组、TI组患者TXB2、AT-Ⅲ水平

于治疗前、后1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夜,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抗 凝 血 酶III(antithrombin III,AT- III)的水平。

1.4.3 检测IT组、TI组患者IL-6、TNF-α、CRP的水平

于治疗前、后1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夜,采用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

1.4.4 检测IT组、TI组患者治疗效果

根据NIHSS评分检测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病残0级,好转:病残1~3级,无效:未达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IT组、TI组治疗效果、神经损伤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TXB2、AT -III水平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 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T组、TI组治疗效果检测结果

经过治疗后T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 IT 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IT组、TI组ADL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与NIHSS评分分数较为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TI组ADL评分较IT组高、NIHSS评分较IT组低(P<0.05),见表4、图1。

表4 各组ADL与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4 各组ADL与NIHSS评分比较(分,±s)

注:* 与治疗前比对P<0.05,#与治疗后IT组比对P<0.05

组别 例数 ADL NIHSS治疗前IT组 78 15.24±3.11 17.35±2.86 TI组 78 15.43±3.05 17.44±2.94 t值 - 0.39 0.19 P值 - 0.70 0.85治疗后IT组 78 63.17±5.44* 9.11±2.05* TI组 78 75.22±5.67*#6.92±2.17*#t值 - 13.54 6.48 P值 - <0.01 <0.01

图1 各组ADL评分与NIHSS评分对比

2.3 IT组、TI组TXB2、AT- III水平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TXB2、AT-Ⅲ水平较为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TI组TXB2指标水平低于IT组、AT-Ⅲ的水平高于IT组(P<0.05),见表5、图2。

表5 两组TXB2、AT- III水平的比较(±s)

表5 两组TXB2、AT- III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治疗前比对P<0.05,#与治疗后IT组比对P<0.05

组别 例数 TXB2(ng/L) AT- III(%)治疗前IT组 78 207.32±22.34 56.28±4.36 TI组 78 206.57±23.16 55.34±5.21 t值 - 0.21 1.22 P值 - 0.84 0.22治疗后IT组 78 165.22±24.36* 71.26±4.77* TI组 78 129.68±12.46*#83.56±5.02*#t值 - 11.47 15.69 P值 - <0.01 <0.01

图2 两组TXB2、AT- III水平对比

2.4 IT组、TI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的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较为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TI组IL-6、TNF-α、CRP水平均较IT组降低(P<0.05),见表6、图3。

表6 各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s)

表6 各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s)

注:* 与治疗前比对P<0.05,#与治疗后IT组比对P<0.05

组别 例数 TNF-α(pg/mL) IL-6(pg/mL) CRP(mg/L)治疗前IT组 78 28.22±3.14 21.22±5.17 12.36±3.26 TI组 78 27.96±3.37 20.63±5.52 11.73±3.81 t值 - 0.56 0.69 1.11 P值 - 0.58 0.49 0.27治疗后IT组 78 14.22±1.44* 15.22±2.94* 6.84±0.92* TI组 78 10.56±1.17*#9.13±2.17*#5.13±0.54*#t值 - 17.42 14.72 14.16 P值 - <0.01 <0.01 <0.01

图3 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3 结论

发生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急骤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静脉溶栓是目前溶栓有效途径之一,但单一的静脉溶栓目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以溶栓后患者较易发生缺血复发和再次梗死最严重[6-7],因此本文以中药联合治疗。中医理论认为脑梗死即为 “不通”,应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效果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醒脑汤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根据文章研究发现,TXB2、AT- III在治疗前差距较小,经过治疗后TXB2水平有所降低、AT- III水平有所增高,且TI组效果较IT组更佳,文章认为TI组效果更好可能与联合通腑醒脑汤有关。AT- III水平下降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联系密切,而TXB2的变化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8]。通腑醒脑汤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药方中制大黄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祛瘀通经等功效;石菖蒲具有祛痰开窍、安神定志、益智醒脑等

功效;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活血行气、开郁燥湿等功效。陈记敏等[9]通过降低TXB2水平、提高AT- III水平,从而对缺血性脑卒中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文章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根据本文研究显示,IL-6、TNF-α、CRP水平在治疗前差距较小,经过治疗后水平均有所下降,且TI组下降较IT组更为明显,笔者认为TI组效果更好可能与联合通腑醒脑汤有关。炎症因子是造成脑组织炎症增加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因子,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引发炎症反应[10]。在通腑醒脑汤中,桃仁具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竹茹具有祛痰化湿、开郁等作用;陈皮、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等作用[11];远志、胆星、茯苓具有镇静安神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等作用;栝楼具有清热化痰、行气开郁等作用。静脉溶栓联合通腑醒脑汤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使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脑循环状态等,从而促使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2]。谢琛等[13]提示通腑醒脑汤可通过降低IL-6、TNF-α、CRP等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到治疗的作用[13]。

综上所述,通腑醒脑汤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水平、血浆血栓素B2,提高抗凝血酶Ⅲ的水平,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通腑醒脑溶栓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