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作用

2021-10-13万晓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射血氯吡格雷

万晓勇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其中一种,主要是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有急性、持续性的特点,最终造成心肌坏死[1]。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头痛症状,同时伴有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即使服用硝酸类药物后,其头痛也不会得到完全缓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急剧恶化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早期要开通梗塞的相关动脉,使患者的心肌血流得到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疾病症状[3]。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不同药物的疗效不同,此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析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作用,通过为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阿司匹林治疗以及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并对比其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医院实施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80例进行研究,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明确诊断,可收集到完整的检查资料;(2)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治疗方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肺、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2)有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3)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4)不配合此次研究[4]。将患者统一编号后,按比例分为对照组(90例,实施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90例,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回顾分析其资料:对照组女性患者40例,男性患者50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8±7.25)岁;有38例为前壁梗死,有29例为下壁梗死,有23例为后壁梗死。研究组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49例;年龄42~78岁,平均(61.23±7.46)岁;有40例为前壁梗死,有30例为下壁梗死,有20例为后壁梗死。两组对象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新汶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常规对症治疗[5],包括:实施面罩吸氧、调整患者血容量及再灌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3022503,由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规格:0.5 mg×100片),0.5 mg,舌下含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和安抚,告知其治疗的安全性,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6]。实施疾病健康宣教,讲解患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知识,强调治疗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注意患者的饮食护理,结合治疗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7]。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对其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8]。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叮嘱并指导患者要按时用药,不可私自换药、减少药量、停止用药,记录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9]。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13013,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 mg×24片)治疗,以口服的方式用药,1次300 mg,1 d用药1次,持续治疗3 d后,把药物剂量改成1次100 mg,1天用药1次,持续治疗3个月。给予研究组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0035,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75 mg×7片)治疗,以口服的方式用药,阿司匹林1次300 mg,1天用药1次,持续用药3 d后,把药物剂量改成1次100 mg,1天用药1次;氯吡格雷1次75 mg,1天用药1次;持续治疗3个月[10]。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大大降低,降低幅度在80%以上,相关临床症状已经消失,患者ST-7段心电图显示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50%以上,相关临床症状已经有所缓解,患者ST-7段心电图显示明显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有降低,但降低幅度未达到50%,相关临床症状无缓解,患者ST-7段心电图显示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1]。(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等凝血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变化情况[12]。(3)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头痛、皮下瘀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通过SPSS 20.0软件来进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1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0.00%,而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1.11%,对比其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显示,两组治疗前的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APTT、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A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PAR APTT(s) PT(s)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90)0.67±0.05 0.64±0.07 25.04±5.53 33.51±6.01 11.21±3.03 13.38±3.09 31.03±5.06 41.24±5.03研究组(n=90)0.68±0.06 0.32±0.11 25.06±5.31 40.23±6.52 11.13±2.07 13.46±3.06 30.18±5.11 50.25±5.52 t值 1.215 23.283 0.025 7.189 0.207 0.175 1.121 11.446 P值 0.226 0.000 0.980 0.000 0.836 0.862 0.264 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67%,其中恶心8例,头痛6例,皮下瘀斑5例,胃肠道反应5例;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恶心、头痛、皮下瘀斑、胃肠道反应分别为4例、3例、2例、3例,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00,P=0.02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时生活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差,使得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4]。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病因与冠状动脉病变、炎症、栓塞、痉挛、先天畸形等密切相关[15]。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挽救濒死的心肌,有效预防梗死变严重,此外,还需进行抗凝治疗,阻止患者再一次发生血栓[16]。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心肌梗死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不仅可以镇痛、解热,而且能够拮抗氧自由基,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可扩张脑血管,禁止血栓素A2形成,有效避免血小板集中,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17]。血栓素A2是血小板能集中在一起的其中一个因素,此外还与二磷酸腺苷相关,而阿司匹林对二磷酸腺苷的作用并不显著,所以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8]。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药物,与二磷酸腺苷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其受体阻滞剂,可阻止血小板跟其结合,将血小板活化途径斩断,阻止血小板集中,从而有效预防或治疗心肌梗死。使用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两种药物可发挥协同作用,互相弥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19]。

刘选威[20]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选取心肌梗死患者96例,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有48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有48例;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最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结果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对比其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得出结论:心肌梗死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比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好,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此次的研究,为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治疗,为研究组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0.00%,而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1.11%,对比其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指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APTT、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AR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其APTT、LVEF、PAR,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达26.67%,而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13.33%,对比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此次的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前人的研究[21]大体相同。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上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身体不适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射血氯吡格雷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