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2021-10-13马军廷
马军廷
脑卒中发病急促,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需要及时为患者开展溶栓治疗,改善病情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死亡风险,并且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但是,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发病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受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患者可能合并肢体偏瘫、运动功能受损等,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及时开展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预后具有明显帮助。心肺康复理论是康复医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证实,强化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训练,对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具有明显助益[1]。本次研究分析将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分析系统性的心肺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病情改善的实际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将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康复训练方法分组,研究组46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41~74岁,平均(62.79±3.56)岁。对照组纳入患者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0~76岁,平均(62.45±3.60)岁。纳入标准:(1)首次脑卒中;(2)有法定监护人陪伴;(3)本市常住居民。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及中途退出者,两组治疗依从性良好,一般资料可对比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做好各项配合,满足患者就诊需要。研究组患者强化心肺康复训练,在此期间,充分关注患者情绪、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睡眠等状况,做好细节管理。做好上述操作的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耐受情况,给予心肺康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1)评估心肺功能:对患者心肺功能状况进行合理评价,分析潜在危险因素。开展运动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制定心肺康复训练方案,确定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类型等。高危患者需要在做好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实施。
(2)运动训练:以有氧训练为主,结合患者肢体障碍程度,适当选择运动方式,训练强度根据运动荷载试验确定,一般以测定最大心率60%~80%为宜。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 min,患者耐受力逐渐提高后,加强训练难度。运动训练过程中,适当增加抗阻运动与平衡训练,协调双侧肢体功能。
(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于胸廓扩大时吸气,缩小时呼吸,协调好呼吸节奏。呼吸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开展髋关节伸缩运动,满足条件者增加负重呼吸运动。指导患者平卧,在腹部适当放置重物,训练患者肺部的伸缩功能,并且强调此过程配合好腹式呼吸。配合呼吸肌训练,增加肺组织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开展正确的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时间15~20 min,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肺部损伤组织的修复,增加呼吸容量,增强膈肌活动度,为机体内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代谢提供便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以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1)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取分范围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2)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取分范围0~30分,分数越高越好[3];(3)预后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分为1~5级,级数越高表明患者预后状况越好[4];(4)抑郁情绪: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0~4分计分法,≥14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5];(5)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临界值为50分,>50分说明肯定有焦虑症状[6];(6)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个评价项目,0~3计分,共21分,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高[7];(7)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等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8];(8)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肢体活动能力越好[9];(9)生活自理:Barthel指数量表,共10个评价项目,取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高[10];(10)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vement assessment,FMA)量表,上肢0~66分,下肢0~34分,共100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11]。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经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GOS评分、MMSE评分比较结果为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但是,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GOS评分、MMSE评分上升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预后指标相关评分变化比较(分,±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预后指标相关评分变化比较(分,±s)
组别 NIHSS评分 t值 P值 GOS评分 t值 P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23.66±3.63 10.23±0.59 24.468 0.000 1.14±0.25 4.47±0.23 66.484 0.000对照组(n=46)23.61±3.64 16.89±1.57 11.497 0.000 1.23±0.19 3.35±0.79 17.696 0.000 t值 0.938 9.538 - - 0.526 13.962 - -P值 0.203 0.000 - - 0.118 0.000 - -
表1 (续)
2.2 两组生活方面的对比
两组干预前HAMD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但是,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下降范围大于对照组,SF-36评分上升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发发育评分变化对比(分,±s)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发发育评分变化对比(分,±s)
组别 HAMD评分 t值 P值 SAS评分 t值 P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21.56±2.25 10.24±0.17 34.026 0.000 62.30±5.77 47.23±3.15 15.548 0.000对照组(n=46)21.61±2.33 16.90±1.77 10.917 0.000 62.25±5.56 53.24±4.68 8.409 0.000 t值 0.924 12.639 - - 0.668 22.124 - -P值 0.369 0.000 - - 0.418 0.000 - -
表2 (续)
2.3 两组运动功能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ADL评分、Barthel指数、上下肢运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综合功能评分变化对比(分,±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综合功能评分变化对比(分,±s)
组别 ADL评分 Barthel指数 上肢FMA 下肢FMA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56.25±4.58 86.36±7.63 60.08±5.36 88.22±7.35 45.23±3.12 57.45±5.29 17.67±1.56 28.25±2.68对照组(n=46)56.29±4.64 72.39±6.49 60.36±5.21 75.93±6.15 45.34±3.16 51.24±4.38 17.56±1.61 22.24±1.89 t值 0.697 9.657 0.118 10.238 0.237 12.469 0.529 16.387 P值 0.652 0.000 0.354 0.000 0.669 0.000 0.357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比较常见,可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并且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观察发现,很多脑卒中患者因行动不便,不仅直接影响到情绪,同时也会对日常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并且很多患者自我照护能力比较差,对改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多数患者存在神经功能受损,需要及时进行纠正,以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1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虽然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患者普遍合并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做好心肺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的必要手段,恢复良好者,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的希望很大。
研究证实[13],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尽早为其开展康复干预与指导,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医学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临床后,经多年实践工作的丰富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新模式,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显著作用。心肺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优势主要体现在心肺康复训练更加规范且全面,与常规早期康复训练相比,心肺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在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鉴于脑卒中疾病的特点,其康复过程比较漫长,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情况,做好相应康复指导。除此之外,告知家属参与到患者心肺康复训练中,对患者尤为重要,向家属讲解心肺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为病情转归提供更多必要支持。在此基础上,应该不断强化技能,在掌握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要点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心肺康复训练的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脑卒中患者系统性的心肺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且预后评分明显提高,提示临床心肺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康复进程中发挥明显作用。同时,强化脑卒中患者心肺康复训练后,其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且生活质量明显得到强化,与文献[14]报道内容一致,不仅证实心肺康复训练的优势,也能从根本上说明心肺康复训练是在一种高效且愉悦的氛围下开展的,在训练过程中,转变既往康复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方法,使其在疾病转归中不断转变内心心境,控制不良情绪,为提高总体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心肺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上下肢运动功能,与文献[15-16]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为脑卒中患者强化心肺康复训练,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患者心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睡眠,特别重要的是,心肺康复训练能够强化患者运动功能,为其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