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患者TFF1、UBE2C和MT1E的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

2021-10-13金俊超徐晓战刘伟迪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存率良性乳腺

金俊超 徐晓战 刘伟迪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1种女性恶性肿瘤,据报道,2010年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居于首位,病死率居于第四位[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乳腺癌目前治疗最有效的手段,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乳腺癌术后的转移和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寻求简单、方便、有效的预后评价手段和指标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和尽早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来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2]。三叶因子1(TFF1)属于三叶因子(TFF)家族,是1种主要由胃体和胃窦中胃肠道黏液细胞分泌产生的对胃肠道黏膜有重要修复和保护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TFF1与包括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在内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人类泛素偶联酶E2C(UBE2C)是细胞周期蛋白在泛素化途径中降解必不可少的蛋白质。研究发现,UBE2C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肿瘤发生、增殖、恶变有关,可能是某些肿瘤潜在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的新靶标[4]。金属硫蛋白1E(MT1E)属于金属硫蛋白(MT)家族,具有特定的金属结合能力,研究发现,MT1E具有促进乳腺上皮细胞膜表面金属蛋白酶磷酸化和巯基化的作用,进而可提高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还会引起癌细胞其他方面的生物学特征变化[5]。本研究通过检测和比较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健康对照女性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分析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旨在明确其在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手术的13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切片诊断,将其根据疾病诊断分为乳腺癌组(n=78)和乳腺良性病变组(n=54),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乳腺癌组患者均行常规临床体检和腹部B超或腹部、胸部、头颅CT或全身放射性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等,排除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入组前接受病灶切除或局部放疗者和远隔部转移者。乳腺良性病变组诊断主要为乳腺囊性增生症和(或)乳腺纤维腺瘤,其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无功能障碍,既往或现在无恶性肿瘤。健康对照组女性均无乳腺、心血管、肝脏、肾脏等疾病。乳腺癌组年龄28~72岁,平均(44.10±10.95)岁;体重43~62 kg,平均(52.13±4.02)kg。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年龄26~70岁,平均(45.57±13.26)岁;体重42~60 kg,平均(50.97±5.15)kg。健康对照组年龄26~68岁,平均(44.39±12.51)岁;体重42~62 kg,平均(52.05±4.96)kg。3组研究对象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检测 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和对照组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4 ℃下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测。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检测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TFF1试剂盒购买自上海超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BE2C试剂盒购买自上海常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T1E试剂盒购买自南京伯斯金生物公司,仪器为英国Lndinite M200系列酶联免疫检测仪。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血清TTF1临界值为1.09 ng/ml、血清UBE2C0.53 ng/ml、血清MT1E为0.85 ng/ml。

1.2.2 随访 对乳腺癌组所有患者进行术后情况的随访,随访开始时间为第1次手术的日期,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随访结局变量为患者死亡,随访形式为门诊定期复查结合电话,时间范围为6~24个月,中位随访期为14.7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研究对象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比较

乳腺癌组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比较

2.2 乳腺癌组患者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1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TFF1高水平68例(87.18%),血清UBE2C高水平60例(76.92%),血清MT1E高水平53例(67.95%)。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绝经状态、孕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等无关(P>0.05)(表2)。

表2 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2.3 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清高TFF1水平者2年总生存率为69.12%,血清TFF1低水平者2年总生存率为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0.040);血清高UBE2C水平者2年总生存率为70.00%,低水平者为94.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P=0.034);血清高MT1E水平者的2年生存率为66.04%,低水平者为9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5,P=0.01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高TFF1、UBE2C、MT1E均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而且患者的发病年轻也越来越年轻化,乳腺癌已经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最重要的1种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在预后评价基础上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指标的寻找一直以来都是1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6]。随着新的检测方法和与诊断、预后有关的肿瘤标志物的不断出现,临床学家对乳腺癌的病程进展和生物学行为改变的估计越来越充分,这对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TFF1属于TFF家族,是1个主要由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三叶因子结构域的多肽小分子,其又被称为乳腺癌相关肽(pS2)。作为胃肠道激素的1种类型,TFF1在胃肠道黏膜保护和损伤修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细胞移行的促进作用有关,还可能与其通过下调某些黏附因子水平来降低细胞黏附作用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TFF1是1种癌基因,参与了包括胰腺癌、膀胱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很多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7]。研究指出,除了胃癌,TFF1在其他部位肿瘤中具有促进炎症和促癌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侵袭、抑制癌细胞凋亡等[3]。此外,其还被指出是ER经典途径中的一种重要蛋白,可诱导女性雌激素失衡[8]。有学者在体外实验中证实,TFF1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还有学者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乳腺癌组织中TFF1表达阳性率相比正常乳腺组织显著升高,由此可见,在乳腺癌中,TFF1作为1种肿瘤促进因子可能也是1种潜在的乳腺癌肿瘤标记物[9-10]。本研究则对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健康对照女性的外周血TFF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FF1要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而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提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FF1水平显著升高,同时研究发现,TFF1的血清水平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3年总生存率有相关性,提示血清TFF1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导致乳腺癌的发展和患者预后不良。

UBE2C属于E2基因家族中的泛素偶联酶成员,又被成为泛素结合酶10(UBH10)。UBE2C是及极其重要的泛素结合酶复合体组成部分,在与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编码的蛋白降解有关的泛素蛋白酶途径(UPS)中起着关键性作用。UPS途径的紊乱会引起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相关蛋白在人体内大量积累,从而引发癌症,是临床提出的一种新的癌症治疗靶点。国外有学者应用RT-PCR法对人类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UBE2C蛋白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蛋白很多肿瘤细胞中均呈现明显高表达的状态[11]。之后则有学者指出,UBE2C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乳腺癌有关,而且其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UBE2C高表达者的生存率相对较低[12]。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和数据都证实乳腺癌组织中UBE2C出现高表达,而且能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乳腺癌组患者的血清UBE2C水平相比乳腺良性冰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女性均明显升高,其表达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总生存率密切相关,这与之前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一致,提示UEB2C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但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和潜在的分子功能目前尚不明确,笔者推测可能与其增强癌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和促进癌细胞细胞周期进程有关[13]。

MT1E是MT1的构成亚基,具有与特定金属结合的能力,其表达变化被认为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存在包括MT1E在内的MT基因蛋白,而MT1E可作为调控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靶基因表达的调控。还有研究指出,MT1E结构中含有很多巯基化结构,其能够通过激活乳腺上皮细胞膜表面的巯基酶来促进能引起癌细胞生物学特征和侵袭能力改变的金属蛋白酶的巯基化和磷酸化,进而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提供有利条件[14]。此外,MT1E还能促进乳腺癌细胞通过上皮-间质转换过程突破基底膜,进一步促进乳腺癌的发展。有学者对乳腺癌患者血清MT1E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MT1E水平要明显高于良性组,其指出高水平的MT1E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病情进展[15]。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高MT1E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包括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和患者生存率的降低等,提示血清MT1E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有关,分析原因可能是MT1E血清水平升高会影响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促进其对淋巴结组织的黏附力,进而造成病情的进展。

最后本研究应用Cox比例风险比例模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外,高TFF1、UBE2C、MT1E血清水平均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清TFF1、UBE2C、MT1E的检测能够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其可作为常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预后评估手段的补充,来更准确的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从而对临床肿瘤评价、治疗和治疗方案的决定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血清TFF1、UBE2C、MT1E水平均明显升高,其血清水平与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同时还与患者预后有关,其血清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生存率良性乳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