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E-MRI联合DWI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1-10-13李明全娄晓宇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一致性胃癌病理

李明全 娄晓宇 王 冲

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手术、化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疾病的治疗中,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临床研究发现,仍有部分胃癌患者因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导致疾病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预后效果不佳[1-2]。因此,尽早发现并明确胃癌分期,对临床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扫描为目前临床胃癌术前诊断的有效方式,其中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均为核磁共振的不同扫描方式,各自具有不同优势[3]。但目前临床对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尚未明确。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DCE-MR联合DWI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胃癌患者。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4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0.37±1.6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DWI检查,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年审(417)号]。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和胃癌治疗指南》[4]中胃癌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检查确诊;②精神状态正常,可与医护人员建立有效交流;③无DCE-MRI、DWI检查禁忌症。(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对比剂过敏;③严重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DWI检查 所有患者均接受DWI检查,具体方式如下:检查前,患者需保持空腹,并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交代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进入检查室时指导患者将身上所佩戴的金属物品全部摘除,采用核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公司提供,型号:Skyra3.0T),扫描范围包括患者胸骨柄1/2处至双侧肾上腺位置,DWI扫描参数设置为:冠状位T2WI屏气序列:TE设置为60 ms,TR设置为3000 ms,矩阵设置为288×288,FOV设置为40 cm×40 cm,层厚设置为5 mm,层距设置为1 mm,层数设置为20,冠状位指导患者分2次屏气完成扫描;冠状位T2WI压脂序列:TE设置为84 ms,TR设置为2000 ms,矩阵设置为300×300,FOV设置为40 cm×40 cm,层厚设置为5 mm,层距设置为1 mm,层数设置为22,振动与激励次数设置为4次。扫描完成后,获得患者DWI扫描图像。

1.3.2 DCE-MRI检查 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检查,具体方式如下:DWI扫描完成后,采用同一台核磁共振扫描仪,将其调节至DCE模式,采用高压注射器予以患者静脉注射钆喷酸 葡胺(Bayer Inc,批准文号:H20160595,规格:15 ml/支),注射剂量为0.2 ml/kg ,注射流率设置为2 ml/s,延迟90后进行扫描,各项参数设置为TE设置为1.8 ms,TR设置为4 ms,矩阵设置为260×260,FOV设置为40 cm×40 cm,层厚设置为3 mm,扫描完成后,获得患者DCE-MRI扫描图像。

1.4 评价指标

邀请本院2名消化道肿瘤专家对所获得的DCE-MRI、DWI图片进行审阅,若2名专家出具的结果不一致,可经商讨得出最终结论。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胃癌TNM分期标准[5]:①Ⅰ期:肿瘤侵犯固有层,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但区域淋巴结无转移。②Ⅱ期: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而尚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区域淋巴结存在转移。③Ⅲ期: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区域淋巴结存在转移。④Ⅳ期: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等器官,区域淋巴结存在转移。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入选的84例胃癌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Ⅰ期11例,占13.10%;Ⅱ期28例,占33.33%;Ⅲ期31例,占36.90%;Ⅳ期14例,占16.67%。

2.2 DCE-MRI、DWI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CE-MRI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76);DWI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658);DCE-MRI、DWI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82)。见表1~3。

表1 DCE-MRI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结果/例

表2 DWI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结果/例

表3 DCE-MRI、DWI联合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检查结果/例

3 讨论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多认为与不良饮食习惯、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有黑便、全身乏力等,如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癌细胞可随血液转移至全身器官,威胁患者生命[6-8]。手术为目前治疗胃癌的常用手段,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体征,但不同分期的胃癌治疗方案均不相同,因此,在术前及时明确患者临床分期,可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9]。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选的84例胃癌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Ⅱ期、Ⅲ期较多,表明胃癌临床分期多样,不同分期患者病情不同,临床应予以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CE-MRI检查、DWI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理想的一致性;DCE-MRI、DWI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分析原因在于,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因具有分辨率高、对机体无创伤、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中。其中DWI可通过检测肿瘤组织及周围组织的水分子运动速度及运动区域来反映胃部微观结构是否改变[10]。胃癌患者分期越高,病情越严重,肿瘤浸润程度越深,而肿瘤组织在DWI成像中通常呈现为高信号,而周围正常组织通常呈现低信号,临床可根据DWI成像信号情况判定胃癌分期[11]。DCE-MRI是通过为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来提升病灶处成像的清晰度,并通过连续不间断扫描的方式获得对比剂在病灶及正常组织中浓度的变化,临床可根据锁定区域内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肿瘤周围血供的循环情况,可为临床判断胃癌分期提供参考[12-13]。DCE-MRI、DWI联合应用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综合的判断依据,进一步提升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DCE-MRI联合DWI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与病理结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可为临床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一致性胃癌病理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