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人类选择的未来
2021-10-13管浩
文/管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关系,“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挑战,更是机遇。
关于未来,著名诗人里尔克曾经如此写道:“未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也在提醒我们:现在,改变正在发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阶段,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仍然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当前中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同时还要统筹考虑2035年远景目标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
但辩证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催生全新行业和商业模式的过程,这将在未来的几十年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能源、产业、科技、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发展。
一方面,“双碳”战略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对相关区域的主导产业产能造成巨大冲击。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将不可避免导致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和产能过剩,给当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的冲击,对区域金融体系带来挑战。
但另一方面,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价值链也将成为重中之重。中国也可借此机遇,进一步扩大绿色经济领域的就业机会,催生各种高效用电技术、新能源汽车、零碳建筑、零碳钢铁、零碳水泥等新型脱碳化技术产品,推动低碳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目前,中国工业碳排放量占比达城市总排放量的60%—70%,在部分城市甚至达80%以上,工业减排成为城市“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和抓手。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样本研究发现,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均收入等的差别,长三角城市群在碳达峰的实现上并不一致,从碳达峰的领跑城市到紧迫城市,都各有代表。
因此在产业升级转型中,不同城市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避免盲目削减优势产业,同时也不能一味发展“高新产业”。在“十四五”开局阶段,更重要的是理顺和完善与绿色转型的相关体制机制,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走一条既能降低碳排放强度,又能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福利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