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坤动力:“蔚蓝动力”的“双碳”梦

2021-10-13蔡雨彤

华东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鹰军工动力

文/蔡雨彤

从军品到民品,作为新能源电驱动产业的参与者,仪坤动力抓住新能源发展的风口,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快速积蓄力量。

2020年,位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城内的世界末日钟再次被拨快100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最接近世界末日的一次,是对当前人类在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面前振聋发聩的警示。

从欧美到东亚,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共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进行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制造业领域,“双碳”目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一场巨大的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绿色动力浪潮正在涌动。

“碳中和相当于一次新的‘工业升级’,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军工业作为行业的技术引领,在新能源的快速投射和应用方面完成了军工技术的降维,从而实现军品转民用,全面提升动力系统升级的目标。”仪坤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坤”)董事长吴海鹰说道。

军工精神的传承

出生于军工家庭的吴海鹰,从小就对火炮等军工产品痴迷不已,他一毕业就进入中船旗下的研究所,稳扎稳打干了20多年,他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技术成果为国家的军船驱动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为了离自己心中的军工梦近一点,吴海鹰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创业路。2018年,仪坤动力在上海成立,其核心团队来自中国船舶集团研究所和高校等。生产产品主要聚焦以高性能高密度能量永磁盘式电机为引领的动力系统的全面升级。带着自己的梦想勇敢上路的吴海鹰,在行业摸索前进中很快意识到:目前的中国电机行业,很少有像国外高功率密度电机那样可以批量进入军工装备甚至民用装备,不仅如此,中国高性能永磁盘式电机一直被西方国家的“电传动系统”知识产权所制约。

要解开脖子上的枷锁,就要找到破解谜题的关键钥匙。

为了攻破一直被国外制约的知识产权问题,吴海鹰及其团队潜心研究、积极获取。“目前我们已经拥有59项自主知识产权,对形成盘式电机设计的部件结构、自动化核心生产设备一体化总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方面,仪坤的盘式电机应用了软磁复合材料压制而成的分块铁芯和自动绕线、快速灌封、柔性自动化合装、转子后充磁无磁装配等先进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大幅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对降低产品成本也有很大帮助,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是对传统电机的技术升级,最重要的是对外国电机的国产化替代。”吴海鹰解释道。

创业报国的情怀

生长在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从小浸润在“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文化,吴海鹰将创立公司和解决国外“卡脖子”难题融合在一起。以研发驰骋在中国蓝色疆域的“超强动力”为契机,仪坤动力轻量化驱动系统已经全面替代进口系统,成为为国家航母服务的多功能作业车的唯一装备供应商。

从军品到民品,作为新能源电驱动产业的参与者,仪坤抓住新能源发展的风口,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快速积蓄力量。“我们国家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现在要跟西方国家在碳中和这条新赛道上竞速,我们必须正视我们面临的困难,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吴海鹰说道。

“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工驱动行业由于国家体制、政策的原因,还不能完全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这就使得我们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均,创新驱动力差,整体制造水平不高,特别是我们的配套设备,大多依赖进口。”吴海鹰坦言,“但能明显感觉到随着政策大幅度倾斜、资金人力物力相继投入,国家军备建设的动员能力和军工驱动行业的创新活力不断得到激发,我们的整体制造水平得到了强有力的提升。”

在发展碳中和的大趋势中,仪坤先后开发了混动到纯电动的过渡产品、氢燃料配套的发电机产品、超高效电机等,再到探索终极产品模式,如轮毂电机、外转子风扇、集成推进器等,全方位优化系统效率,“对军工产品而言,产品要做到高可靠性、冗余性,军备必须具有故障模式降容运行的超强生存能力。驱动系统作为整个军工装备的重要一环,要完成上下游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实现低碳制造、高端制造,并且能适应未来战争‘无人自主’的装备特征,产品必须满足大批量、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吴海鹰说道。

转型升级的“新”梦想

仪坤动力目前与上海交大、北京交大、沈阳工大,中央钢研院、中船712等高校院所联合研发、深度绑定。“本着市场化运作的目的,仪坤动力在新材料(新型铁芯复合材料)、新工艺等方面都做了较为前沿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已经具备全系列产品批量化生产的条件,产品的性能和功耗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了进步,这也意味着今后在军工装备、矿山运输、电动船舶、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可实现大规模应用,能有效促进我们行业整体效率提升、功耗降低。”吴海鹰解释道。

“不仅如此,公司的产品与德国VP、HEINZMANN等公司相比,技术指标与性能方面优势显著,转矩密度达到了24N·m/kg,重量只有国内传统永磁电机的60%,量产价格却仅为国际品牌价格的1/3至1/2。”吴海鹰继续说道,“如今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让我们对传统电机技术升级和国产化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作为一家初创技术型企业,仪坤的企业使命是实现下一代电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对我们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是和谐一体的,作为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的供应商,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功效,进一步降低功耗,通过产品优异的性能、节能表现以及批量化生产赢得市场,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我们实现社会责任的基础。”吴海鹰说道。

随着国家实现碳中和脚步的加快,新能源电驱动产业迎来了一阵春风。“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军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工程机械等军民领域高性能电驱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通过高性能、轻量化的技术引领中国电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驱动未来、仪坤致远’,我们将努力追求卓越、创建美好生活,为美好明天而共同奋斗!”吴海鹰说道。

猜你喜欢

海鹰军工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2021年8月4日,一架MH-60S海鹰直升机准备在所罗门海的美国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伴着花香闹春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动力船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