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港口现代园区式冷链物流产业集群研究
——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例

2021-10-13陈锦扬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口市海南省冷链

陈锦扬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 经济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0208

当前,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快速建设发展阶段。针对海南目前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农林渔业等经济体量一直得不到提升,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仓储是物流的核心部位,对于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链物流仓储能给海南生态带来更大的空间和价值,但对仓储的要求和标准会比普通物流仓储更高,所需的投入和技术也有着严格要求,需要以建设园区的标准打造海南冷链产业集群。对海口市物流而言,构建冷链物流集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海口市物流主要依靠水运、航空,其中航空容量小,水运成为重中之重。火车、汽车均需要靠轮渡过海,这种运输方式极大消耗了时间成本,降低了货运效率。目前海南物流业还处于传统运营、低效率的服务状态,甚至市区物流网点分布密度都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地理、历史、人口等因素外,冷链物流的空白是制约海南第一产业发展以及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影响海南实体经济体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稳步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经济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海口市港口可以对接园区建设,构建海口市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补齐冷链短板。

一、海口市港口货运、生态产业、物流行业基本现状

海南省港口在建省设区之后,逐步形成了“四方五港”格局,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导致目前海南各个港口都面临长期物流体量小,竞争压力大,管理理念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近几年,由于国家战略选择,海南作为对外先行窗口打造自由贸易港。面对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必须结合海南岛的实际情况,因地施策。海口市港口作为海南的主要贸易港口,涉及了海南三大产业。了解相关情况,有助于为后续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海口市港口货运现状

海口港近几年货物吞吐量在海南的港口中占比量均超过了60%(如表1所示),这也符合海口市在海南省建设经济自贸岛的定位。2020年海南省总人口944.72万人,海口市人口在220万左右,超过全省人口的23%,也是海南省内主要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海南江东自贸区在海口设立后,对国内外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消费人群处于增长趋势。此外,海口市目前已经拥有秀英港、新海港两个深水港口,新海港距离内陆湛江徐闻港口直线距离分别为18海里、12海里。因此,在海口市建设园区式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具有消费群体、港口地理位置的绝对优势。

表1 2014年—2019年海南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2.海南省生态产业现状

建设海口市冷链物流主要是借助当地优惠政策和相关资源,但其还是以全岛产业为服务对象。海南省2020年公布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省生产总值530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0.3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04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3129.54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3:20.7:59.0。海南农林牧渔主要产品中,有九个产品比上一年产量递减,尤其是水产品的产量 (如表2所示)。猪肉作为居民日常所需的肉类,却以35%的比例递减,目前海南当地猪肉价格约在每公斤90元,极大地推高了当地的CPI指数。海南第一产业新设企业数比上一年减少了6家,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也比上年同比递减了46%。从总体上看,海南丰富的海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发展。究其原因,海南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人口因素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无法将海南的农业经济与内陆经济大循环对接,缺少有效的运输链条。

表2 2019年农林牧鱼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017年海南省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品牌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突破4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休闲农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达1.6万元。但是从2019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来看,暂不考虑疫情因素的影响,增加值和增长比率还未达标,其他指标也是由于物价上涨才勉强实现,就实际GDP计算方式来说,海南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总体而言,海南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和挑战,建立园区式冷链物流产业集群成为了解决海南生鲜运输瓶颈的最优解,园区式冷链物流产业集群能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农业经济发展夯实物联网基础和运输保障。

3.海口市物流行业现状

目前,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农业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实施方案》,发展改革委发布《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同时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打造海口新甲物流美安仓储中心,预计2022年建成。集冷链仓储、保税仓储、中转仓储等功能为一体。能否实现智能化仓管,对接港口、物流提升效率,还有待政府、港口、物流企业共同努力。同时,在交通运输网络方面硬件上,2021年2月,海口政府两会决定加快推进主城区“四横、五纵、两连”快速路网工程建设,四横分别为海秀路、椰海大道、南海大道、海淀五路-江东大道;五纵包括:粤海大道、丘海大道、龙昆路、绿色长廊、琼山大道-机场北路-江东大道;两连包括:灵桂公路和江东二十七号路。积极拓宽江东新区航空港规模,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企业、物流集成商等,目标定位打造国际商贸快捷物流体系。

当前,海南集全岛之力打造洋浦港。2021年3月5日,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油政策的通知》,利用税收政策给予海南燃油贸易产业链条。海口市政府也将现代物流体系提上日程,并加强海口港与洋浦港互联互通,把新建成已投入使用的新海港打造成琼州海峡客货滚装的门户港,增强港口航运国际中转服务功能,建立报税仓储区、配套国际物流配送服务、集装箱拆拼及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但政府对现代物流的扶持力度还是严重不足,比如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局2020年预算资金中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经费80万元,完全未使用。而相反对于航运发展专项资金,去年预算已超出50%。可以看出,目前海口市的港口物流运输在政府的主导下,还是在加强传统运输行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步伐明显滞后不足。

二、制约冷链物流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海口市的港口目前还是承担岛内主要物流运输功能,建设完善了洋浦港后岛内农产品和冷链产品与岛外的贸易还需要一个完备的冷链产业集群作为支撑。总体来看,海南目前冷链产业落后于内陆地区。同时,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北海港建设的冷链物流小镇即将在2021年投入使用,导致海南面临的的港口物流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必须重视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问题和挑战。

1.特殊的地理位置,港口物流竞争压力大

海南岛处于中国大陆的南端,新建成的新海港和将要建设的包海高铁海南站离湛江徐闻的最短距离也在12海里 (约22.22公里),海南岛四面环海,与越南、广西北海、广东湛江隔海相望。海南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本可以使其在国际贸易中享受天然的地理优势,但是由于岛内经济体量小等因素,贸易经济在海南GDP的比重一直保持低位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海南省运输与邮政增加值与生产总值

物理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务量占海南省GDP的比重都不到5%,折射出近些年,海南的贸易物流经济体量也都不高。反观隔海相望的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湛江港口背靠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近几年港口物流贸易在快速上升。广西北海既有陆运优势,资源使用率也比海口港高,比如北海在2018年10月就开始打造北海国际农商冷链产业小镇,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投资20亿元可容纳千余家企业商户,冷链生鲜食品包含水产、冻品、果蔬、粮油、干调等全品类。集物流、冷链仓储、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2021年全部建成运营,对海南物流产业形成了竞争压力。海南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如何将竞争劣势转化为未来的优势,还需要海南坚持新发展理念,跳出岛内思维,积极探索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路径。

2.冷链物流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

农产品在通过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依靠冷链运输车制冷,不同的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畜禽肉类、海鲜水产品等仓储温度要控制在≤-18℃,销售温度要控制在冻结点以上至4℃之间,生鲜类的食品运输温度则不得高于-18℃。蔬菜类、巴氏杀菌奶、豆制品等销售温度要控制在冻结点以上至7℃之间。对冷链物流的仓储、运输车都有着极高的标准。耗电、耗油量极大,尤其是对海南跨海运输来说成本更高。冷链物流车从岛内运输货物到内陆地区,冷链车需要在海口市港口排队上船,12-18海里水运至广东徐闻港又要等候半小时至一小时才能上路,跨海期间需要5-7小时不等,而且冷链车坐船过程中需要一直维持食品的温度,都会大大加大成本。要想在海口市建造园区式的冷链物流产业集群,靠单个企业投入是不可能的,主要缘于海南省的人口和消费能力限制了企业在冷链产业上的投入回报。目前海南省企业设立的冷链大都是一些小型冷冻仓储,其销售的速冻食品价格一般要比内陆地区高出不少。在价格的影响下,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也受到限制,这也制约了海口生鲜企业对冷链食品的投资积极性。

3.历史因素制约,导致的冷链产业人才缺乏

自1988年海南正式设省建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此期间,国家给予海南的政策扶持力度一直不减。但回顾海南发展历史,短视思维即只注重眼前利益是阻碍海南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国家在2009年给予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政策还未贯彻实施,海南房价就应声跳涨。2018年,国家继续加大对海南的政策扶持力度,接连出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利好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海南房价的持续上涨及物价的飙升。相比于房地产,建立园区式冷链产业集群,前期投入成本高,面临的市场风险又不确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目的都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海南目前的第一产业经济体量又只占海南GDP的20%左右,在没有政府政策的导向和扶持下,企业难以将冷链产业作为重点投入对象。因此,海南冷链产业发展长时间处于停滞阶段,相应的冷链物流、冷链仓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直没有培养、储备,更缺乏相关的冷链产业管理经验,这对今后海南发展冷链产业集群是一个难题。冷链产业链的相关问题也是海南省政府及海口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政事,如何建设港口现代园区式冷链物流集群,需要共同谋划、群策群力。

三、加快推进海口市冷链产业物流集群发展的对策

解决冷链产业物流发展难题,不仅能促进就业,同时也能促进跨产业融合发展。面对海口市冷链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要统筹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海口港与现在海南重点打造的洋浦港相结合,形成全岛港口互补互助发展新格局,为海南物流稳定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解决方案。

1.利用政策优势,将冷链产业集群纳入园区建设

海口市有四个重点园区,分别是: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江东自贸区是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贸港的主战场,对接美兰机场航空港,定位高端总部经济,可以作为冷链物流集群建设的战略合作点,设立冷链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海口综合保税区是以虚拟港口为依托,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该区域内的产业享有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构建农商特色体验中心。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定位数字经济,具有区块链、智能物联等技术优势,可以在该园区设立国际跨境生鲜电商中心。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后形成“一区七园”的模式,其中美安生态科技新城设在G9811国道线旁,距离海口火车和新海港港口仅12公里左右,有着交通便利的优势,加上美安生态科技新城新建立了一个美安仓储中心,可以为后续冷链物流仓储提供现有的资源,可以在此处设立冷链和供应链中心。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借助各园区的技术和政策优势,能为冷链产业集群的打造创造空间,促进海南生态农业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对接内陆港口,将竞争转为合作共赢

海南的经济体量较小,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改进空间,很多消费品和工业用品还要依托内陆制造业供应链。相比内陆城市,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必须依托政策优势和港口优势,将对内的地理劣势转化为对外的地理优势。借助“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贸易业务。将海口市构建的港口园区式冷链物流,与海南洋浦港对接,借助洋浦港天然的地理优势,和“保税油”政策,打造辐射东亚等国的桥头堡。利用低成本的水运优势,扩大国内国外贸易航线,打通冷链产品的国际运输线,提升贸易体量。还可以与隔海相望的北海港形成合作,利用两个港口交换内陆和岛内资源,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借助海口市的新海港,对接湛江港,跳出岛内思维,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业务,将同类的产品竞争,转化为多样化的产品或政策的比较优势,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3.筑巢引凤,将引进与本土企业、人才培养相结合

2018年,海南出台了“百万人才进海南”政策,两年间已经吸引了20.1万人才进海南,中央组织部从全国各地选派的优秀干部进驻海南建设自贸港,海南的人才优惠政策极具吸引力。建设海口市的冷链产业集群,可以依靠海南的人才政策,引进冷链产业高端人才。同时借助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引进相关产业进驻海南园区。例如:江东自贸区就新落户的从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综合型 (区域型)总部,奖励500万。这些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了多家新加坡、国内等500强企业加盟,为更多高质量企业入驻及人才聚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对本土企业和人才,要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引导,升级岛内经济结构,定位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目标,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发展岛内传统产业,同时,联合岛内高校、科研机构等,针对岛内产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海口市海南省冷链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喜讯 我校古洁老师获海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中秋之夜
海南省房地产投资问题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中冷联:2015年度中国冷链50强公告
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海口市创办家长学校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