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2021-10-13王艳蕊王晓阳张鹏宇
王艳蕊 王晓阳 张鹏宇
(1.安阳地区医院全科医疗科,河南 安阳 455002;2.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安阳 45500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性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病程迁延难愈,治疗非常棘手,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腹泻型IBS 的发病机制,多认为与炎症、菌群紊乱、脑-肠机制作用以及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故临床早期治疗多选用抗生素、抗炎、益生菌等药物。地衣芽孢杆菌胶囊作为常规益生菌治疗首选药物,可以通过对肠道内葡萄球菌、酵母菌的抑制,以及对乳杆菌、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有效调节菌群失调,进而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1]。但由于地衣芽孢杆菌胶囊并不能直接补充肠道内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整体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是通过补充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数量,调节肠道平衡,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取得明显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对腹泻型IBS 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 例腹泻型IB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3],且腹泻次数>3 次·d-1;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者。所有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者(n=52)。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1 例,女20 例;年龄27~56 岁,平均年龄36.97±2.69 岁;发病时间1~20 d,平均发病时间8.67±1.44 d。观察组患者男30 例,女22例;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36.99±2.71 岁;发病时间2~18 d,平均发病时间8.69±1.45 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规格0.25g,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国药准字:S200-10022)0.5 g ·次-1,Ti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规格0.5 g,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1.5 g·次-1,Tid。两组均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肠粘膜屏障功能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1 d 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pm 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
1.3.2 神经递质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1 d 的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3000 rpm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血清5-羟色胺5-羟色胺(5-Serotonin,5-HT)、P 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Neuropeptide Y,NPY)。
1.3.3 肠道菌群分布
患者于治疗前、后留取大便10g,在无菌条件下将大便置入厌氧罐中送检,在选择性培养平板上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计数法计算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
1.3.4 炎症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1 d 清晨空腹静脉血,3000 rpm 离心5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
治疗前,两组肠粘膜屏障功能和神经递质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LPS、DAO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5-HT、SP、NPY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LPS、DAO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递质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表1 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肠道菌群和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和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大肠杆菌数量、TNF-α、IL-8、IL-6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是常用的益生菌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致病菌生长,同时可以促进肠道内正常生理性厌氧菌繁殖,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能[4]。但目前治疗效果尚未达到临床预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作为新型益生菌治疗药物,可以通过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是引发腹泻型IBS 的常见因素,观察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通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机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益生菌的直接补充,有效抑制机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病菌的繁殖,进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激发患者机体免疫力,优化肠道内环境,进而修复抵抗炎性因子及细菌、病菌的免疫防线,进而有效提高胃肠免疫抵抗力,减少炎性因子扩散[5]。同时充分促进胃肠道对人体乳糖的消化,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提高胃肠道免疫力。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内毒素和D-乳酸、LPS、DAO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5-HT、SP、NPY 水平高于对照组。通过补充双歧杆菌数量充分促进胃肠道对人体乳糖的消化,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提高胃肠道免疫力,进而促进胃肠道黏膜修复,同时通过粪肠球菌增强嗜酸性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体水平,有效抵御胃肠道外来病菌以及霉素毒菌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胃肠道对钙物质的吸收,促进B 组维生素合成,有效修复肠黏膜屏障,减少异常信号对大脑的冲击,提高对大脑神经中枢的保护,减少神经递质因子损伤。
综上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通过对腹泻型IBS 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善,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进而促进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保护大脑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