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逻辑与策略

2021-10-12陈晓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

摘要:非遗民族艺术传播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模式的演变而发生着重大改变,此过程嵌入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逻辑中,体现了媒介技术发展对于特定文化领域的渗透过程及其背后的相互关联,重塑了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生态和传播实践。

关键词:非遗民族艺术;媒介逻辑;移动互联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05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白裤瑶易地扶贫搬迁的文化重构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KY0445;2019广西艺术学院科研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N201910

一、引言

民族艺术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在现实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各民族对艺术传统及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坚守。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较为广泛的民族群众基础,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32届大会中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出如下解释: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确立,有助于增强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族群文化的“潜在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并兼具历史性的,共享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们可以通过其形成相应的文化认同。

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履行《公约》缔约国义务,根据国情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不同于可以以物质形式留存下来的民族艺术,一些非物质的民族艺术,如京族独弦琴、白裤瑶族勤泽格拉(猴棍舞)、土家族摆手舞、布依族八音坐唱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传承者代代相传才不至于泯灭。非遗民族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与生活习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承认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运用有效策略促进非遗艺术传承和传播,对民族文化振兴和国家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所创造的媒介环境使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文化认知图式,也使非遗民族艺术在传播模式上呈现新的特点和形态。因此,探究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媒介逻辑变迁及传播策略成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非遗民族艺术的传播特点

(一)非遗民族艺术以家族、师徒的口传心授与仪式传播为基础

以前,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带,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交流甚少,有的民族艺术因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传播渠道缺乏、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而濒临消失。在大众媒介不发达的时期,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族艺术因其难以用有形的材料保存,长期以来主要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传播,其最重要的传播载体是人,传播范围仅限于族群内部。除此之外,一些民族艺术还作为传统仪式中的重要部分在族群中进行传播,形成了特定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自身的精神与信仰。例如,传统的京族独弦琴就是典型的以家族、师徒口传心授进行传播的一项非遗民族艺术。独弦琴艺术的精髓之一就在于琴师摇杆的技巧,这些技巧与是否能奏出独弦琴曲目的韵味相关,习琴者必须领会这种技巧方能逐步深入学习。因此,必须保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深刻把握独弦琴弹奏的要领。

(二)大众媒介的普及拓展了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范围

大众媒介所具有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使人们可以将前人宝贵的经验、智慧、知识、文化等进行整理、记录和传播。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和国家对民族艺术保护力度的加大,许多非遗民族艺术形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一时间,传统大众媒体成了宣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人们可以从车载广播中听到各种民族艺术文化宣传,亦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节目,包括艺术、建筑、美食、仪式、节庆等,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影像的记录下映入大众眼帘,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民族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他者。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实现了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播所产生的拟态环境并非还原现实的镜子,而是通过选择将加工后的民族艺术呈现在大众面前,艺术的本真性和完整性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损。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非遗民族艺术自主传播赋权

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使普通的内容消费者逐渐变成内容生产者及传播者,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阿尔文·托夫勒所提到的产消者(Prosumer)。这种产消融合的特质与平台型媒体(Platisher)在移动互联技术逻辑中耦合,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及任何时间都能与互联网相连接,集中体现在各大平台型媒体的庞大用户群不断进行内容生产、更新与传播上。在这个背景下,民族艺术传播的个体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制作和传递的文化内容往往渗透着本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色彩,使观众在线上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此外,民族艺术传播者可以参照观众的特点、需求和反馈制定个性化的传播方案,实现传播主体之间高度自主的信息表达和频繁的交流互動。

三、移动互联时代民族艺术传播的媒介逻辑

非遗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之下,民族艺术传播实践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模式的演变而发生着重大改变。当今社会中,新媒体技术渗透到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媒介对民族社会文化传播的影响越发凸显。随着社会媒介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媒介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运行机制的媒介逻辑旋即成为传播与媒介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分析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媒介逻辑,能实现从表层的传播模式特点到其背后传播逻辑的深入探究,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媒介技术发展对于特定文化领域的渗透过程及其背后更深层的相互关联。媒介逻辑是人类传播过程背后的一套法则,与媒介呈现和信息传送的过程息息相关[1]。媒介逻辑作为一种过程性框架使社会互动得以产生[2],并影响着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媒介生态的依赖。

(一)经验材料的剪裁与艺术的社会化创作

民族艺术传播被新兴媒介技术、逻辑和范式所塑造,移动互联网个体化和移动性的特点为传播实践塑造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一方面,平台型媒体为非遗民族艺术传播者展现自身文化提供了多元渠道,许多民族艺术家、非遗艺术传承人在自媒体平台开通账号,进行短视频创作和直播,通过自我赋权展示有别于主流艺术形态的民族艺术,吸引大众的关注。另一方面,平台型媒体的使用逻辑使艺术家们更注重互动和反馈,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构和再生产,创作出迎合受众需求的文化内容。世代以海为生的京族人喜爱弹奏独弦琴,作为一种国家非遗艺术表现形式,其传统名曲多与海洋文化有关,琴声悠扬,宛如神龙低吟。在迎合主流文化和受众口味的需求下,一些京族独弦琴艺术家开始运用独弦琴对流行音乐和网络红曲进行再创作,在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既实现了对非遗艺术的传播,也获得了相应的社会认同。技术在这个意义上不只扮演了工具性的角色,还更深层地介入了艺术文化内容的创作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非遗民族艺术传播与原生文化场景割裂开来,其背后的文化意涵在新兴媒介所具有的高度复制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中被一定程度地消解,艺术流于展示或商业发展的手段,这是作为非遗民族艺术传播主体需要警惕的问题。

(二)傳播时空的拟合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在传统大众媒介兴起之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艺术因为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局限性,其传承与传播主要囿于族群特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十分有限。大众媒介时代来临以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演进,非遗民族艺术的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传播实践的关注点随即转向了提高时效性的时间维度,这与媒介技术发展在时空维度上表现出的关于时间的偏向有关[3]。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逻辑则有效弥合了时间与空间的断裂,无时差、零距离的传播特点形成了时空拟合的传播生态,处在多元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人们在新媒体技术所搭建的虚拟网络空间中相遇,使人类传播关系与时空观念发生了进一步的改变。此外,新媒体技术在提升民族艺术传播力的同时,改写了社会交往模式,重构了范围更广、数量更大的多元民族艺术文化共同体,进而催生了新的社会关系。因此,平台型媒体成为各种内容信息的集散地,通过深度介入人类日常生活,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再造和社交圈子的再生产[4]。比如,白裤瑶陀螺技艺传承人在快手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为线上观众展示“飞天陀螺”“指尖陀螺”“头顶陀螺”等罕见的陀螺绝技,这些身体实践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内涵在虚拟传播场域中被重新建构,传播者将实体空间的在场投射到虚拟空间中,实现了传播主体之间基于虚拟—现实复合时空的高度互动。

(三)非遗艺术符号表征与资本的收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艺术在网络平台上频繁现身,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传播个体积极性的提高。政府、族群精英、民间艺人、商业机构等多个行动主体互动与博弈,根据非遗民族艺术的民族文化内涵、市场需求、传播现状等有意识地建构了符号化的想象,丰富了民族艺术传播的精神话语论述,拓展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逻辑增强了网络平台文化内容传播变现与增值的可能性,从本质上来讲,体现了消费主义的扩张。传播者在使用平台的中介与连接功能之外,不得不遵循其媒介逻辑,按照既有规则编排传播内容、追寻热点、营造感官快感,这其中蕴含着资本通过短视频传播的媒介逻辑对传播主体进行的规训与收编。一方面,体现了当下平台型媒体的传播逻辑与快消主义的耦合;另一方面,也使非遗民族艺术等亚文化符号资源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繁荣背后的“有限活跃”[5]。

四、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策略

民族艺术传播过程嵌入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逻辑中,特定媒介逻辑体现为人们借助该媒介进行互动时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体现媒介、社会、文化之间互动性及关联性的不断增强。这为非遗民族艺术传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根据当前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的主要特点及媒介逻辑,采取适当的传播策略,方可促进非遗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播和活态传承。

(一)提升媒介素养,提高非遗民族艺术传播质量

媒介素养是人们运用媒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它不仅考察了个人对信息的解码和判断能力,还综合了个人运用媒介进行传播实践活动的能力[6]。媒介素养是衡量传播生态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媒介化社会中,各类媒介嵌入人类交往与互动中,在使用媒介获得需求满足的同时,也受到媒介运行逻辑和媒介内容的影响。移动互联时代下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创作内容、发表意见或表达观点,草根也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甚至对传播生态产生影响。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播形式,应提升传播主体媒介素养和文化自觉,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民族艺术进行展示或再创作时,应警惕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媒介内容泛娱乐化现象,通过有效运用传媒技术进行非遗民族艺术的传播实践,创作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契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借力媒体融合,加大非遗民族艺术传播力度

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与媒介逻辑使传播活动可以触达各类群体,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因而媒体融合传播成为重要趋势。应正确认识电视台、报纸、互联网平台等不同媒体的传播逻辑,合理运用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以形成优势互补的整合传播模式,加大对非遗民族艺术的传播力度。如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传播,通过纪录片的记载或电视节目的报道,可以让人们对该少数民族艺术形式有一个较全面的基础性认识,独弦琴艺人通过直播或创作音乐短视频,则从更加个人化、个性化、现代化的角度展示了此项艺术。因此,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进行民族艺术传播实践,能大大提高传播的影响力。

(三)打造文化产业链,提升非遗民族艺术传播效率

民族艺术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其作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非遗符号在国家舞台上的现身。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文化传播产业链,有助于提升非遗民族艺术传播效率。一方面,职能部门需发挥自身作用,为民族艺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更多的渠道、搭建更好的舞台、培养艺术人才,促使官方传播与民间交流更好地结合。另一方面,合理运用民族艺术资源打造产业链,以实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繁荣的双赢局面。通过创作优秀的影像作品及文创周边、开辟线上艺术博物馆、开发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民族艺术文化品牌等方式,促进民族艺术文化的有效传播,保持民族文化的强健生命力。

五、结语

基于对非遗民族艺术传播现状的分析,可知传统媒体已不能再满足其传播与传承的需要,移动互联背景下新媒体的普及让非遗民族艺术传播呈现新的态势,其背后的媒介逻辑重塑了民族艺术传播生态。因此,要厘清非遗民族艺术传播背后的媒介逻辑,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让整个传播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通过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改变传统传播模式和人类行为习惯的同时,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艺术更频繁的亮相于各类平台型媒体中,推动了民族艺术的二次创作,也在拟合传播时空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作品的剪裁与碎片化拼贴、娱乐化与消费主义下资本的收编等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媒介逻辑规训对非遗民族艺术传播产生的一体两面的影响。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传播技术革新带来的后果,结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介逻辑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促进非遗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播,提高民族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參考文献:

[1] 大卫·奥赛德,罗伯特·斯诺.媒介逻辑[M].伦敦:赛奇出版社,1979:10.

[2] 郭恩强.在“中介化”与“媒介化”之间:社会思想史视阈下的交往方式变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8):67-72.

[3] 陈长松.“时间完胜空间”?——对“用时间消灭空间”信条的新闻传播学再思[J].编辑之友,2020(10):67-73.

[4] 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5):73-92,127-128.

[5] 林克勤.轻传播:短视频引领的后媒体浪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0):12-18.

[6] 李舒欣,赵宇翔.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移民的媒介素养探索:基于智能手机应用的扎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94-102.

作者简介:陈晓宇(1993—),女,广西南宁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学。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互联环境的自主协同学习模式探析
新西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农业高校应用型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从“今日头条”看媒介融合
基于微信的高校跳蚤市场平台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