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分析与思考

2021-10-12陈丹丹罗立

传播与版权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信息服务探析

陈丹丹 罗立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结果做总结和梳理,旨在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献计量;高校;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探析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信息资源服务,专利检索、分析、数据库或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因其人才、资源、平台、技术等优势而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据统计,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科技成果中约70%来源于高校[1-2]。因此,高校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3]。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方面的利好政策,为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保障[4]。随着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用的凸显,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研究会越发得到学界的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大多以学术研究为目标,文献资源多集中在2010年及以前[5-6],且多从情报学的角度进行分析[7],数据来源也多限于SCI、SSCI和CSSCI等数据库[8],或将服务主体局限为图书馆[9]。这集中反映了我国高校近年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论文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因此,本研究拟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出发,利用EXCEL、BIBEXCEL、pajek等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揭示目前高校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特别是专利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探讨问题,总结经验,为今后相关领域工作的开展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10]。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大学/学院/高等院校/高校、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信息分析、专利检索、专利服务、专利导航、专利咨询、专利预警、专利查新、专利分析等为主要检索词,进行同义词扩展、主题精确检索,排除佚名、通知、重复发表的文章及与检索内容无关的文章,经数据清洗共计获得454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21年2月5日。笔者采用该领域相对活跃的研究者的相关论文进行查全率验证,以保证本次研究查全率和查准率,然后将相关文献下载关键字段,再采用EXCEL、BIBEXCEL、pajek等计量分析及可视化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准确、可靠。

二、研究结果

(一)发文量年度趋势

由图1可知,该领域最早的研究出现在1988年,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对专利文献的利用。从1988年至今,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上涨幅度,其大致经历1988—2010年的萌芽期,2011—2015年的缓慢发展期和2016年至今(截至2021年2月5日研究检索时间)的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萌芽期内该领域发文量少,呈零星分布;缓慢发展期内其发文量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增长趋势平稳;快速发展阶段,其发文量每年增幅较大,特别是在2019年以后该领域发文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受限于本研究检索时间2021年2月5日,所以本研究不考虑图1中2021年发文量曲线下降的情况。)这种增长趋势与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政策高度吻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连续出台多项相关文件激励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如2021年发布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定位、职责建设、运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遴选确认,考核监督等方面工作均做了规定。

(二)学科分类及文献来源

从图2、图3可知,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文献学科分类属性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档案学研究方面(49%),然后为科技学与科技管理(29%)、教育学(17%)、國民经济及法学等。这表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领域专业性强,也兼具一定的学科交叉属性。而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会议、报纸、科技成果等。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国高校科技》《情报探索》《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

(学科分类文献数,学科分类百分比)

(三)机构与合作分析

如图4所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领域发文数量名列前茅的机构分别是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等。笔者进一步统计发现,高校中该领域发文主体以高校图书馆为首,即发文主体首先为高校图书馆占据了绝对优势;其次为行政部门及机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及其下属机构;再次为科研院所及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该领域合作类型文献69篇,其中校内部门合作40篇,校内合作机构类型多为图书馆联合文献信息研究所、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法学院、科学研究管理处等;在校外合作中,高校与高校合作文献12篇,高校与行政部门和机构合作文献3篇,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文献14篇。

(四)基金分布

据统计该领域研究文献共计236篇(占比全部发文量的52%)得到了基金的支持。这些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及各省、市和高校的项目。其中省级基金的占比较大,然后为校级基金。在省级基金中,排名前列的为江苏、广东、河南、湖南、浙江等省的基金项目。

(五)研究主题分析

1.关键词频次统计

笔者统计分析发现,本次研究范围内的论文共计使用关键词1775次词,平均每篇论文使用关键词约4个。由表1可知,在关键词的词频统计中,除了检索词及其同义词,高频关键词主要涉及高校图书馆、科技创新、“双一流”、成果转化、服务模式、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企业、科技查新、学科服务、创新创业、协同创新等。这些高频词提示,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图书馆是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主体,专利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而如何顺应创新创业的新形势开展该领域服务模式、服务策略的研究,围绕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等内容,以及创新创业、高校协同创新和企业服务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2.频率大于10的关键词年度趋势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即其是业界公认的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重要和主要载体。1988年,在该领域首次研究中,高校图书馆这一关键词已然出现,到2010年开始,该词出现频次逐年递增,特别是2013年以来,该词频次增长趋势明显,在2019年达到增长峰值。这可能与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及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人才等优势有关。

由于专利是高校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出形式,所以从2015年开始,专利、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服务等关键词呈现相近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在高校中知识产权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专利信息服务。

此外,“科技查新”“科学服务”“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双一流’”“创新创业”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也在逐年递增。这说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等服务项目的转型和升级。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中心作为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主体部门,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核心定位中,除了服务于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还要顺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方针、创新创业大环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关键词共现网络

本部分内容主要对频次为10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以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节点最多,网络最密集。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共现。第一密集层次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围绕专利服务、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创新创业、“双一流”展开。第二密集层次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分析、专利信息与高校科技创新。第三密集层次为科技查新、学科服务、信息素养、专利文献、成果转化、大数据等。图7也从另一个维度揭示了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中心部门,其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创新创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开展业务的核心部门,其所提供的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服务与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紧密相关;而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的关系研究也是目前学界聚焦的问题。

(六)文献被引用情况及高被引频次文献的列表展示

从表2可以看出,被引频次居前十位的研究文献均涉及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这揭示目前在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模式方面,高校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服务内容的实践需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面向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为引用较多的内容说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小结

(一)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大环境良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领域研究工作得到了各个层面研究基金的支持,特别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大环境下,各省区市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实施,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学科具有一定的交叉属性和广泛的关注度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的文献学科分布显示,该领域学术论文不仅发表在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上,而且涉及教育学、科技学与科技管理、国民经济及法学等学科,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属性。发文主体主要涉及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研究所、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法学院、科学研究管理处等高校多个部门、院系,以及国家行政部门及机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及其下属机构,也涉及少量的企事业单位。这表明该学科研究具有广泛的关注度。

(三)图书馆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或将是未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实施主体

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发文主体集中在高校图书馆,这与图书馆本身的优势具有密切关系。在国家积极倡导高校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门服务机构的大环境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逐渐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其或将成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核心部门。

(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服務策略的探讨是目前学界研究热点

专利是高校知识产权输出的主要形式。因此,目前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集中体现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且由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在服务定位、服务模式、服务策略、服务体系上的理论性和实践探讨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

(五)“‘双一流’+产教融合”或将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如何利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是其发展热点。但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立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上,应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有力的市场预测与风险规避,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这或将成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21]。

四、思考

(一)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工作开展面临诸多挑战

从本研究就该领域的关键词结合高被引频次的文献进行分析可知,该领域的研究多涉及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专利信息服务的探索,研究内容多为平台建设、服务模式、服务体系的探讨及部分高校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的经验介绍,其理论性探索多于实践交流。这说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高校应该顺应“双创”新形势,完善服务业务体系、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加强校内外各机构和部门间的合作。在校内,其主要从专利信息素养教育、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服务、嵌入科研团队专利信息服务、决策支持专利信息服务四个层次开展;在校外,其则面向社会需求,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研发与转让服务,积极开展深层次的专利信息服务,打造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局限在图书馆,缺乏合作

从文献统计调研结果可知,虽然高校多个二级机构、部门均涉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但是其研究对象和实施主体仍较局限于高校图书馆,缺乏高校之间的部门联动。同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宣传和业务推广缺乏针对性和强制性,其具体工作开展过程存在诸多困难。笔者建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如科学研究管理处)和专业院系(如法学院)等加强与图书馆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品牌,提高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机构普通缺乏合作。如2018年6月,由同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立,虽然经过两年的发展,其联盟成员已经达到近60所高校,但是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领域,其联盟成员合作较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建议,该联盟成员应加强业务交流和科研交流,争取在该领域产生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三)如何利用优势,发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成为新难题

从当前文献调研情况可知,面向科研全流程和协同创新构成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主旋律。文献资料表明:明确不同科研阶段的知识产权诉求,坚持“以科研需求为导向”,切实保证知识产权情报服务的实际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落地的基础[22]。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源泉和主要力量。其如何利用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资源优势,通过高校各部门的联合和协调,成为协同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中坚力量,进而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引导各协同创新主体共同构建创新网络,充分发挥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成为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面临的新问题[18,23]。

[参考文献]

[1]于姗姗.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现状问题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6(05):16-17.

[2]郑鹏,胡彩平,陈志鸿,等.中国高校专利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创新,2019(10):65-66,68.

[3]晁蓉,黄筱玲,邹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21):45-55.

[4]李心蕊.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实效性研究—基于AHP-FCE模型的量化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05):48-52.

[5]魏晓峰.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研究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学报,2012(09):934-945.

[6]王根,李金波.基于文献计量的专利情报分析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07):22-26.

[7]洪凌子,黄鹏,黄国彬,等.基于知识图谱的专利研究特点剖析—图情领域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3(01):42-49,9.

[8]卢章平,王君,赵旭.基于CSSCI的专利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4):62-65,40.

[9]郑淑芬,朱玉奴,缪家鼎.高校图书馆视角下的专利服务工作思考—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5(02):53-57.

[10]赵勇,李晨英,韩明杰.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图书馆评价研究比较[J].图书馆建设,2014(03):83-88.

[11]王丽萍,杨波,秦霞,等.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内容、模式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5(06):113-119.

[12]慎金花,张更平.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趋势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06):51-55.

[13]李峰.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工作探索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07):78-81,84.

[14]張勇.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15]王玲,李文兰.市场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情报服务研究—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1):67-69.

[16]慎金花,孙乔宣.面向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员专利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05):73-79.

[17]陈振标.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6(23):82-86.

[18]李杉杉,高莹莹,鲍志彦.高校图书馆面向协同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8(02):101-105.

[19]张善杰,陈伟炯,陆亦恺,等.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7(21):64-70.

[20]杨木容.面向科技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01):82-84,102.

[21]张赟玥,肖国华.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2(02):93-95.

[22]王玲,王丽丹,李文兰.面向科研全过程的高校图书馆专利情报服务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5):82-85.

[23]张丽英.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界,2016(02):29-32.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信息服务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