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八年制“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2021-10-12于皓梁京儒谢晓利

大学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见习PBL教学

于皓 梁京儒 谢晓利

[摘 要]为了解临床医学八年制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更好地进行长年制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组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八年制学生,围绕教学改革,展开包括“器官-系统”整合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早期临床见习、科研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内容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OSBC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提高其综合能力,基本达到预期效果;OSBC模式整合了科研理论课程和临床见习方案,可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对其理论知识的应用起到良性促进作用。学生对目前整合课程教学模式的反馈和建议,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临床医学八年制;整合课程;PBL教学;科研课程;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072-05

根据我国卫生服务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教育在坚持现行学制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扩大长学制医学教育[1]。八年制是我国医学教育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自2004年起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八年制教育,但由于当时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培养模式,各院校对于八年制临床和科研能力培養方面的教育方案不尽相同[2]。2015年,南方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八年制(2013级起)开展以“器官-系统”整合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为主体、与“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课程改革[3]。此外,还调整了科研理论课程的授课时段和临床见习的时间。目前,八年制教学改革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为了解现阶段的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潜在的问题,我们对八年制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为打造适合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南方医科大学参与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一年以上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包括2013级(118人)、2014级(120人)、2015级(119人)和2016级(119人)。已入学的2017级、2018级、2019级目前处于医学前教育阶段或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未参与整合课程教学,因此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于2019年11月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154份。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数据。问卷内容围绕教学改革展开,包括OSBC模块教学模式、PBL教学方法、早期临床见习、科研课程改革四个方面,共35个问题。问题设置涵盖课程设置、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等方面。

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学生对教学改革各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反馈,以年级为单位分组进行结果分析,通过SPSS 20.0软件,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不同组的结果,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原因。2013级与2014级学生目前已处于临床实习阶段,故将两个年级的问卷结果合为一组,2015级、2016级的问卷结果各一组,共三组。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54份:2013/2014级22份(14.29%),2015级76份(49.35%),2016级56份(36.36%)。

(二)年级间的差异比较

通过对2013/2014级组、2015级组和2016级组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1个问题的结果在不同组间的答案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1)。对OSBC教学模式(问题1-2)、PBL教学方法(问题3-5)和早期临床见习的认同度(问题6-7),随着年级增加而升高;在科研课程期望开设时间上(问题8-11),2013/2014级和2015级学生期望的开课时间均明显早于2016级。这些结果表明,接触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间点及实施的时间长度会影响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认知和评价。

(三)问卷调查结果

1.OSBC模块教学

如表2所示,学生对OSBC模块教学比较认同,如对“模块教学内容相关性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到临床诊疗有完整的认识”的认同度达92.21%(142人);对“基础知识能有效为临床疾病的学习铺垫,帮助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的认同度达90.26%(139人)。但其中也存在问题,如对“课时压缩,影响老师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自学内容增加学业负担”的认同度达95.45%(147人)。

2.PBL教学方法

如图1A所示,学生对PBL模式认同度较高。PBL教学效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BL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见图1C),第二部分为PBL课程对于学习的帮助(表3)。两部分的结果显示PBL课程对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及个人能力提升均有帮助。

在PBL课程设置的讨论方面,我们选取了PBL开设时间(见图1B)与PBL问题导向模式(见图1D)两个具体的问题以供选择。对于PBL开设时间,“案例涉及疾病的理论课开课后”的占比最高(34.42%),其次为“临床课程结束后”(31.17%), 由此可见学生更倾向于在掌握临床理论后开设PBL课程。对于PBL问题导向模式,学生则更倾向具有临床思维的问题导向模式,其中“兼顾临床和基础,全方面探索疾病”的占比最高(59.74%)。

3.早期临床见习和科研课程

学生对早期临床见习的总体评价较高(见图2),认为OSBC模式中的早期临床见习能够从多个方面为学习提供帮助的学生占81.17%。从理论知识理解、临床思维培养、专业方向选择等具体方面的贡献程度分析(见表4),可知“早期临床见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科室情况,对选择方向有所帮助”的认同度最高:“非常同意”的有47人(30.52%),“比较同意”的有84人(54.55%)。

认为科研课程“比较有用”和“很有用”的学生占78.57%,这表明学生的科研意识较强(见图3A)。通过对科研思维培养、实验方法理解与应用、科研课程学习难度等具体方面的分析(见表5),我们发现学生对早期开设科研课程的评价较高,认同度超过85%,但同时也存在科研课程开设过早所造成的科研内容难理解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对蛋白质组学技术、高级生物医学仪器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科研方法概论等已开设的四门科研课程的理想开设时间进行投票,结果表明科研方法概论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占比最高(30.52%,见图3B),而蛋白质组学技术、高级生物医学仪器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三门课程在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占比最高(31.82%,23.38%,26.62%,见图3B)。

三、讨论

(一)教学改革优势突出

OSBC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和综合能力。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OSBC模式的认同度较高。在OSBC的教学模式中,从基础到临床的贯通式教学,让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到临床诊疗有了有序、完整的认识。模块内容相关性高,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模块教学能够以系统为导向,在课堂学习之外,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纵向探索,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自主学习(见表2)。这些优势与葛振英等[4]的Meta分析结果相一致。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通常与OSBC模式相结合[5]。我们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尤其在能力提升方面,PBL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汇报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在两年半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阶段,我校每名八年制专业学生平均会有44次文献查阅和汇报的机会(11个模块×2个PBL案例×2次文献查阅、汇报),这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OSBC教学模式中,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大大提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要在基础课程、内外科课程结束后才能参加见习,而在OSBC教学模式中,学生从学习第一个器官-系统模块的理论课开始,就会到相应的临床科室见习。通过早期的临床见习,学生及时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在课程的不断开展中,可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为其未来专业方向的拓展奠定初步的基础。

此外,基于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我校每名八年制医学生可选择基础科研导师,进入实验室学习科研、参与科研[3]。自2015级开始,科研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并增加课程课时、课程门数,这些举措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对于科研课程的期待时间相吻合。将科研课程与科研导师模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在实验室进行实际应用、操作,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其科研能力。

(二)教学改革需要学生和教师均做出改变

教学改革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模式的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教学改革后的新模式存在逐渐适应的过程,学生年级越高、参与OSBC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方法的时间越长,学生对教学改革认可度越高、自觉能力提升越多。尤其是在OSBC教学模式中,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连贯、临床重于基础、模块间较独立、短期内学习广度降低、知识重复性减少、增加了学业负担等(见表2)。由于新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需要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联系、记忆,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于教师而言,OSBC教学模式减少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的重复内容,节省了课时数;PBL课程将学生设置为课堂的中心,让其以自学的方式学习知识。这两种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课时进行授课,如何在PBL课程中以合适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若不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甚至会增加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

(三)教务部门在教学改革中的统筹、引导和监督作用

教务部门是教学改革的规划师,既要从整体设计纲领,更要从局部完善细节。我校的教学改革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细节有待完善,比如PBL开课时间、PBL案例设置、早期临床见习安排、科研课程设置的时间等。

目前由于PBL开课时间并没有统一要求,不同模块的PBL开课时间并不相同,大致为四种模式(见图1B),开课时间的不同造成对学生的要求各异,因此会增加学生对PBL课程适应的难度。本次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在案例相关内容课程之后开设PBL课程(见图1B)。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后,通过PBL案例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问题导向进一步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学生的意见中,超过50%的意见与“案例”相关。案例的质量和难易程度將直接决定PBL课程的质量、学生学习的效果。

临床见习由于医院环境的不确定性,容易受到较多客观因素影响。科室病人数量、带教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不匹配,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见习归属各临床科室独立负责,因此,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会导致见习知识的参差不齐。因此笔者认为,OSBC教学模式中的PBL课程、临床见习在由各模块、科室独立负责的同时,更应由教务部门统一指导、规划,以保证教学目标、要求的一致性。

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八年制医学生至关重要,而二级学科的临床能力培养是八年制学生走向临床的基础,不宜牺牲用于科研训练[2]。由于课程顺序调整后,一学期内八年制科研课程与专业课程合计门数较多,虽然在有效的时间内可督促学生学习科研知识,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兼顾专业课程和科研课程,这样反而会让学生对科研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应尽早培养八年制学生对科研和创新的兴趣,在开展合适的科研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这将有助于八年制学生长期的科研发展。因此,希望各级教务部门能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并加强监督,以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

四、结论

OSBC模式结合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OSBC模式下的临床见习方案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了解临床,在理论应用和临床思维培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科研理论课程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更有助于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总体而言,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八年制教学改革评价较高,新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八年制医学生教育。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均要做出积极响应和改变;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细节问题,希望教务部门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并加强监督,使教学的全过程更规范化、细则化,以巩固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加以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章有章,郅瑶,李鸣燕.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02(1):46-47+51.

[2] 刘道洪,刘杰.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医学与社会,2013(11):93-95.

[3] 向秋菊,金玥,刘道洪,等.医教协同背景下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院管理,2019(11):42-44.

[4] 葛振英,贺红梅,陈明亮,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 基础医学教育,2019(6):435-438.

[5] 陈肖俊,龚小花,吴文俊,等. LBL与PBL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本科教学中的比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4):69-70.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20-05-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编号:81601641)。南方医科大学2020年普通教学改革类(No.55)。

[作者简介]于皓(1997-),男,吉林集安人,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在读。通信作者:谢晓利(1982-),女,河北邢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与健康。

猜你喜欢

临床见习PBL教学
标准化患者在留学生胃肠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在肾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案例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探讨
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式探讨
东盟留学生应用PBL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