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原因对策分析

2021-10-12郑宝

速读·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

郑宝

◆摘  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中逐渐产生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论调。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对问题时常以目的为指向、结果为导向,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经常会寻找“捷径”满足自我需求。然而,处于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这种思潮影响,从而侵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大学生群体的危害,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并在大学生群体间盛行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精致的利己主义;大学生;社会思潮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早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中指出,目前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智商高、善于伪装、会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一类人群如果掌握了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还要大。钱理群教授的这番话指出了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揭示了存在于高校中的不良风气。如何抵制“精致的利己主义”,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值得高校及整个社会深思。

一、“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大学生的危害

(一)制约个人能力提升

精致利己主义大学生由于重结果、轻过程,成绩本身成了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而书本中蕴涵的内在价值往往被他们忽略,导致无法通过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学术水平停滞不前。且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他们会选择考试轻松、易得高分的课程,并在任课老师身上动“小心思”,以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

(二)阻礙高校教育发展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精致利己主义大学生认为思想教育类等课程对其发展无益,对其“前途”更是没有丝毫帮助。这种对课程的极端选择性扰乱了教学秩序,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降低社会人才质量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亟需人才,高素质人才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培养与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精致利己主义大学生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更多是把个人利益优先于集体利益及国家利益。

二、“精致的利己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风气败坏

社会思潮及社会风气影响和塑造着人的价值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价值观念传入中国,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功利主义频繁滋生,强烈冲击了中国传统固有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大学生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思潮及风气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严重的唯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在思想上,他们的三观是围绕着个人利益所建立的,在行为上,以满足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外,社会上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关注点总是落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获奖经历上,忽视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品德修养,如此,大学生也不得不向社会妥协。

(二)学校教育缺失

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及就业指导的培训,也在很多时候忽视对其进行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多出现于理工科院校,其缺乏设置人文素质类课程及配套师资力量。同时,高校已经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尚且存在流于形式等问题,无法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心。另外,高校学生组织依旧存在官僚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服务意识、集体意识淡薄,大学生在其中学到的不是如何辅助老师、服务同学,而是如何“做官”、“升官”及如何获得领导赏识。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精致的利己主义”。

(三)家庭观念偏差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其影响是最为深远的。首先,在计划生育的背景下,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从小到大受到各方的爱护,集宠爱于一身。然而,随着其渐渐成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索取远远大于奉献。其次,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被灌输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如父母只是过多关注成绩,聚焦于分数,通过考试分数来区分“好孩子”与“坏孩子”,学习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分数。这种结果导向把孩子的每次努力都打上“功利”的标签,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最后,部分家长自身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表现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

(四)自身修养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达、思想开放使得大学生内心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高等教育范围的扩大,也使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自由、平等、开放等思想意识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接受。即使如此,大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且常以自我为中心,整体上对于外界思潮防御较弱,极易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受到短期利益的迷惑。如此,大学生便会表现出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淡化等特点。这时,“精致的利己主义”便会产生,将大学生引向唯利是图之路。

三、抵制“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应对策略

(一)净化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思潮

一方面,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法律的规范和要求下,政府要完善法律条文,疏通上升渠道,保障公民基本权益,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发挥道德模范作用,规范公民的行为,要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问题上,应该一分为二、辩证思考,协调统一两者关系。大学生也应该努力奋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二)完善人文教育,坚持立德树人

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推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校应该围绕正确三观来教育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入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同时,要从根本上纠正大学生对金钱、利益的错误认识,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扼杀在摇篮里。并且,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也应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培养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重塑家庭观念,传承优良家风

首先,父母要重视孩子从小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过分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强、坚韧自信的优良品质。父母要充分给予孩子自由,引导其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积极与孩子沟通,纠正孩子在思想上的一些误区,避免行为失范,传承优良家风。其次,家长应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认清分数和金钱不是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应该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理想信念相结合,塑造坚定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的奋斗方向。最后,家长务必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规范,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加强自我教育,提升道德修养

一方面,大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辨别错误思潮,筑牢思想防线,保持思维独立性,不被网络舆论等带节奏,坚定自身立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另外,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这三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必须把坚定个人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将道德修养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修身律己,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精致的利己主义”,高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完成學业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思想道德的培养。另外,社会各界对其也要抱有包容的态度,给大学生留有犯错误的空间,并把其所犯错误视为他们成长道路中绊脚石,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完善人格,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钰林.论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的表现、原因及矫治[J].法制与社会,2020,(10):180-181.

[2]黎晓琳.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者”现象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8,(15):90-92.

[3]顾苑露.大学生“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探析[J].理论观察,2019,(12):41-44.

[4]黄河.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25):60-62.

[5]陈凤娇.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者”现象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29(01):37-40.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