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阿斯伯格综合征小学生的教育策略
2021-10-12谷艳
谷艳
[摘要]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谱系障碍的一个亚型,拥有较高的智力和语言能力,但是存在自闭谱系障碍的其他特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社交障碍。在小学阶段表现为与同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集体生活面临较多困难。本文通过对班级一名阿斯伯格综合征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探索适合这类孩子的教育方式,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为将来融入社会、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阿斯伯格综合征;教育策略;理解;关爱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低下、孤独少友、兴趣狭窄、动作和行为刻板,常伴有显著的动作笨拙。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阿斯伯格综合征被归于轻度自闭症范畴。但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仍然有其独特性,他们尽管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力障碍,但是其独特的思考行为模式,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生活中充满挑战。如果这类学生在学校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班级个案分析,探索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融入班级的教育策略。
一、案例呈现
木木,男,五年级学生。从一年级起,孩子就表现出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行为举止怪异,经常独自沉思。低年级时,他会随意下位、尖叫、唱歌,甚至脱鞋,和同学相处格格不入。这一阶段,老师以管理教育为主,帮助他解决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的孩子有了自主意识,部分同学开始表现出对他的排斥。木木随着长大,虽然改掉了一些不当行为,但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面对同学的排斥,他不会表达和诉说,但事后表现出极强的报复心,会用刻薄的话语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到木木是一个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教育策略,尤其在孩子将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学校的教育支持至关重要。
二、教育策略
1.理解关爱,在宽容和接纳中帮助其遵守规则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思考认知方式和感觉都有异于其他人,但并非他们“精神异常”或故意捣乱。中山大學附属第三医院的邹小兵教授指出:需要理解、宽容和接纳这种独特心理特征和文化的存在,不要试图彻底改变这类儿童。在教育他们遵守学校规则、课堂纪律和活动规则的时候,要先让他们明白规则,尤其是“潜在的规则”。木木在课堂上有脱鞋、随意下位的情况,通过沟通,发现他是因为鞋子不舒服、捡文具等原因,在明白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后,老师应教给他解决的办法,让其了解和遵守规则。以此为例,在其违反纪律或行为不当时,我们要先了解背后的原因,从原因上纠正其行为,让他了解规则的具体要求,引导他逐步遵守规则。
2.争取同龄人,营造和谐氛围
社交障碍是这类孩子最突出的问题,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对外界有自己的关注方式,有意愿和外人交流,但是因为不得方法,经常受挫。木木是偏内向的孩子,在与同学交流不畅的情况下,越来越不敢和同龄人交流,这样下去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如召开主题班会、讲故事等,让全班同学知道并了解木木由于特殊原因导致行为怪异,争取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
3.倡导关爱互助,避免欺凌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因为“格格不入”,被同龄人排挤,常常成为欺凌甚至霸凌的对象,因此关注其不被欺凌是对这类孩子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班级成立关爱互助小组,每天有同学暗暗留意有没有人欺凌木木,如果有,他们就会主动提醒和帮助,同时观察木木有哪些不当言行引发矛盾,及时向老师汇报。
4.鼓励教育,激发内驱力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总体智力正常,有些甚至智力超常,但这类孩子有着更强的危难心理,又经常受挫,往往学习做事内驱力不足,鼓励表扬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同时,这类孩子也比较敏感,不自信,因此鼓励及肯定教育、激发内驱力是其完成自我成长的关键力量。
木木在记忆方面表现出色,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记忆,老师针对这一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其他方面的点滴进步,老师都及时给予肯定,对于不足之处,采取鼓励的方式代替简单批评。
5.家校共育,相辅相成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敏感,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老师和木木家长经常交流阅读相关阿斯伯格综合征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的心得,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探讨出现状况后应采取哪些相应的策略。在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双方及时沟通遇到的情况,做到对木木全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三、初步成效
1.胆子变大,敢于回应
当木木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多于批评时,他变得敢于向老师敞开心扉,也愿意表述一件事情的原委,对老师的信任感增强。他对同学也敢于回应了,以前有同学跟他打招呼,他总是以躲避为主,现在他能回应同学的招呼问话。
2.理解规则,控制行为
在帮助木木理清楚规则以后,要发展积极行为,引导木木约束自己。一段时间后,课堂上,木木基本能遵守纪律,可以清楚响亮地回答问题;写作业时,木木能按要求书写,及时完成;活动中,木木能听从老师的安排,完成相应活动任务等。
3.发现潜力,建立自信
鼓励教育使木木逐步建立起自信,也愿意付出努力。从低年级组词开始,到清楚表达一句话;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到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从活动中表演一棵静止的树,到表演一个活动的角色……木木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展现自己。现在,木木大多数时间能认真书写、考试,参与课堂情况也逐渐好转。
4.奉献爱心,全班成长
在帮助木木成长的同时,整个班级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木木的东西摆放比较凌乱,总有同学帮他收拾;与木木结对的同学,除了关注他的言行,还会与他说话交流,和他交朋友。同学们以帮助木木为荣,体会到了奉献爱心的快乐。木木在校的5年时间,没有缺席过学校任何一次活动,班里也从未因为担心影响班集体的荣誉而不让他参加活动。同学们通过各种班级活动的开展以及与木木的日常相处,慢慢懂得宽容和理解。班级也获得了“魅力中队”的称号。
四、结论与分析
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虽然有共性,但每个个体又都是独特的,理解、关爱、引导是教育的出发点。作为老师,应该避免对他们持有偏见,用爱心和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老师的引领也可以使同学们正确看待他们,为他们融入同龄人提供支持。阿斯伯格孩子往往有独特的优势,老师、学校、社会要关注对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培养,不仅仅是把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的人,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优势,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咏梅,邹小兵.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10).
[2]邹小兵. 阿斯伯格综合征[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03).
[3]王丽波. 我班有个“星星孩”——“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的教育策略[J]. 班主任,2017.
[4]龙登. 案例探究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
谷 艳 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