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探讨

2021-10-12孙忠敏

收藏与投资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策略探究博物馆

摘要:为了充分保证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科学性,本文对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国内部分博物馆在对文物进行陈列展览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而且在陈列过程中常常以物为主,没有突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陈列展览的重点内容就是将历史信息进行充分呈现,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欣赏文物的内涵。因此,在进行文物陈列展览设计时,首先应当结合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分展现出文物的文化价值,并通过精心的展览策划,揭示文物背后的文明演化进程,同时也应当注重陈列展览的学术性,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展览;内容设计;策略探究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就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内将文物进行展示,同时通过辅助展品的配合以揭示文物的主旨及其艺术性,并以最直观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共鸣,从而传播当地文化的一种方式,将文物的美最大限度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策展人员在设计文物陈列展览时,首先要将文物的文化背景与展览相结合,在展览过程中要加强文物陈列的设计感,明确各文物的陈列要求,合理摆放文物,从而充分展现出文物的价值,也能够让参观者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感受文物蕴含的艺术性,并在此过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

一、文物陈列的宗旨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中一般会将地理区位特征作为重点,而对文物实际内涵的表达却少之又少,在介绍文物的过程中,一般只会介绍文物的名称、类别、年代以及入馆时间等等。而城市开设博物馆的主要意义,就是展现文物的历史价值,从而帮助大众更全面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及其出土城市的发展历程,感悟城市的岁月变迁。

(一)文物的性质

文物是记录人类社会随时代变迁而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具备十分可观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所以文物具有物质性及历史性的双重性质,其中,物质性就是指文物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而历史性则是指文物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包含着其存在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展现了人类在不同历史年代的发展轨迹,从多个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制度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文物,人们可以深入探究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分析诞生于不同年代的物质文明。对于文物而言,历史性是其根本性质,也是文物历史价值的体现。

(二)市场经济下的受众需求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而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也逐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关联。博物馆对文物的陈列展览,其主要目的就是向社会推广历史文化,普及关于文物藏品的科学研究,由于其主要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就会相应地产生宣传成本,需要受众走进博物馆,为无形的观展享受和文化产品付费,因此,观众,即消費者,是展览策划所重视的对象。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消费者具有对产品的选择权,而公众对展览的参观、付费也属于消费行为的一种,这是由展览的特性所决定的。文物本身就具有其他物品不具备的历史内涵,观众在参观文物展览时一般是对熟悉的文物形态进行观赏,进而通过对文物的深入了解,获取文物背后人类文明发展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素养。市场的优化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展览不能体现出其市场价值,就会失去观众的青睐。因此,博物馆应当做好陈列设计,充分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展览的经济效益。

(三)社会职能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组织所具有的社会职能,主要是通过文物展览等方式,让参观者了解文物背后的文明发展历程,并结合展览当地的风土人情,满足观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如果博物馆文物的陈列不够完善,就难以提供充足的文化知识,无法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因此,博物馆文物陈列设计的重点,应当放在充分展现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上,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物的外形及精美度。在文物的文字解释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的知识文化需求,切实履行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二、文物陈列的重点

(一)按照背景知识陈列

博物馆文物的陈列设计,首先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并将观众的感受作为出发点。文物陈列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与历史背景相脱离,就不能展现出历史文物的真正内涵,即使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其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展现,与普通的艺术品就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文物的陈列设计上可以采用较为通俗的方法,除了介绍文物的名称、年代等,还可以介绍其工艺及产生的社会背景,从而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参观者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除此之外,在文物陈列设计中,还可以通过宣传短片及其他辅助方式展示其特点,让参观者在展览营造的历史氛围内观察、欣赏展品,加强对文物的了解。

(二)展品编排中心

在当前博物馆展览对文物展品的选择上,一般会将其精美度作为选择标准,这就使文物的历史价值并没有被充分展现出来,而且参展的部分文物在内容表达上都存在局限。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具有其代表性器物,如果不能尊重文物的历史地位,只是一味注重精美程度,就会有同一时期的产品同时出现在一个展览上的现象,这些文物之间缺乏吸引观众的联系,文物的历史独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展品选择而言,首先要将文物所代表的历史发展路径作为线索,向观众揭示不同朝代的社会文化发展情况,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参观者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明。

博物馆在选择参展文物时,首先要将文物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行梳理,经过综合考量后,选择最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文物展品,使展览能够充分展现出文物背后的历史风貌。其次,应当对文物展品进行整体编排,使其能够展现出历史的变迁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对于文物的实际形状、分类等较为相近的内容,不应作过多的展示,以免在视觉效果上出现重复的情况。

三、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策略

(一)采取正确的设计形式

博物馆在对文物的陈列展览进行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文物的实际摆放位置及灯光照明情况,使文物在不同位置能够都能够达到最优的展示效果。在对文物位置进行设计时,策展人员要综合考虑文物的艺术性特点,合理摆放,保证摆放位置和顺序能够充分展现出文物的价值。在展览过程中,文物的灯光照明也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博物馆的光线要与文物的实际色彩相呼应,并通过科学、专业的设计手段,增强文物的展示效果。除了文物的光照以外,也要在展览的其他区域应用合理的灯光,使参观者在不同角度都能欣赏文物的艺术之美。

(二)加大陈列的研究力度

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参观博物馆的观众类型较为多样,不同参观者的兴趣爱好及受教育程度都大不相同,所以他们去博物馆观赏的实际目的也就各不相同。对于博物馆文物陈列设计而言,首先就要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实际观赏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保证陈列设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也要通过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来综合介绍文物,保证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能夠广泛地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就目前博物馆的展览状况而言,部分文物在其陈列展览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的展示,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只是为专业人员所掌握,因此,博物馆在对陈列设计进行研究时,要将部分研究成果融入展览,让参观者可以在观赏文物的同时获取更新颖的文化知识内容,从而充分延展文物的社会价值。

(三)运用动态陈列提高民众参与度

博物馆文物的陈列展览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民众参观博物馆的不同目的,不能局限于单一知识内容的灌输或者休闲娱乐等基础需求。博物馆在策展中应当避免传统陈列设计的单调性缺陷,营造厚重的历史气氛,为观众提供良好的欣赏环境。动态陈列则是指将文物置于运动形态下,向参观者展示其发展历程,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从而展现出文物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一般是不同时期的工艺品,参与性陈列作为动态陈列的一种展现形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可操作性上。例如,在博物馆中陶瓷品的观赏区域可以开展相关的制作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参观者能够参与制作流程,了解陶瓷的实际生产过程;石器馆可以让参观者通过打造石器来感受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不同文物的参观和亲身体验,参观者能够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提高观展兴趣,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在文物陈列展览的设计中,在解决既存问题的同时,也要结合参观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当前的陈列形式,使文物内容更加丰富,展陈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博物馆在陈列的设计过程中,也要尽力展现文物的实际内涵,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感受文物的价值,对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图景产生向往。随着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为大众所熟知,博物馆将成为文化输出的旗手,依靠丰富的展览形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作者简介

孙忠敏,1977年6月生,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中级,本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物。

参考文献

[1]王天军.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3):132-134.

[2]刘广华.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0):91.

[3]崔佳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艺术品鉴,2016(3):48.

[4]王炯.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9-150.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策略探究博物馆
博物馆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