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形蒲瓜新品种正源3号的选育
2021-10-12陈坤豪陈木溪郑汉藩陈银霞林雯麦怀欣
陈坤豪,陈木溪,郑汉藩,陈银霞,林雯,麦怀欣
(1.广东和利农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汕头,515800;2.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蒲瓜(Lagenaria siceraria)又名瓠子、夜开花、瓠瓜、葫芦瓜等,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葫芦科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广东和利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致力于蒲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以不断提高蒲瓜产量和品质,并进行示范、推广,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选育过程
母本H1052是2006年春季由福建地区引进的福星蒲瓜品种,后在广东汕头经4 a 6代自交分离定向系谱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中熟,分枝力较强,叶片较密(节间较短),果实圆匏形、一致性好,嫩瓜翠绿有光泽,瓜长17~18 cm、粗10~11 cm,单瓜质量400~450 g。父本3042是2006年由汕头澄海当地栽培农家品种澄海1号蒲瓜品种,经4 a 6代自交分离定向系谱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品种植株蔓生,较早熟,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早期产量较高,叶片较小且稀疏,果实灯泡形,瓜色浅绿,瓜长21~23 cm、粗7~8 cm,单瓜质量500~600 g。
2006年春,公司先后从浙江、湖北、福建、广东、泰国、中国台湾等地区引进43份蒲瓜材料进行田间比较、鉴定、筛选,2006年秋至2008年秋在广东汕头进行多代提纯,选育蒲瓜自交系。2009年对已育成的自交系进行配组杂交,在公司南湾农场进行配合力测定,2013-2014年在广东省广州、汕头、东莞、深圳等地试种,组合H1052/3042丰产稳产、商品性优、抗病性强,受到种植户的好评和喜爱,并定名为正源3号。2016年进行春、秋两茬品种比较试验,2017年进行区域试验,201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菜20190016)。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 2016年春季、秋季在公司澄海莲下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和邦圆蒲(CK)为对照。春季于3月18日播种,4月3日定植;秋季于8月15日播种,8月26定植。露地搭架栽培,前茬为非瓜类作物,畦宽1.7 m(包沟),双行种植,四周开好排水沟。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结果表明,正源3号平均667 m2产量4624.8 kg,比和邦圆蒲(CK)增产19.1%(表1)。
表1 2016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比较结果
②区域试验 2017年春季、秋季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种植基地进行品种多点比较试验,以和邦圆蒲(CK)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畦宽1.7 m(包沟)、长12.0 m。春季于3月20日播种,4月5日定植;秋季于8月1日播种,8月12日定植,定植密度500株/667 m2。由表2可见,正源3号2 a多地平均667 m2产量3011.8 kg,比和邦圆蒲(CK)增产12.1%。
表2 2017年多点比较试验产量比较结果
2.2 品质
经广东万田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汕头)于2017年对参试的正源3号及对照进行检测,发现正源3号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无差异,但钙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高(表3)。
表3 品质测定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适宜广东省春、秋季种植。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早中熟,从播种到收获春季约65 d、秋季约56 d,延续采收期春季约42 d、秋季约36 d。瓜灯泡形,瓜色翠绿,瓜长19.5 cm、横径8.5 cm,单瓜质量620.0 g,667 m2产量2805.5~3218.1 kg。碳水化合物含量36.0 g/kg,蛋白质含量0.60 g/kg,钙含量89.4 mg/kg,β-胡萝卜素含量845.0μg/kg。丰产性、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
4 栽培要点
广东地区春季于2月10日至3月25日播种,秋季7月20日至9月10日播种,其他地区适播温度以12~30℃为宜,建议育苗移栽,667 m2用种量150 g左右。忌连作,定植前施足基肥,1.5 m包沟,双行定植,栽培密度以500株/667 m2为宜。及时引蔓上架并适时摘心,侧蔓坐果后保留其上部1~2叶摘心,以促发二级侧蔓。适时摘除老叶和病叶,以增加通风透光。一般授粉后7~10 d及时采收嫩瓜,以延长收获期。综合防治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烟粉虱、瓜实蝇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