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

2021-10-12侯施昱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

侯施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生处,上海 201620)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截至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8.5%。然而与规模快速增长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弱、教育的供给与社会有效需求不平衡等矛盾,需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台阶。

2018年上海市教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上海市全部62所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一列纵队”到“四列纵队”的发展格局,解决高校办学雷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随着分类评价改革的实施,应用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挑战,亟待对标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凝练自身特色寻求突破。

表1 上海市高校分类管理类型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弱、教育的供给与社会有效需求不平衡等矛盾。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发展同质化

1.应用型高校发展定位不清晰

应用型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主阵地,然而通过对上海市应用型高校的调研发现,应用型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占较大比重,在申请学位点过程中仍以申请学术学位点为主攻方向。应用研究型高校和应用技术型高校不是通过同层级的竞争引发变革动力,提高核心实力,而是在科研上下功夫,寻求向研究型高校迈进。

2.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从事不同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属同一层次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要求方面不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为目标,以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培养为重点,研究生就业主渠道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本身不具备良好的实践条件和资源,在培养实践中容易简单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思路和措施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较弱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市场化的产物,强调职业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解决特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对工作结构、全方位工作过程熟悉的基础之上,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最佳途径是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全程贯通。然而在高校培养实践中,理论和实践仍然是分离的,基本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先集中进行学校课堂学习,最后一年进行校外实习,与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无异,该类培养模式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研究生进入细分领域的工作岗位后,仍然需要较长的学习和适应过程。

高校和行业企业虽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然而由于参与组织、参与个体等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难以协调,导致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各方参与动力和程度较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多以参观访问和现场观摩等浅层次的学习为主,无法深层次参与企业实践过程,学习时长和学习方式的有限性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及职业导向目标的实现。

(三)教育的供给与社会有效需求不平衡

为有力支持行业企业发展,我国共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供求脱节的矛盾仍然较突出,行业的有效需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统一连接。细分的行业需要特定领域的实务人才,高校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全”而“不专”,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没有结合企业需求进行专项培养。同时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明显难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径

在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中,如何在同类竞争中取胜,需要在突出特色、应用型、多主体协同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

(一)以特色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的进行,各高校在应用性目标的导向下形成了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双一流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为例,华东师范大学探索职业能力培养新途径,即基于真实案例情境、多元课堂情境、真实企业情境、真实项目情境,进行系统性训练、认知训练、行动训练和落地运营,形成了研究生多元情境下职业能力训练模式,强化了工商管理硕士的职业能力。清华大学探索将研究生置于开放式多维环境的立体式实践体系之中,在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方面更贴近实践和企业实际,有助于金融硕士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北京大学为法律硕士设置层层递进的培养方案,在指导研究生完成系统知识架构后,按方向精细培养,开设进阶课程和实践,结合就业突出学生特长,帮助研究生实现向职场成功转型。

相较于综合性高校,应用型高校更应突出特色性,强化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式竞争,着力在办出学科专业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提高竞争力,扩大办学影响力,以特色促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衔接,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探索特色化的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突出应用型分类改革评价标准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于2020年启动了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在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评估指标。该评估指标突出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的特点,强调实践能力与职业发展的衔接。

表2 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同样采取分类原则,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不再将师生论文发表总量作为重要观测点,对于应用研究型高校,仅保留师均论文数指标,不再以高被引学者为观测点。同时,降低高层次人才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更注重人才的实际贡献。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及应用型高校评价的改革,应用型高校应对照评价标准,强调质量导向,引入反馈评价机制,采用学生成果客观信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入“用人单位评价”和“同行评价”作为社会评价的主要方面,使社会力量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检验教育与行业实际的结合程度,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话语权扩展到教育系统之外,提高人才评价的系统性。“用人单位评价”将职业道德、职业吻合度、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质量与社会责任感作为考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观测点,“同行评价”则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由同行与行业专家就专业学位的学生培养特色、就业情况分析、社会贡献等进行评价。通过系统的评价及反馈,应用型高校在培养过程投入、学生学习体验、取得毕业成果及毕业后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等环节全程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建立完善的认证制度、标准和流程,使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满足细分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的契合度,增强职业发展力。

(三)构建“纵横内外”的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明显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如何整合社会、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等多方面力量,使之全程全方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是解决该困境的关键。

多主体应全程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例如中国药科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实践、毕业等各环节,联合企业进行全程化联动的共同管理模式,特别在招生环节实行校企共同选拔人才的机制,高校根据企业实践基地的需求单列招生指标,企业在面试环节可根据企业偏好选拔人才。

应用型高校一方面需要整合外部资源,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模式,另一方面应理顺内部管理职能,建立集体培养和导师团队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的,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需要明晰参与主体的协同职责及激发协同动力。行业企业担当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激发行业企业协同动力是关键,秉持互补、共享、共赢理念,才能满足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本的需求,调动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为形成各方合力协同的局面,政府和高校需要共同努力打破行政性、制度性障碍,调动校友会力量多渠道解决资本投入困境,制订资金支持方案和协同奖励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实现各外部主体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为保证与外部培养主体的有效合作,应用型高校需理顺内部管理职能,打通整合研究生处、学院、实践基地等资源和职能,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内部管理部门的协同。建立由相关领域行业专家和至少两个交叉学科的高校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以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为主要培养方式,构建一体化实践教育平台。整合多学科资源,系统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和能力体系,提高解决复杂实务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