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电子地图探寻明清文人的金陵情结
——以秦淮河为例

2021-10-12孔德淇陆鼎阳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杂记秦淮河电子地图

孔德淇 陆鼎阳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一、金陵情结

许多明清小说作家都对南京(金陵)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明清小说中,南京或作为一个朦胧的地点,或作为具体的故事背景。值得关注的是,《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不仅书写了众生百态,还记录了明清时期金陵的自然与人文,涉及人物在金陵的衣食住行和民风民俗,不难看出明清文人对金陵的深沉情感。这种对金陵的深沉情感,我们称之为“金陵情结”。

项目组通过研读《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两部明清文学作品,从中筛选出与金陵文化相关的部分,并通过实地考察,找到和书中对应的文化实体或文化风貌遗存,结合现代技术和方式展示明清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金陵文化,以此引导人们走进明清经典,关注传统文化。

二、金陵情结在《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二书中的主要体现

(一)书中出现的南京地名

表1为《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中出现的部分南京地名及相关文本。(由于篇幅限制,部分地名如仓巷、龙江关、北门桥、汉西门等未加叙述的地名略去)

表1 《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中的部分南京地名及文本

续表

《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中的地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地名并没有加以针对性的具体描绘,仅仅是随着人物活动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人物活动的消失而消失,或仅用于重要地点的定位,对此类地名作者并没有加以额外的阐述。如《儒林外史》中的浦口、乌龙潭、天界寺,《板桥杂记》中的武定桥、钞库街、回光寺、丛桂园等。

(2)地名注重人物与自然的结合,刻画人物具体活动时结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更富有意境和文人情趣,如《儒林外史》中的秦淮河、莫愁湖、玄武湖,《板桥杂记》中重点刻画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秦淮河畔,旧院、长板桥、贡院等均集中在秦淮河两岸。

综合考虑,项目组以秦淮河为例,通过电子地图信息技术展现明清时期的秦淮盛景,追忆明清文人的金陵情结。

(二)书中秦淮河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

秦淮河可以说是两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地点。秦淮河的重要就在于它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地方。

1.政治风貌

在秦淮河岸就是贡院,古代每逢乡试年都有诸多考生前来应考科举。“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迥舟之一水皆香。或邀旬日之欢,或订百年之约”[1](13-14),这在《儒林外史》中也有所体现:“这年是乡试年,河房最贵,这房子每月要八两银子的租钱。”[2](451)

2.经济风貌

秦淮河是古代重要的水运枢纽,两岸的酒楼、茶社数不胜数,灯火通明,“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2](335),是明朝金陵最繁华的地带。

3.文化风貌

秦淮河两岸在过去一边是贡院,一边是秦淮名妓的风流之地——旧院(曲中),《板桥杂记》曾具体描述过旧院的位置:“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与贡院遥对,仅隔一河。”[1](8)武定桥系内秦淮河上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旧名嘉瑞浮桥,因其位于长乐渡之上,又称“上浮桥”。钞库街位于秦淮河南岸,东北起文德桥,西南至武定桥。由此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明朝旧院的所在。

夜晚的秦淮河“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2](335)。继而“灯船鼓掌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接四方游客”[2](335)。无怪乎吴敬梓赞叹:“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2](335)

明成祖多将其政敌或罪臣的妻女送入教坊司充为官妓,一方面是对贵族和高门进行打压,另一方面是无形中提升了官妓行业的文化品质。明朝官妓并非庸脂俗粉之辈,明朝官妓或善鼓琴奏乐,或善吟诗作赋,品性端方,色艺超群。《板桥杂记》中形容其“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1](8)。其中以“秦淮八艳”最出名。

此外,吴敬梓还有意刻画了秦淮河的人文景观,反映了明朝金陵的民风民俗。

有四月半的秦淮河水上活动:“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2](559)

这里有两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物件值得一提,即水老鼠花和明角灯。

水老鼠花是一种在水上燃放的花炮,点着后在水面乱窜,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明角灯又被称为“羊角灯”,“羊角灯者,昔为金陵特产,用羊角煎熬成液,和以彩色。凝而压薄成片,谓之明瓦。金陵街市,有明瓦廊,皆制此者也。联缀明瓦而成灯,透光明,无火患,且不脆裂,故清代宫中亦用之”[3](59)。羊角灯所用的材质是用羊角煎熬成的液体冷却之后压成的片,又称为“明瓦”,用这种明瓦做出来的灯通透明亮,而且不容易开裂,没有安全隐患,美观且实用。今人更多采用玻璃做灯,使灯船明亮通透。

以秦淮河为例,项目组将明清文学作品中的金陵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此引导人们走进明清经典,关注传统文化,同时着力改变“千城一面”的现状,提升南京的文化品牌。

三、地图制作

(一)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

实地考察南京的相关景区,不难发现,目前南京景区中的地图导览普遍存在固定化、模式化、商业化的问题。部分景区没有地图,或只是简单设立景点指示牌,或纸质地图呈现商业化,人文色彩不浓厚。

采用电子地图的形式,通过明清文本地点定位,将古今地名一一对应,人们在游览、观赏景区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够领略百年前的历史人文,感受金陵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使电子地图具有人文色彩;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电子地图的准确性;人们通过扫码进入小程序,随时随地就可以查找到景点的相关信息,较纸质地图而言更具有便利性。

与南京古迹相结合的电子文化地图,既具有普通地图的指示作用,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兼具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更有利于向文化旅游方向推广。

医学检验工作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密切联系临床,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1]。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效率和质量,是医学检验教育中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电子地图的制作

1.平台选择

经过多次实验,项目组的电子地图最终选择了微信小程序作为平台。微信小程序的受众广,群众中的普及度高,便于地图的推广及使用,为地图提供了标准化的后台数据管理及个性化的前端界面接口。

2.平台构架

整个小程序的平台架构由四部分组成,即用户层、应用层、接口层、数据层。用户层面向用户及小程序的管理员;应用层包含电子地图的最主要框架;接口层有电子地图接口及微信开发接口,前者是为了在小程序中完整构建出一张精确的地图,后者是利用微信进行地图发布;数据层包含地图数据、景点详细介绍、用户大数据分析。

3.技术手段

整个小程序主要运用了Java、Javascript、CSS、HTML及wechat语言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框架直接使用微信的开发接口。

地图方面直接采用了小程序内置的腾讯地图API。定位地图时,控制的三个属性,第一个是latitude,表示地图中心的纬度位置;第二个是longtitude,表示地图中心的经度位置;最后设置地图缩放等级scale到整个南京地区,便于使用者从宏观上了解各个兴趣点的分布位置。

4.最终效果

电子地图小程序最终完成了对于点位的精确标注、多媒体资料的插入、与《儒林外史》《板桥杂记》文本的链接。

(三)手绘地图的制作

在已有的电子地图基础上,项目组以秦淮河、夫子庙一带为主要区域,重点凸显了贡院、秦淮河等地名,同时根据《板桥杂记》中所描述的旧院位置复原了旧院的地理位置,包括贡院街、武定桥、钞库街等主干道路,绘制成文化地图。

手绘地图以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呈现,地名以《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二书的相关原文为主,包括当地简介、风俗及后人题词等。

项目组针对原文中部分生僻字词进行注释,如《板桥杂记》中所描绘的贡院风俗:“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迥舟之一水皆香。或邀旬日之欢,或订百年之约。”针对“结驷连骑”“阳阿之舞”等词加以解释,既降低了文言文的理解难度,又保留了原文中古色古香的韵味。

图1 手绘地图部分展示

四、古今地域名称比对

由于社会变迁和城市建筑的沿革,《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中出现的部分地点现今已无迹可寻。譬如西水关,已于20世纪60年代受拆城风波的影响被整体拆除;承恩寺,作为500多年前名气很大且是皇帝敕赐的禅院,如今已是南京三山街路口东北一侧的综合性商贸中心;等等。

也有一些地点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加以整修和开发,成为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如秦淮河岸的贡院如今作为科举博物馆对外开放,秦淮河岸还留存着明代名妓李香君的故居,清凉山中的姚园、扫叶楼,报恩寺中的琉璃塔,莫愁湖的湖中亭,等等,给后人以无限追思和想象的空间。

还有一些地名或更替名称,或在城市沿革中消失,譬如《板桥杂记》中提及的十六楼。

洪武时期,南京城兴建了十六座大酒楼,即清江楼、鹤鸣楼、醉仙楼、集贤楼、乐民楼、南市楼、北市楼、轻烟楼、翠柳楼、梅妍楼、澹粉楼、讴歌楼、鼓腹楼、来宾楼、重译楼、叫佛楼,作为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以接待国内外宾客,其中来宾、重译二楼专门用来接待外国来宾。永乐时期,南京十六楼更是宾客满堂、生意兴隆。而到了余怀的《板桥杂记》“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寝湮”[1](3),所剩无几了。

《南畿志》记录了其中十四楼的大致位置,曰:“南市位于斗门桥东北,北市位于乾道桥东北,鸣鹤位于西关中街北,醉仙位于西关中街南,轻烟位于西关南街,澹粉位于与轻烟楼对,翠柳位于西关北街,梅妍位于与翠柳楼对,讴歌、鼓腹位于在城外,二楼相对,来宾位于聚宝门外之西,重译位于聚宝门外之东,集贤位于瓦屑坝街,乐民位于集贤楼北。”[4](204)而今十六楼中唯有南市楼尚存,即今天建邺路附近的“南市楼巷”,其余则风烟散尽,已难以考证具体位置。

五、结语

古往今来,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迎来送往间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停驻,既被金陵文化所吸引,又写下了关于金陵的宏伟篇章,丰富了金陵文化,如《红楼梦》《板桥杂记》《儒林外史》等。尽管其中部分地名已难以考证找寻,我们仍能结合文本,从现存的地点中回望明清金陵的繁华景象,反思明清儒生歌妓的不同品性与命运,追思明清文人墨客情有独钟的金陵情结。

本项目将明清文学经典与地理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新科技手段的方式表现明清传统文化,使明清传统文化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

目前,项目组基于《儒林外史》《板桥杂记》两部明清著作研发了电子地图,但是对于南京悠久蓬勃的文化底蕴来说还有相当大的研发空间。我们希望目前所做的课题能抛砖引玉,提供一种新的文化创新思路,也为城市文化旅游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杂记秦淮河电子地图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夜航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文心杂记
基于Mapserver的增强现实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
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