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C核心素养下小学全科型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以豫章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2021-10-12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素养

王 蓉

(豫章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提出5C核心素养的概念,认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五个方面的素养,强调21世纪人才的综合素养。目前,小学全科型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素质的综合化、全能化。基于5C核心素养研究小学全科型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

国际上于核心素养界定使用比较广泛的是4C框架,主要指的是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与合作(Collaboration)。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C,即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y),这五项共同构成了5C核心素养框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国际上首次被纳入核心素养的框架,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对文化素养的重视。考虑到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紧密联系,本研究将核心素养视为课程目标的范畴,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5C核心素养下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相关调查与统计

小教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型教师,这类教师必须是综合培养的,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教学实践技能,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能胜任小学阶段多学科教学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调查问卷

豫章师范学院小教专业师范生既包括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生,又包括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生和四年制本科生。本研究选取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的大二及以上小教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个维度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教学能力的现状。本研究采用谭芳芳硕士论文中的问卷《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学制、见习经历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教学能力的30道具体题目。1—10题为创新维度、11—15题为文化理解与传承维度、16—20题为审辩思维维度、21—25题为合作维度、26—30题为沟通维度,每个题目提供“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个等级可供选择,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33份,有效回收率达95%。问卷回收后,笔者利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时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得分越高说明5C核心素养下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越强,为了方便比较,对总体得分进行均值化处理。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5C核心素养下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得知5C核心素养下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在五个维度上的均值和标准差。调查结果显示,创新维度的标准差最大,总体看来,5C核心素养下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方面。

为了对提高小学全科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因素之间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对不同性别、见习经历、学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见习经历的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五个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学制的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五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学制学生教学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数据显示,不同学制的学生教学能力在五个维度上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不同学制的学生教学能力在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三年制学生在创新、文化理解与传承、合作、沟通方面显著低于五年制学生,三年制学生在审辩思维方面显著低于四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四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在五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三)问题表征及原因分析

1.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创新能力尤为不足。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最主要的问题是小教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创新能力尤为不足。在选择“我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灵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我能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或者对已有方案进行重组,以产生创意、增强教学效果”这两个问题时,42.2%的学生选择了“3不确定”,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般都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讲授。在选择“我能有效地组织、调控和驾驭课堂教学活动”和“我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这两个问题时,近一半学生选择了“3不确定”。创新能力来源于实践,可见,学生在教学实践、教育机制、教学创新方面锻炼较少,亟待改善。

2.三年制小教专业学生的整体教学能力显著低于四年制和五年制学生。豫章师范学院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大部分是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与简笔画和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等课程。总的来看,关于教师实际技能训练等的实践课程相对较少。此外,该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主,而且,虽然学校为三年制的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教育实践课程,如“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但是由于缺乏现实条件,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实际上还是按照理论课模式,因此,这门课程并没有按完全意义的实践课程开展。相对而言,教育实践课程还比较少。此外,三年制学生的见习机会也比四年制、五年制少。这些都是导致三年制小教专业学生的整体教学能力显著低于四年制和五年制学生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合理策略

(一)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育实践课程设置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考虑到豫章师范学院的教育实践课程“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无法真正达到实践课的目的,学校层面可以提供更多支持,如实践条件、场地等,增设一些实践课程如“微格教学”“团体辅导”等,给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比赛,如教学大赛、说课比赛等,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小教专业的师范生们步入真正的教师岗位做足准备。

(二)创新教学模式,面向5C核心素养的未来教师

未来社会,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要求未来的教师具备更综合的素养。首先,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面对线上大量的信息与学习资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存在的意义,相反,教师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引导学生选择性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吸收信息。其次,关注学生道德价值与心理情感需求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最后,全能型教师与专长型教师的合作模式将并存。可见,时代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教师的能力需要相应地更新,更意味着师范教育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面向5C核心素养的未来教师。

1.5C 核心素养融入的教学模型框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普及,促使教学活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如何将5C核心素养包含的要素作为教学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基于一堂课的结构,教学活动可以被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由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共同构成,而且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学的部分要多于教师教的部分。其次,不管是沟通、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合作,还是审辩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学生具备探索知识、应用技能的能力。基于此,加入引导和探究部分。审辩思维主要培养学生观察、研究他人的知识和技能,使自身在反思中不断完善。由此,加入反思完善部分。最后,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内容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课前准备探究”“课中引导互动”“课后反思完善”三位一体的5C核心素养融入的教学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5C核心素养融入的教学模型框架

2.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实践。笔者所任教的“教育学”课程是豫章师范学院小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2020年被立项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以雨课堂为依托,结合线下教学,实现课前准备探究、课中引导互动、课后反思完善的有效衔接,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面向5C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实施过程及效果如下。

第一,在课前准备探究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设计者。教师为学生提供精心挑选的线上学习资源,在激发学习动机、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生设置并推送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和创新素养。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答案是充分利用小教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特点及优势。比如,上课前,学生可自主分好小组,针对下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各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个节目,形式可以是小品、诗朗诵、话剧等。课上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沟通、创新等素养将得到应有的提高与发展。

第二,在课中引导互动阶段,学生与教师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和管理者,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雨课堂签到、弹幕、投稿、投票等功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5C核心素养各要素的锻炼贯穿全课堂,教师可有效实现课堂创生,打造金课。如,在教授《教育学》第十章第一节德育的概念及内涵时,教师可通过雨课堂投票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还是不属于德育”的态度,接着现场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定要运用审辩、创新、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锻炼将大大助力小教专业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三,在课后反思完善阶段,教师与学生都是反思的主体。教师肩负培养青年具备二十一世纪5C核心素养的责任,应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每节课的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自我观察、总结、与他人交流,进一步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反思。

通过访谈、调查,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避免了传统课堂上的单调乏味,丰富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平台,每次结束课堂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报告,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助于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

(三)完善评价体系,改革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细化和明确,不再单纯以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将德育作为第一要求,说明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信念坚定、价值正确的人,方案中还单独设置了段落,分别对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评价进行了说明,非常明确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仅仅关注分数。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都要进行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发展方向的价值引领。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如雨课堂的年度报告,可以统计课堂上发弹幕最多的学生,虽然这位学生的考试分数可能不在班上前列,但在以学生为本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这位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正是今天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学与研究之路永无止境,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将5C核心素养有效融入小学全科型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及教学重点,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创新性,提高小学全科型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小学教师,为我国伟大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师范生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