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uEChERS净化法测定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2021-10-12崔瑞霞宋润娜赵喜华

现代食品 2021年18期
关键词:芝麻酱黄曲霉硫酸镁

◎ 赛 平,崔瑞霞,宋润娜,赵喜华

(河南中测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芝麻酱[1]是由芝麻经加工而成,若保存不当,很容易导致芝麻酱的各项指标不合格。芝麻酱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2],也被列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范围内,在实际抽检过程中,多次发现芝麻酱存在黄曲霉毒素B1检出甚至超标现象。黄曲霉毒素[3]具有非常强的致癌性,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GB 2761—2017[4]制 定 了 黄 曲 霉 毒 素B1(Aflatoxin B1,AFTB1)的限量标准[4],其中规定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5.0 μg·kg-1。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长期少量食用后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引起肝癌。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柱后电化学衍生法[5]、高效液相色谱柱后碘试剂衍生法[6]、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7]、酶联免疫吸附法[8]、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9-10]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10-11]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选用内标法,内标试剂一般较为昂贵,日常检测成本较高,柱前衍生法前处理过程中的待测组分损失较多,因此实验室多采用柱后衍生法,此方法适合大批量的日常监督抽检样品的检测。本研究通过QuEChERS净化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碘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法检测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发现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为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芝麻酱20批次,采购于河南省各超市和农贸市场。

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氯化钠(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免疫亲和柱,柱容量300 ng;黄曲霉毒素B1,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甲醇,美国Fisher公司;异丙醇,美国Fisher公司;碘试剂(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0.22 μm滤膜,天津津腾;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安捷伦科技。

1.2 实验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waters衍生化系统,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RP18(4.6 mm×150 mm,5 μm);数控超声波提取器(KH-500DB),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FA2004),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TG-16),四川蜀科仪器有限公司;氮吹仪(MAI-DCY-24Y),上海那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配制黄曲霉毒素B1(C17H12O6,CAS号:1162-65-8 TMstandard)标准储备液(100 ng·mL-1):准确移取500 μL黄曲霉毒素B1(2 μg·mL-1),溶解于甲醇溶液并用容量瓶定容至10 mL,存放于-20 ℃冰箱中。吸取适量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用初始流动相定容至刻度,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临用时配制。

1.2.3 样品处理

称5 g样品于含有净化剂包Quechers(含0.6 g硫酸镁,0.1 g PSA)试管中,加4 mL水、10 mL甲醇和QuEChERS提取剂(0.4 g硫酸镁、0.1 g氯化钠、0.1 g柠檬酸钠、0.05 g柠檬酸二钠),涡旋1 min后,超声荡震20 min,10 000 r·min-1高速离心5 min,上清液过滤膜,待测。

1.2.4 色谱条件

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甲醇(50∶50);等度洗脱:流动相A,68%,流动相B,32%;色谱柱:C18柱(柱长150 mm,柱内径4.6 mm,填料粒径5 μm);流速:1.0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50 μL;衍生溶液:0.05%碘溶液;衍生溶液流速:0.2 mL·min-1;衍生反应管温度:70 ℃;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1.1 色谱柱的选择

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RP18(4.6 mm×150 mm,5 μm)、Waters XBridge C18(4.6 mm×150 mm,5 μm)、Agilent ZORBAX Eclipse C18(4.6 mm×150 mm,5 μm)、Welchrom HPLC colum C18(4.6 mm×150 mm,5 μm)4种色谱柱在相同条件下对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检测分析效果和保留时间。结果显示,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RP18(4.6×150 mm,5 μm)色谱柱分离效果好,故选用该色谱柱。

2.1.2 流动相的优化

为提高目标分析物的分离效果和响应水平,实验比较了甲醇-水、乙腈-水、乙腈甲醇(1∶1)-水等流动相体系,结果显示采用乙腈甲醇(1∶1)-水检测黄曲霉毒素B1目标物的分离度和响应值最优,因此选用乙腈甲醇(1∶1)-水,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浓度为5.0 ng·mL-1的标准物质色谱图见图1。

图1 5.0 ng·mL-1黄曲霉毒素B1标准溶液色谱图

2.2 净化方法的优化

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溶剂中,比较常见的有乙酸乙酯[5-7]、乙腈[8,11]、盐溶液[12-13]等。由于芝麻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需要加入0.6 g硫酸镁和0.1 g PSA进行初次净化,提高相关药物的回收率[14-15]。本研究比较了添加0.1 g硫酸镁和0.1 g PSA、0.3 g硫酸镁和0.1 g PSA、0.6 g硫酸镁和0.1 g PSA、0.6 g硫酸镁和0.15 g PSA、0.6 g硫酸镁和0.2 g PSA 5种组合的提取效果,通过比对分析发现0.6 g硫酸镁和0.1 g PSA回收率最优,故选择其为净化方法。

2.3 检验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限

在0.5~100.0 μg·kg-1浓度范围内,配置标液浓度为0.1 µg·mL-1、0.5 µg·mL-1、1.0 µg·mL-1、3.0 µg·mL-1、10.0 µg·mL-1、30.0 µg·mL-1和50.0 µg·mL-1的标准工作溶液,按照优化的色谱条件进行检测,用外标法定量,以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峰面积为纵坐标(Y),标液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7。采用溶剂稀释的方法,分别以3倍和10倍信噪比确定方法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检出限为0.1 μg·kg-1,定量限为0.3 μg·kg-1,按样品取样量为5.0 g计算,检出浓度下限为0.1 μg·kg-1,定量浓度下限为0.3 μg·kg-1,与国标方法[10]相关文献检测方法结果接近[12-15]。

2.4 检验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本方法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可行性,在空白芝麻酱样品中加入标准溶液制得1.0 μg·kg-1、5.0 μg·kg-1、10.0 μg·kg-13个水平的加标样品,每个水平连续重复6次,按所述进行样品处理和结果分析,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3批不同厂家的芝麻酱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结果表(n=6)

从结果中得出,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3.2%~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8.7%,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质量控制要求[16]。

2.5 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样本监测方法对20批芝麻酱(采购于河南省各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检测。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其中11批芝麻酱检出浓度在3.54~26.9 μg·kg-1范围内,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 5009.22—2016、SN/T 3136—2012、SN/T 3263—2012和SN/T 4921—2017等国标和进出口标准方法对检出样品进行复测,对比发现检测结果与本方法结果相对偏差小于8.7%,表明此检测方法可靠、准确,并且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3 结论

本研究对QuEChERS净化法测定芝麻酱中AFB1的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得知其加标回收率、精密度都能达到GB 5009.22—2016的标准要求。QuEChERS净化法极具优势,有机试剂使用量节约50%以上,同时不用免疫亲和柱,经济效益至少提高50%。经验证该方法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14],适用于大规模测定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15],是一种比较值得推广的方法。

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黄曲霉极易引起食品霉变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高效的检测研究十分必要,其中样本前处理方面的研究是提高检测效率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芝麻酱黄曲霉硫酸镁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春季吃点芝麻酱,补钙防衰老
小小芝麻 大大能量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北京人离不开的芝麻酱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