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玉柱壶”的造型创意和人文内涵

2021-10-12徐彩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陶刻紫砂装饰

徐彩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中,紫砂可以称得上是独具魅力。从紫砂艺术的历史来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的时间,却成为了我们最为熟悉的饮茶之器,有着“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其实我们看重紫砂的最重要元素,并不是其实用性,而是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制品,紫砂在今天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里,依然笃定坚守,坚持手工成型,并且把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都融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博大精深。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岁月如何更迭,依然牢牢地把握住紫砂的文脉,这才是其一直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最为关键的根本之所在。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玉柱壶》就是把传统的圆器和方器的特点相结合,通过自己对紫砂艺术的理解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设计制作而成的一把具有浓郁人文味道的紫砂壶。从造型来看,此壶壶身为筒形柱状,流畅的线条简约地勾勒出非常灵动、层次感特别丰富的轮廓,壶底一圈足设计,端庄稳重。壶肩部的设计也是有细细的纹理,上下相得益彰。壶嘴的设计棱线清晰,一半贴合于壶身之上,一半延伸出来,微微向上,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卷设计,端握舒适,壶盖外延,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一圈凸起的线条装饰,使得壶盖整体看起来宛如玉璧一般,上面点缀的桥型壶钮则是江南水乡比较常见的典型代表,和壶嘴、壶把完美地融合起来,相得益彰。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玉柱壶》,不仅仅在造型的设计方面把方圆融合之道完美地展示出来,同时陶刻“寒香”的内容,更加地凸显出我们国人内心的审美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这样的一把看起来简约质朴,同时没有多余的花哨装饰的创新之作,把玉的文化和梅花傲雪的高贵品质结合起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其中浓浓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

历史上关于紫砂的“玉柱”壶形出现在清代,作者是雍正、乾隆时制壶名家惠逸公,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简约流畅、神韵俊秀、玉柱可亲,延续了明代紫砂壶的艺术特征。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加入了更多的技巧和装饰,使其具有了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了我们心中值得把玩的一件雅器。玉,温润尔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重要的象征和代表之一,玉器本身就非常的珍贵,以玉来比喻美好的品格也是恰如其分,特别是在许多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以玉石为载体的艺术品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毕竟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在普通的场合使用,于是围绕玉石展开的一系列创作纷至沓来,把玉的精神、玉的形态、玉的传说等等元素都融合起来,充满了人文味道和文化内涵。寒香的陶刻装饰,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中国文人的品格彰显和精神寄托,更是从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和符号。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玉柱壶》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和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完美地集合起来,通过紫砂材质良好的可塑性,把方圆之道、陶刻装饰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注入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里面,在徐徐的茶香氤氲之中,品味生活,感悟生活。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茶文化的重视,禅茶一味的氛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紫砂的造型和陶刻装饰也在力求实用的基础之上,开始向文化的艺术层面去靠近。一件好的紫砂作品,不仅仅凸显出紫砂匠人的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更加反映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紫砂匠人精神境界的追求,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紫砂文脉,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猜你喜欢

陶刻紫砂装饰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无相
鲤鱼旗装饰坠
刘少白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