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荣昌陶的历史进程

2021-10-1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荣昌釉色

钟 鸣

荣昌陶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陶之一,早期中国的大型书物《辞海》里记载了中国工艺美术,与宜兴陶、荣昌陶、石湾陶并列之中,在官方的记录下是清朝三百多年兴起,因为荣昌陶是民间之窑,在历史上官方也记录得较少,而今应该好好地梳理一下,荣昌陶真正的历史进程。

从四川省隆昌方向西起凤凰山脉,向东延伸李家寨山脉,荣昌方向整个山脉两百公里,两侧一百公里盛产优质煤炭矿、森林茂盛。有人说有煤的地方就有优质的泥土,更是在煤矿之中育藏着大量的白泥和红泥原矿,白泥原矿:含二氧化硅74.6%、三氧化二铝12.15%,同时含有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等,烧失率6.36%。红泥原矿:含二氧化硅62.43%、三氧化二铝15.55%、三氧化二铁7.14%,同时含有氧化钙、氧化镁等,烧失率8.36%。因而隆昌、荣昌、泸县、大足、永川五地有着丰富的红泥和白泥原矿资源,有泥、有煤、有森林之木,特别是隆昌、荣昌两地最为突出,自古以来隆昌、荣昌两地就是产陶瓷之乡。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宋瓷将追求自然风韵的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官方记载北宋窑址就有一百三十个县,主要有定窑、景德窑汝窑、耀州窑、宜窑、哥窑、弟窑、钧窑,其中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为宋代的“五大名窑”。宋瓷之美,美在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宋瓷朴实无华而蕴含独特的气韵。

近年修建泸南高速公路,在荣昌区安富的鸦屿山横脉李家寨山的北侧,施工时挖掘出许多北宋的窑址,代表性的有盏碗、花瓶、酒具、用器,荣昌陶的历史记录从清朝、南宋推到北宋时期,相距一千多年,因此,我们以已有窑址为准,推断陶的产生来真实记录,荣昌陶是从北宋开始兴盛的。

荣昌陶正是从北宋兴起,因为是民间之窑,难有所记载,从鸦屿山李家寨山北侧而出土的罐子,北宋瓷器比起“五大名窑”有着明显的区别,产品在造型、制作、装饰、釉色方面都不太精致,很明显是民窑所制,但当时北宋陶瓷也有同样的造型、雕刻、图案、装饰、釉色的制作,花纹朴实,艺术风格含蓄,技艺高超。从出土的荣昌北宋陶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装饰处理是用抽象的艺术手法,达到了让人不可想象的地步,可跟当代的艺术比美。工艺上只是很明显的民间制作技艺,也有少数的精品。荣昌北宋陶的装饰特征主要是雕刻、彩绘、青釉色,荣昌北宋陶瓷兴盛,产品繁多,就是没有记载销往何方,大多数应该是当地的居民所用,但又没有出土挖掘的证据,或许通过河流运往远方。

荣昌陶原矿红泥

荣昌陶原矿白泥

荣昌陶北宋佳品 陶中正藏

荣昌陶北宋彩绘陶片

在荣昌区安富鸦屿山脉李家寨山的南侧,早在1984年刘家拱桥挖掘出南宋窑址,出土了许多小龙窑址和南宋窑生产的典型的盏、缸、酒具、花器等陶瓷器。又在2012年刘家拱桥对面的山上,海拔八百多米处挖掘出更多的南宋时期的倒烟窑和小龙窑址,出土许多南宋窑生产的典型的盏碗、水缸、酒具、花瓶、民用陶瓷器等,而出土的黑釉、蓝毫、天目釉、黃铜兔毫釉不亚于建盏釉色工艺,特别是南宋时期荣昌陶的盏施黑秞和蓝毫居多,黑釉覆盖力较强,光泽度很亮,釉色华丽耀眼,让人爱不释手,但又很明显是民窑之作。

鉴别荣昌陶南宋产品主要从盏的底部的处理来看,底部处理较为粗糙,基本没有把盏的底部挖出底延,几乎是平底;挖了一点底,也十分粗糙地处理,这是荣昌南宋器型最大的毛病。这样自然的釉色装饰十分好,但一看底部就不精致了,而且荣昌南宋之品不知去了何方,没有一点记载。在民国时期,日本学者在日本的官方刊物上还记载了重庆南山的宋代涂山窑,泸州长江边有宋窑址,出土有南宋时期的产品,从中可以看出荣昌刘家拱桥两山之处出土的南宋陶瓷已从水运运到了泸州长江,再到重庆南山。在南宋时期建窑生产,主要的荣昌南宋烧陶的匠人、技术同时移出,也有外来技人进入,从南山出土的南宋盏品之中可看出与荣昌窑的共同之处。

荣昌陶南宋黑釉条纹酒壶

荣昌陶南宋黑釉盏

荣昌陶南宋画花酒壶

荣昌陶清代硒绿釉堆花酒杯

荣昌陶清代硒绿釉烟具

荣昌陶清代绿釉茶壶

荣昌陶民国仿铜素烧茶壶 陶中正藏

荣昌陶到了清朝又是一种不一样的工艺特征,在荣昌区安富鸦屿山上,向西北一片区域黑水凼隆昌、荣昌河流两岸,很早就出现了清代的陶瓷产品和窑址。主要的白泥原矿就在本地域,生产的是文具、酒具、烟具、花瓶、茶具、动物、佛教人物、罐类等,手拉坯、印坯、白泥为主,施釉十分成熟了,主要有几种独特的釉色,硒绿釉、月白釉、朱砂釉、黄釉等,产品十分丰富,硒绿釉、朱砂釉、月白釉特耀眼,装饰浮雕图案,素烧釉点花,十分兴盛。鸦屿山生产,安富五里古街盛世,场面销售兴旺。清朝康熙年间经济发展,安陶几十公里更是一片繁荣盛况,鸦屿山上和山下安富五里长街古窑甚多,下兴窑、上新窑、中兴窑、向家窑、万利窑、肖氏窑、阶梯窑、倒烟囱、龙窑等几十座清代古址窑,从出土的产品中可见有一些奢侈大官人家的用具,比如小酒具、小茶具、文具、香炉具、烟具,釉色独特精美,工艺制作都比较精致,讲究小巧,呈现出文人和官方的专门用品,因此从产品的呈色可以判断出有一些是官窑。

荣昌陶民国素烧釉点花酒壶

荣昌陶民国素烧刻画笔池

民国年间安富陶分为民间窑和半官窑,民间窑分布在鸦屿山上,也延续了清代的古窑,主要日用产品、酒罐、泡菜坛、酒缸、酒具、罐、缸类较多,也有一些小型窑,丰富釉色或烟具系列。1927年秋,由四川省的教育厅长刘厢亲自批文,成立了安富棠香中学,龙对芬任校长,办起了校办陶厂,当时是半官方之窑,因为龙校长主销商家和官员们送礼之物,当时还高薪请来宜兴师傅石湾,石湾师傅留学日本,与学陶的蔼仕洪老师等等做陶高手交流制陶,产品出现空前旳精致,有着文人陶的风范。因为在工艺上精致,文具、花瓶、茶壶上有文人的书画雕刻,文具、人物、动物,形成了安陶、宜兴、石湾陶综合体产物,因此当年的安陶有一种超越宜兴、石湾的文人陶的产物,花瓶、茶壶、文具、人物、动物,具有高雅、精致、朴素之文风。

荣昌陶60年代刻花镂空瓶

荣昌陶民国素烧抗日记念瓶

荣昌陶60年代点花罐

荣昌陶70年代蓝均釉瓶

解放后,在新中国的建设下,荣昌陶更是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安陶开始公私合营,20世纪60年代安陶成了国有企业,有了整体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学院的老师、教授和学生下厂支援,把美学先进工艺向基层发展,当时下厂的有四川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景德镇陶院的老师和学生,四川美院的老师有罗明遥、梁启煜、马高骧等,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师有张守智夫妻、杨永善等,景德镇陶院的老师有周国桢等,他们在安陶的创作、装饰、釉色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科技革新。川美老师梁启煜、罗明遥、马高骧等,在安陶的刻花、点花、贴花、堆花、陶雕工艺方面进行艺术的创新,同时钧釉、朱砂釉许多釉色得到提升,开发了乌金釉、铜釉、无光釉。中央美院的老师张守智和杨永善对安陶中的壶具、罐型、瓶状型、装饰进行大胆创新,景德镇陶院的老师周国桢首次创作出自己风格的动物系列,周国桢老师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动物都是小型的,采用了安陶的各种均釉装饰,有几款猴、几款熊猫和几款象,这几位美院的老师给荣昌陶留下十分珍贵的工艺技术,给后人启迪,留下了宝贵的财富。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市荣昌陶器厂产品在前期美院老师及厂里技术人员共同的传承和创新中,造型、装饰、烧制都有大大的进步,产品因实用性和艺术的巧妙结合而得到市场的认可,同时畅销许多国家,出口的有咖啡具、花器、文具、茶具、口杯、动物、人物等工艺品,荣昌陶器出现空前的兴旺,是荣昌陶器的灿烂辉煌时期,产品也是特别丰富,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荣昌陶泡菜坛名扬四海,不管是造型还是装饰,都达到了超高的工艺水平,是艺术与实用器的完美结合的产物。

荣昌陶70年代朱砂黑釉泡菜坛

荣昌陶80年代初刻花泡菜坛

荣昌陶70年代黄均釉壶

荣昌陶70年代朱砂黑釉咖啡具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生产酒瓶、酒缸,同时市场经济进程中的改革、国有企业的转型、私有企业的兴发,几十家私有企业都大量生产酒瓶、酒缸,这是市场所需,几乎没有生产工艺陶。2007年著名画家、雕塑家江碧波老师,在安富鸦屿山上建立了首家艺术工作室,开始应用荣昌陶工艺特征进行创意创新,生产出许多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陶器佳作。

2010年重庆市荣昌县政府为发展和振兴荣昌陶,下了很大的决心,在荣昌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新建了荣昌陶博物馆,2011年召开了“荣昌陶高峰论讲研讨会”,召集了几十名各方面专家为荣昌陶出谋划策,2012年在陶博物馆内引进了几家私营企业,艺术家在馆内建立工作室,后又引进了数家专业专家注入陶博物馆周边,建立艺术工作室。从2013年荣昌陶申办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工艺品有了很大的进步,酒缸厂和酒瓶厂也有很大的发展,同时工艺品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茶具,荣昌陶有自己创新设计的丰富作品,同时荣昌的工艺特征得到传承,拉坯、刻花、点刻、釉色都有所继承,泥料的研发,从细陶、粗陶到活性炭砂器等的开发,还有艺术性较强的陶艺创新佳品,荣昌的柴烧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柴烧品金属感特强,荣昌陶当代的作品将传统和大胆创新相结合,呈现出时代的印记,更有艺术个性,从工艺品转化为艺术性品味高的陶艺佳作,荣昌陶始终将实用和艺术并存,工艺品和陶艺在全国各种展评中也获得了许多大奖,有个别艺术性极高的作品被省级和国家级中国美术馆收藏,荣昌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数十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两人,省级非遗传承人数十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人。

荣昌陶的发展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政府的政策还要加大力度,发现人才,重视人才,传承、创新才是荣昌陶最好的前进方向,做好荣昌陶的大力宣传,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陶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昌陶更加辉煌,在世界的艺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给世人留下艺术瑰宝,这才是我们当今荣昌陶人努力的方向。

荣昌陶80年代砂金釉瓶

荣昌陶当代张海文作品

荣昌陶当代钟鸣、范鸣作品

荣昌陶当代钟鸣作品

荣昌陶当代刘吉芬作品

荣昌陶当代大型陶艺浮雕钟鸣作品

猜你喜欢

荣昌釉色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如意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冰山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特征
中国(重庆)眼镜产业园推介会在荣昌顺利举行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荣昌夏布创意时装亮相北京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