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的应用
2021-10-11严艳
严艳
摘要:目的:探索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6月-2021年7月治疗的100例急诊科高熱就诊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患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工作当中使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疾病情况的恶化有着阻止作用,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较大改善,缩短惊厥时间和退热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同时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加快患儿身体恢复。
关键词:针对性急救护理;急诊;高热惊厥;应用
引言
小儿高热惊厥在儿科中较为普遍和常见。此病属于危急重症之一,好发于3-24个月的小儿之中,并且往往伴随着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出现,因此,临床通常认为该病与感染性疾病联系紧密。小儿在持续的高热情况下,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均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因而,家属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不良后果发生。然而,由于小儿患者年龄偏小,治疗依从性不足,因此必须在临床中加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治疗的100例急诊科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26-10.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8-10.61岁。纳入标准:年龄小于12岁,没有合并血液性疾病,家属已清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并自愿签字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脏和肾脏器官发生疾病且受损的程度较高,意识不是很清晰,类似心脏病之类的紧急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普通护理措施执行。即常规急救护理、防咬伤和镇静护理等。研究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针对性急救护理。保持患儿平卧状态,松开衣领口,头保持侧偏,清除口腔分泌物,并将患儿舌头轻微外拉,以免舌根后坠;其次,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穿刺时,尽量选择弹性明显的血管,减少穿刺失败次数,保证输液体的畅通;如果患儿出现病情反复现象,则还需增加甘露醇(20%)的滴注;针对高热患儿,则应及时采取降温处理,对其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头戴冰帽、头枕冷水袋等,若常规降温措施应用后,体温仍无明显降低,则应及时反馈医生,适当予以退烧剂;如果持续伴随口腔分泌物增多,则可采取相应方法将之吸出,保证呼吸的清洁通畅;若缺氧者,则还应加入吸氧方案。(2)针对性心理护理。患儿在治疗中,极易出现哭闹、恐惧等现象,此时护理者则应以专业的能力去进行患儿情绪的安抚,通过播放动画片、投放绘本故事书等措施进行患儿注意的转移,适当的还可进行背部抚拍,建立患儿安全感。(3)针对性饮食护理。患儿发病后,机体消耗了大量能量,因此,饮食上应多给予热量高、蛋白质高和维生素高的食物;同时,患儿年龄较小,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饮食上还需注重易消化原则,恢复期的饮食尽量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此外,患儿发热后机体水分大量流失,还应注重患儿水分的摄入,可搭配苹果汁、西瓜汁等果汁;最后,还要注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注意少食多餐。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就诊期间的惊厥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针对性护理则为临床新颖的护理模式之一,具有个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能够依照患者的需求进行个体化的干预,内容可涉及身体、心理、饮食等多个方面。在小儿高热惊厥中运用此护理模式,能够保证患儿的最佳抢救时机,最大程度地保障患儿的安全,且治疗后还可针对患儿需求的差异,予以针对性干预,将患儿治疗中出现的哭闹、抗拒现象予以缓解,促进其依从性的提升,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言,针对性护理干预施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长,保证患儿生活质量,还可使其家属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感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莉.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要点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91.
[2]王萍.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2020,17(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