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
2021-10-11卢一凡
卢一凡
摘 要:小学低段的学生能力和心智都处于发展初期,主要通过直接经验和直观认知获取知识,教学中主要采取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在低段教学可通过感知、操作、画图、联想等方式,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构建数学思维课堂。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模型思想;加法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是教学中必须渗透的思想方法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新课改明确提出:数学建模过程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也就是说它是在学生自主理解、建构基础上的模型,不再是生硬地塞给学生的公式、法则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情况。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是6~10岁,能力和心智都处于发展初期,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主要通过直接经验和直观认知获取知识,因此,低段教学主要采取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切身体会,慢慢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如何在低段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呢?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一共有多少》为例,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情境演示,提出问题,感知模型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能力较差,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力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在低段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创设充满童趣而又有数学含量的动态化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用数学思维理解情境,进而利用感知初步体验模型的意义。例如,在 “一共有多少”一课中以教师演示、学生感知开展学习。
师(示范):老师今天带来一些铅笔。仔细观察,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1:老师一只手拿了3只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只铅笔,然后把两只手里的铅笔合在了一起。
师:根据刚才的动作,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5支铅笔。
师:你用“合起来”来描述,很清楚,但提问题是不能把答案提前告诉大家的哦。谁再来试试?
生2: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合起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你能正确提出数学问题了 !你们都说到这个词,合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1:“把它们加在一块儿。”
生2:“把所有的放在一起数。”
生3:用手比划,合在一起。
师:用动作表示真形象,在数学中更规范的数学语言是“一共”,我们一起来用“一共”这个词再把这个数学问题说一说。
“有多少支铅笔”这个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加法原型支撑,情境的动态呈现为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把抽象的加法问题具体化,丰富了學生对加法模型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来理解具体情境的加法原型。通过语言表征、动作表征,学生更具体地感知加法的含义,为构建加法模型奠定了基础。
二、直观操作,探究算法,形成表象
操作是学生智力的源泉和思维的起点,有效操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模型思想的感悟更形象、更深刻。例如,在 “一共有多少”的教学中开展“数一数”的活动。学生对数的认识是在数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数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也是探索计算方法的起始。
师:老师一只手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数一数。
生:5支。
师:大家怎么数出来的?拿出你的小棒或者小圆片,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1:一支一支地数出来的。
师:有不一样的数法吗?
生2:我是从3开始数的。(一只手指着教师手中 的3支铅笔,数出3,接着数另一支手中的4、5)
师:你为什么要从3数起呢?
生2:因为我已经知道这边有3支,我就接着从3 数起。
师:和前面那位同学从1数到5相比,大家喜欢 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生:喜欢第2种数法,从3往后数更快些。
这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数数的经验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有机结合,学生充分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数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体验加法运算的意义,形成加法模型的表象。
三、画图表征,揭示本质,内化模型
低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困难,教师给学生讲解题目时,常常发现千言万语都抵不上一个图示。画图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利用“图”的直观来对问题中的关系和结构进行表达,可以使复杂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促使学生直接地理解数学,从而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课堂适时地让他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说,图形在学生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一共有多少”中,学生通过“画一画”,更深刻地理解加法合并的意义,从而抽象出加法模型。
师:“如果不用学具,你能在纸上画一画表示一共有多少铅笔吗?”
学生做法如下:
尝试读懂的过程中,先出示第一层的方法。读懂每种方法后,进行探讨。
师: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有3、2两部分,都画了一个大圈
师:大圈表示什么意思?
生:大圈表示两部分合起来五支铅笔
师出示第二层:这些方法与刚才的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之前的方法有个大圈圈,这几个没有。
师:你认为要不要画个圈呢?
生:需要,这样就把这两边的放一块了,不然是两块儿(两个独立部分)。
写一写、画一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去情境化”的过程,它能够帮学生把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提炼,并且进行直观表达。学生借助图形表示“合起来”、理解画图中 “合起来”的表示方法,思维过程由具体到逐步抽象,从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学生利用符号去思考,积累了活动经验,培养了初步的符号意识,促进他们的数学思考,对于接下来引入数学加号、建立加法模型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联想应用,抽取共性,建立模型
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一建立表象一揭示本质属性”三个阶段。直观感知和建立表象是建立概念的基础,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岀模型概念,联想应用到生活中,建构模型就可以水到渠成。例如,在 “一共有多少”一课中
师:一共有多少只铅笔,是把3和2合起来得到5,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生(齐):3+2 = 5。
师(板书):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2、5分别表示什么?
生,:3表示一只手里有3支铅笔,2表示另一只手里有2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
师: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你还能找到一些用“3+2 = 5”來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桌子上有3块橡皮,又拿来2块橡皮,一共有多少块橡皮?
生2:停车场里有3辆汽车,又开来2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生3:教室左边墙上有3幅画,右边有2幅画,一共有多少幅画?
生4:我有2本课外书,妈妈又买回来3本,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是求一共拿了几块橡皮,有的是问一共来了几辆汽车,有的是问一共有多少幅画,还有的是说一共有几本课外书, 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2”来解决?
生5:虽然说的事情不一样,但都是把3个和2个合起来,所以都可以用“3+2 = 5”来表示。
“一共有多少块橡皮”“一共有多少辆车”“一共 有多少本课外书”等,学生寻找到这些生活原型,说明他们已经将身边的事物与加法概念联系在一起, 意识到了“3+2 = 5”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此时,教师的有效追问:“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3+2来解决?”促进学生提升了思维,内化了合并的含义,建构了加法模型。
对于模型的构建,引导学生经历对直观模型操作的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画图表征和符号表征的全过程,发展符号意识,学生经历模型的产生与提炼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模型蕴含知识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模型思想的建立奠定基础。总之,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需要认真发掘教材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模型思想,把它渗透到备课中,渗透到学生思维过程中,渗透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到课堂小结中,渗透到学生作业中,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感知了解、操作体验、画图分析、联想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海娟.聚焦活动体验 提炼模型思想[J].小学教学参考: 数学版,2014( 1) : 62.
[2]张晓玲.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J].俪人: 教师,2015( 20)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