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语境下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2021-10-11徐雯
徐雯
【摘 要】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大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沟通习惯以及沟通需求,这种改变也包含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沟通。本文将对“全民网课”时代背景下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沟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对代际沟通冲突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等进行分析,并基于儿童心理学等理论提出代际冲突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网课背景下代际沟通冲突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网课 代际冲突 沟通 家庭教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教育部号召各地、各学校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方式,保证“停课不停学”。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教育,“线上教育”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其实,网络学习早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其发展到今天,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一并为人们服务,它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但是,“全民网课语境”却是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更是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教育专家指出:网课不是禁锢我们的“魔掌”,而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对话方式。
一、直面当下: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冲击
互联网大背景下,未成年人日益成长的生活环境出现了新的特点。那些出生于2000年之后的青少年,如今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就是时代的“弄潮儿”,这部分人的特点是寻求新思想,并且追求与众不同。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态度与他们的父辈、祖辈相比更多的是接受而非排斥,他们是网络技术的倡导者、促进者以及受益者。因为子女和他们的长辈在接受互联网的态度以及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别,造成了持传统教育观念家庭的教育发展受到干扰,家庭教育陷入了茫然的状态。
疫情期间,教师在网上上传了新课程、PPT课件以及家庭作业等,要求父母必须引导以及监督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并按时将他们的课后作业上传。自2月下旬以来,有的教师一直在通过新媒体以及部分小程序进行此类尝试。下表是某班级学生对网上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表。
由统计表可以看出,互联网形成的冲击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以前的家庭教育模式里,父母是长辈,他们自身的学识以及经历就是一本十分厚重的“书”。而在纸质媒体时期,基本上孩子遇到的难题都能够被家长或者长辈解决。可是在互联网媒体时期,孩子们能够基于网络轻松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已经具备了自学和有针对性学习的能力。“问父母不如找‘度娘”已经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将他们的电脑当作“家庭图书馆”。通常而言,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力包括三点:人格的力量、血缘关系产生的力量以及拥有知识的力量。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互联网毫无保留地阻止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知识传承。父母丧失了知识性权威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吸引力,并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二)家长向孩子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通常而言,父母灌输给孩子的东西都是筛选过的,特别是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负面内容,父母不可能将其灌输给孩子,家长实质上具备 “防火墙”以及“隔离墙”的功能。但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父母的“防火墙”变得越来越无用,孩子们偏爱使用互联网,但是一些互联网科技还不能将不良内容及时处理,各种良莠不齐的内容会被孩子们同时接触到,而那些负面内容会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发生扭曲,并使他们看待社会以及人生的问题出现偏激。父母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与互联网内容的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相冲突,很明显会弱化父母的教育成果。
(三)家长和孩子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进行教育的基础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能够帮助家庭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在互联网背景下,孩子们在互联网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自然与家长的交流就比较少。浏览互联网、看电视以及休息成了“网瘾”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孩子们偏爱说网络用语,而不能理解网络用语的家长则会感到很困惑,因为他们无法解读网络用语的真实意思,也就会弱化与孩子的交流效果。
(四)网络对部分家长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家庭内部的教育,而使用互联网的孩子们对父母有了新的时代要求。详细地说,部分家长受到以下挑战:互联网接受度较低,互联网的使用水平不高,互联网道德建设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欠缺,对孩子们上网所能提供的合理引导以及相关技术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部分家长不具备使用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而面对孩子时就会出现“自己不懂开车还去教他人怎么开车”的尴尬。
二、不得不变: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家庭教育是一种系统的过程性的理论,各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在各个时期具有的社会意义是不相同的。家庭教育要持续吸收以及展示当前的文化科技,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必須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及创新:
(一)垂范:站起来,在孩子前面走两步
以身作则的教育胜过言语的教育,优质的教育来自榜样。如果家长带头做好,那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有足够的信心了,这样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使家长没有向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他们也会在不经意中受到感染。
1.自己学起来
家长需要学会如何领先于孩子,这样进行家庭教育就能取得较好的成果。学习就是漫长的战斗,需要足够的时间以及精力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孩子经常会经历困难甚至痛苦。快乐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方法,它给陷入沼泽的孩子带来了曙光,家长应引导孩子进行快乐学习。当孩子学习时,作为家长可以同时快乐地阅读书籍、报刊,不断提升自己。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产生干扰,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会变得越发安宁。
2.正确面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长应该直面病毒,正确面对,不回避不抗拒。同时,家长应该从另一种角度思考:这种特殊时期不正是提供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机会吗? 这不正是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吗?孩子放松是由于家长放松,同样家长感到焦虑那么孩子也会感到焦虑。家长放松的心情以及宁静的内心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面对疫情。
(二)互动:看似务虚,意义往往非同凡响
教育的真正含义就是建立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优质的教育必须建立在融洽的氛围中。这既适用学校教育也适用家庭教育。
1.和孩子随便唠两句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能给孩子机会的育儿方法和不能表达自身思想的“专制”育儿方法通常使孩子沟通能力欠缺,并且會使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很被动,会造成他们盲目地追求权威,也可能使他们自信心不足,以及缺乏幸福感。只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个体,并给他们地位上的足够平等以及尊重,他们才能在以后茁壮成长。当然,与孩子在一起有意义地聊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只有家长不断努力,孩子才会每天都有进步。
2.和孩子共同关注
互联网包罗万象,充满了各种难以识别虚实真假的内容,并且非常容易使儿童困惑。作为家长,应向孩子传播更多官方和权威的知识,将负面情绪的内容删去,推送理性思考的文章。家长应与孩子共同观看优质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从根源入手,保障孩子能够健康地茁壮成长。例如,收看《新闻1 + 1》,以及介绍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等的相关节目,欣赏他们的风范,理解什么是专业能力。榜样可以使人们精神抖擞,优质节目能够鼓励人们前进。
(三)融入:加盟其中,扮演好“合伙人”的角色
科学和技术是促使社会以及观念变革的动力源泉。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特别是在其发展的早期,人类存在逐渐适应的时期,网络技术的变革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家长对互联网的负面看法是“互联网对孩子的危害更大”以及“互联网弊大于利”。家长会产生此类想法的关键是由于线上聊天和网络游戏,很多孩子沉溺其中。实际上,聊天以及玩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并非互联网出现后才有。苏州在线家长学校组织的“网络与家庭文化建设随笔”活动,很多小孩子写出了引人关注的文章,他们通过互联网查找信息、学习知识、拓宽眼界。我们相信阅读这些文章的家长对孩子使用互联网会有更加清晰而合理的认识。如果不摒弃对互联网的负面看法,我们可能会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并被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成就所抛弃。以特定的视角分析,在线课程属于这场疫情催化出的“新事物”。当然,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应对,自然也会收获怎样的结果。
教育本来就是一项“多位一体”化的复杂工程。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应该充满生气和活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假如家长不能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去迎接新的时代,那么孩子如何来适应于他们注定要生活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