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1-10-11李文静
李文静
部分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面临议题选择、组织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等诸多问题,问题处理不当则会使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本文从议题、选文及提问环节,对如何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借鉴。
一、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
议题就是可讨论的话题,在群文阅读中常常以问题或学习任务的形式出现。群文阅读是多文本阅读,而议题作为多文本联结起来的关键,决定了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深度。
(一)群文阅读中所选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可议论性
教师所选择的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参加课堂讨论,而教师只是以“辅助人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且在群文阅读中对讨论的结果是不设限制的,要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在议题设计上,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以及初中生的接受能力,确保所选择的议题使学生感兴趣且可以深入讨论。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多元化议题
议题可以是多元化的,观点、作者、人物形象描写、写作修辞手法、文本体裁等都可以成为议题。在选择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群文阅读的具体议题。若教师想让学生更加了解某一作者的写作风格,或是想探究某一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写作风格有何变化,更加完整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形象,可选择作者为议题,展开不同文本的比较分析。若是教师想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可选择表达方式为议题,展开鉴赏活动。
(三)以“增补完善的方式”选择议题
课本中虽然每一单元的文章都会有相应的主题,但是文章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是很高。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可以尝试表达类的,如小说里的转折、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等;可以尝试阅读策略类的,如怎样预测小说故事情节、如何把握诗歌的主要情感等。在选择议题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状况,如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自我认知不明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是初中教材中关于自我心理疏导的文章较少,教师就可以设置如何进行自我疏导、进行情绪调节等议题。
二、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
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提炼议题,之后选择文本。若是想让孩子读“一群”文章,教师首先要读“数群”文章,教师无疑是要在选择文本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选择高质量、有着正确价值观和精神内涵的文本自然是硬性要求,那么除此之外,教师选文还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一)所选文本要数量适中、种类丰富
群文阅读所选文本要适量,文本数量过多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使学生不能吃透文本;文本数量过少,会使学生的阅读停留在表面,影响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要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如散文、诗歌、童话、传记等。所选择的“文”不一定要是“原文”或是“全文”,段落或是相关视频作为其中一文也无不妥之处。另外,还应该选择具有多种叙事风格和行文特色的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材体”对于文本篇幅、语言以及主题是有一定要求的,而群文阅读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教师可以选择教材所缺少的具有鲜明语言风格以及艺术特色的作品。
(二)所选文本要有明显异同,以教学目标为基点
群文阅读时长较短,阅读文本数量较多,如果想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较深入的研讨,教师最好在同一议题中选择具有明显异同点的文本,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而异同点的比较往往是在落实教学目标。
文本求同:教师在选取文本时可以教材的某篇文章为基点,以此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选择具有相似性的文本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寻找几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学生通过同类群文的阅读、讨论、分析、比较,落实教学目标,达到教师设想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茹志鹃的《百合花》时,教师若把教学目标定为探讨作者的语言特色及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可将她同时期的作品《三走严庄》《高高的白杨树》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从而使学生探讨作者的语言风格以及时代特色。
文本比异:比异就是在同议题的文本中比较不同之处,由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种差异可能是观点、情感的差异,也可能是表达方式的差异,比异往往能够使群文阅读更有深度,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若教师把对比分析李清照词作风格前后期的变化作为目标,便可以选择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如梦令》《点绛唇》和后期的词作《声声慢》《渔家傲》,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其中情感以及作者的心态有何不同之处,激起学生对李清照生平经历的探知欲,追溯其风格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而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三)文本选择要有整合效果
整合并不是把一些事物或者见解简单地放在一起,它们需要通过内在的逻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学生通过单篇文本得到的观点或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全面的,群文阅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可以选择多篇差异大但互补性强的文章来组成群文,这样文章整合的效果就会好很多。例如,一位台湾学者曾经编选过一组关于友情的詩,收录了五首诗歌。其中既有描写生离场面的,也有记叙死别场面的,既有倾诉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的烦恼的,也有表达与朋友之间心意相通的,学生在读完文本之后不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从有着碎片化友情信息的群文中整合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友情的形象,培养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群文阅读的问题设计
群文阅读重点在读,这意味着教师讲的时间较少,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因此,作为学生群文阅读的辅助者,教师在课堂上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重要的。关于群文阅读问题设计,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一)问题环环相扣,针对多个文本同时发问
群文阅读中的问题应该是针对多个文本共同发问,而不能只对一篇文章单独发问,否则就失去了群文阅读问题提出的意义。另外,问题的设计需要贯穿多篇文本和整个教学活动,问题的深度可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加深递进。例如,王庆叶在以“社会众生相”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设计的问题就值得教师借鉴,他选取了《贵生》《岁寒三友》《琥珀手串》《午餐》《害人郎中》五篇描写人性复杂的文章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比较主人公在人性层面的异同点;第二,谈谈你对人性“不确定性”的看法;第三,你对人性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先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剖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本质,最后探究人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浅入深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难易适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群文阅读中优质的问题就像“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毫无挑战,也不可特别难让学生望而却步,要能够激起学生兴趣。问题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文本的难易程度。若文本较难,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以防打击学生阅读的兴趣;若是文本较简单,阅读起来无障碍,教师就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索。二是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现有的接受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文。
(三)要设置解答域宽的问题
群文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开拓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设计能从多个角度、不同领域解答的问题,并且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哈尔滨一中学教师在进行以“战国四公子”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能穿越时空来到四公子的年代,而你的志向就是做一位名士,你认为投奔哪位公子是最正确的决定?请对四位公子做出综合评价,然后形成有理有据的观点。”这种问题就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史实储备从历史的角度或是四公子的品德、知人善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