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价值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1-10-11邓昭俊罗小玲李海霞翟雯

科技风 2021年26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邓昭俊 罗小玲 李海霞 翟雯

摘 要:从新时代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构建的新视角、新思路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研究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时代价值,从社会、政府、企业、学校等主体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培育过程中思想梯度变化、物质资源流动和能力差距范围的梯度规律,总结归纳出能量梯度理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价值与影响因素,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对策与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推动当代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

关键词:能量梯度理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影响因素;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是技术工人队伍,要在社会上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广大青年走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新引擎”,是职业教育的“新目标”。现今,在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不足、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融入程度低、培育体系思想理论不完善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本文紧贴当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基于能量梯度理论构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探究其影响因素与梯度规律,为办好职业教育,培养好工匠人才提供新动能。

一、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时代价值

(一)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需求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工匠精神”作为持之以恒的敬业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当代高职学生必备的品质精神。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过分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造成高职学生只重视与个人发展有关的技能学习,缺乏一丝不苟的精神品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导致学生职业技能发展不均衡。为贯彻执行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以能量梯度理论为突破口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进行研究,对不同能量梯度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进行差异化培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从而秉持对事业的一份细致和沉着,对细节品质的一种极致追求。工匠精神在培育过程中更是要发扬创新精神,继传统之精华,集现代之智慧,推陈出新、摒弃浮躁、沉潜于事继而滴水穿石,才能引领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成长的发展。

(二)校企产教融合工匠人才培育的时代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速推进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推进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尽管学校的参与度很高,但仍受传统教学束缚,不敢去大胆尝试和创新;而企业也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及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立足校企产教融合工匠人才培育目标,探讨能量梯度理论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根据高职学生自身“能量”的高低进行梯度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育,使高职学生在不同领域找寻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磨砺并练就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品质和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不断对技艺千锤百炼、细细打磨,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是完成校企产教融合工匠人才培育时代使命的有效举措。

(三)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人才是战略资源,对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新愿景。当前,我国虽已达到制造大国水平,但距离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加快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步伐、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实践体系、培育“高能量”层次的技术型工匠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迫切需要。而高职学生是我国中低“能量”层次技术型工匠人才的主要群体,是未来实现制造强国的主力军,以能量流动理论分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问题,将中低“能量层次”的技术型工匠人才培育成为“高能量”的技术型工匠人才,使得工匠精神在民众中有扎根之处,在工作之中有引领作用,这也是将能量梯度理论融入“工匠精神”的有效举措,并最终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新动能。

二、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影响因素

(一)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社会层面影响因素

1.社会认知因素

社会认知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引导高职学生思想动态和行动方向,在社会高能量梯度中提倡“工匠精神”可以极大地激励高职学生关于“工匠精神”的学习和落实,为高职学生的工作方向提供新的方向和视角。长期以来,社会中有一些关于“工匠精神”的错误解读,认为“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从事体力劳动,没有深度考虑“工匠精神”对于人们生活工作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社会风气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因此,基于能量梯度理论深入探索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度,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2.政府政策因素

政府扶持政策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先决条件,培养“匠心、匠德、匠艺”兼备的高职学生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与引领。目前,政府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扶持力度较小,政策效果受制于现实条件,致使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率欠佳;同时,在现阶段高职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的形势下,培养“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将“工匠精神”作为学生就业的一大指标,使当代高职学生静心学习,专研技术,打磨技艺,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所以,政府应加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扶持力度,提倡能量梯度理论,鼓勵、支持和引导高职院校将能量梯度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当中去。

3.资金投入因素

资金是“工匠精神”培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目前,各级部门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资金投入较少,高职院校资金来源渠道也比较有限。社会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物质能量”输入不足,这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的增加是高职学生“能量层次”提升的有力的物质保障。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