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有迹可循: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1-10-11张学军
张学军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能够改善低效的阅读学习状态,留下阅读的痕迹,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主要以统编语文六年级教材为例,结合课文探讨可行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中去品味文本,反复推敲,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从而深刻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一、启动预学阶段的阅读批注
预学是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自主预习的过程,改变原来忽视学生预学的思维观念,正式启动预学式阅读批注,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的方式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本大意。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本做标记,并在教材空白处写下阅读体会,建立初步的阅读感知,从而为后面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竹节人》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课前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然后进行批注,按照作者写作的逻辑,将课文分成多个层次(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发现老师玩竹节人),并对每个段落大意进行归纳,同时标注出生字、生词。然后标注文中难以理解的两部分以及关键字词句段。这样一来,在预习阅读的时候,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批注的内容降低对阅读的抵触心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关注课前导读部分,明确学习课文的三个阅读任务,然后进行“有目的的阅读”,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如“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细读,品味出“搏斗”“斗装备”“斗名号”“斗招式”的乐趣。随后自主选择批注式,完成其他两项自主阅读任务,归纳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体会文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写作的特色,进而为后面几个部分的品读释疑奠定基础。
二、采用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批注
一些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前几年的语文基础没有打好,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阅读学习的效果不佳。这些学生在运用批注阅读的时候也必然会产生很多疑问,影响他们的批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来学习如何正确地运用批注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时,结合课文所表现的渔夫夫妇的高尚品德,把握课文情感,掌握作者的写作特点:(1)从题目入手,你是如何理解“穷”字的?(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了“穷”?(3)结合小说三要素,尝试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题目是“穷人”,但全文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穷”字?在上述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能够更准确地找到正确批注的方向,锻炼学生的阅读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点评式批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
点评式批注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感悟时,结合文本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文本语言、人物品质、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情感等方面展开评价式批注。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他们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批注阅读体验。所以,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批注完成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让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促使学生在相互倾听中补充自己的批注,并大胆地质疑他人的观点,解答疑惑,完善答案。
例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步阅读时尝试对张思德同志进行点评,寻找课文的中心句,并批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死得其所”这些词。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为人民服务”的主要觀点,以及课文中围绕此观点所讲的几个方面的意思,从而不断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多角度点评式批注,形成深刻的阅读感悟。
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批注阅读的良好习惯
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采用批注式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阅读理解难度,增强自主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批注阅读习惯势在必行。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会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将课文中涉及的自然资源、宇宙等内容,通过自主查阅课外资料、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拓展批注,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做多元化批注,了解更多的地球背景,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一场交流会,让学生阐述自己所做批注的用意和独到见解。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打破传统的批注模式,在备课阶段预设学生在自主预学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设计需要学生做好批注的地方,并在课堂阅读时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圈点文本,然后有针对性地听课,不断提升阅读体验,进而升华阅读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江雪.浅谈小学高段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0(5):48-49.
[2]汤海英.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3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