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0-11苏双旺
苏双旺
摘 要:基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主要通过教师“结合数学基础,合理分层”“明确教学目标,分层规划”“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分层”三种途径,为学生构建高品质的数学课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以此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整体上增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数学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更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有所获,在整体上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明显提升。
一、结合数学基础,合理分层
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不相同,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之中,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就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按照数学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并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水平与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比如,人教版中的“混合运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结果,根据图表列综合算式[1]。教学中,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律,熟练地运用运算技巧解决问题,所以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习题;而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要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与规律即可,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以此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在整体上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分层规划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高品质的数学课堂[2]。数学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学生进行目标的分层规划,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为分层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奠定基础。
比如,人教版中的“吨的认识”,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其制订分层学习目标。其中,对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目标为感知与了解吨的意义,建立1吨的观念;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目标为学会吨和千克的简单换算;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目标为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更利于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方向,并且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前进,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为其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创造条件。
三、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分层
教师想要进一步增强分层教学的效果,达到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目的,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层处理,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运用其各自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记忆[3]。如,针对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与探究,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针对数学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对学生加以细致、深入的辅导,以此让学生真正将数学知识“吃透”、掌握,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学懂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全面提升。
比如,人教版中的“条形统计图”,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对于数学基础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收集某地7月份的天气,结合教材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清晰地呈现各个数据,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促使学生探寻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规律;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指导学生进行统计图的制作,从而确保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綜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能够充分展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进而增强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实效。通过数学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的分层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学习特征等,对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的层次,以此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在整体上实现高效率的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水平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苗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27):74.
[2]郑劭育.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东西南北,2020(3):325.
[3]曾令娟.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山海经,20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