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11朱学英
朱学英
摘 要:情景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且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合理利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调动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深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上述背景,着重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高情景教学法使用效率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新课标对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感悟上。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自然应当受到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将之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主动创设情境的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语文教师存在过分关注分数的现象。为了追求成绩,这部分语文教师会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内容也以提问、背诵、解题为主。对于其中的优秀篇章,既没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也没有设法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化底蕴。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另一方面会打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
2.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力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加持不言而喻,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五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却依然执着于传统的情景教学法,这对其他学科或许有用,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抽象性,通过视频、音乐、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往往能够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效率也更高[1]。
3.情境创设与教材存在脱节情况
情境的创设要永远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使课堂变得混乱,不知所云,起到反作用。如今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运用情景教学法后课堂前后衔接的问题,这也与实际的教学需求相背离,并给实际的语文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促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1.養成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的习惯
情景教学法能够在课堂的多数环节发挥作用,无论是导入环节、讲解环节还是总结环节,都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并为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做好保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树立常用情景教学法的意识,并养成利用情景教学法的习惯。具体来说,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搭建场景,引入接下来想要讲述的内容。例如,在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当时“阿波罗号”登月实况的录像来搭建场景,讲述那个年代人类利用技术登月的故事,并以此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后续课文的理解。
2.多加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相比于借助语言、文字来创设教学情境,图片、视频和音乐更为直观,也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感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讲,视频、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以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情境创设模式向“教师播放、学生感悟并自发参与”的模式转变,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来讲,在讲授《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初安排学生观看一段陕北高原人民表演安塞腰鼓的视频,如此学生一定会对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产生深刻的印象[2]。又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根据课文画出心中的荷塘月色,并将每位学生的画以课件的形式播放并讲述出来,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教学空间,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情境创设与教材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在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的主线,即本节课所依托的教材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情景教学法。例如,在教授《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学生扮演角色表演课本的某个片段。借助这种情景教学法,学生通过扮演剧中角色,能够较为容易地领悟到戏剧冲突的展开和变化方式,这样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综上,情景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重视多媒体手段在情境创设中的作用,并形成勤用、善用情景教学法的习惯,在课堂实践中做好情景教学法与课本教材的衔接,并最终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和途径[J].学周刊,2019(28):84.
[2]宫礼军.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J].新课程(小学),2019(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