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故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研究

2021-10-11全彦明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全彦明

摘 要:红色文化是由共产党和广大群众在战斗时期所创建的特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所以说,红色文化是革命精神的伟大传承,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信息。初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如果将红色文化故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关键词:红色故事;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方法

一、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以后,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如果想要将红色文化故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一定要对课堂教学设计予以重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种形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选择具有生动案例的红色文化素材,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文化,并予以传承。例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的时候,如果想让学生知悉并理解其文化含義,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闪闪的红星》的经典片段。片段中潘冬子父亲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参加红军,留下了潘冬子和母亲在家。同时,潘冬子的母亲也是抗战的一员。在这一背景下,潘冬子立志要参加红军,片段的最后潘冬子如愿以偿成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教师可以以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为出发点,将红色故事融入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使爱国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有很多初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模式大多以“填鸭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根据这一情况,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形式进行创新和变革,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收集红歌和故事”竞技比赛。这种比赛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收集的过程当中可以了解到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而提升综合素养[1]。

三、通过实践活动融入红色文化当中

目前,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学生相关的知识都来源于课堂,主要通过书本以及教师的讲解获得,学习的范围相对比较小。第二,虽然在教师的讲解之后学生对内容有所了解,同时也明白文化知识和道理,但往往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应用不足。根据这两种情况,教师在授课时不应该将重心只放在课堂教学当中,而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感受学习的内容,并有所感悟。例如,教师在教授与意志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的遗址,可以是老革命的旧址、英雄纪念馆、烈士墓园等。在参观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例如,董存瑞从小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放弃学习,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曾经保护过八路军战士,参加八路军之后,他接到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拔除敌军的重要碉堡。作为爆破组的主要负责人,他与战友并肩作战,摧毁了敌军的几个重要碉堡和炮楼,胜利完成了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而在此时,突然遭到敌人隐蔽暗堡的猛烈的火力封锁。战友一个又一个倒在了血泊之中。他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这场战役的最后时刻,他用自己的身体托起了炸药包,为部队的最后胜利扫清了道路。而此时的他只有19岁,却牺牲了。让学生通过这种案例来感受革命先辈曾经在艰难的环境下是凭着怎样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来完成战斗的,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何为坚定的意志力和信念,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2]。

参考文献:

[1]陈志莲.赣南苏区红色故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9.

[2]黎勤.讲好家乡红色故事 厚植爱国情怀:以陈月圆老师《高扬民族精神》一课为例[J].魅力中国,2021(6):12.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引入策略分析
创新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用PPT及微视频搞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讨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