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10-11张庆军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在各个领域已经广泛运用,而在教育领域,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是众多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英语中,可以引导应用者发展新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具体阐释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与学;运用
【作者简介】张庆军(1989-),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新的记笔记的方法,名为思维导图,英语称为mind map,又称心智图。即将大脑所思所想以流线形式绘制成图。而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孙易新则将思维导图首次引入华人世界,并迅速推广。那么什么是思维导图呢?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学习者对特定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它不仅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帮助学习者获取有组织的信息;还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等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1]。思维导图以中心关键词为圆心,通过线条、下位词、色彩图像等元素向四周发散性扩展,将大脑发散性的思维具体化,将思维过程可视化。它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思维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发散思维,加强记忆,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的有效运用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容易受到汉语的迁移影响,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扰的学科。教师作为传播英语的媒介,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更加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教与学中,既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下面我将从教与学两方面具体阐释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教学层面。(1)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教学思路。以往教师备课都会写详细教案,将教学内容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写在教案本上,这样做很全面,但会费時费力,并且可能会把握不住教学重点,甚至可能会在上课时遗忘。而以思维导图作为备课工具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及时梳理教学思路。以新标准小学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Module3 “What are they doing? ”为例,教师备课时可以先把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一遍。以Module3Unit1为中心词,分别导出四个分支图向四周分散。其中教学过程中又可以以复习热身、新课呈现、文本学习和拓展练习为重点依次梳理。重点地方可以用鲜明色彩进行标注。如此这样的呈现形式比书写教案更加简练、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并能及时有效地抓住教学重难点。
(2)运用思维导图,贯穿教学课堂。白薇老师在《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篇论文中提到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三种呈现方式,分别为直接整体呈现、先结构再图文、先图文再结构[2]。这三种不同的呈现形式各有优点,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呈现方式。也可以两种方式混合使用。我在讲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四下Module4 Unit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这一课时就用到先图文再结构的方式。新课呈现环节,先教读单词robot,引出中心话题,再由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两个问题为Can it talk,Can it walk? What else can robots do?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引出思维导图的下一级分支,并向四周发散。教师将这些短语连接成线,现场生成思维导图。最后,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清晰脉络关系,可以快速记忆文本。当然也可以使用先结构再图文的方式,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在已经呈现好结构的思维导图上,一边带领学生回忆文本,一边填写内容。如此看来,思维导图可以始终贯穿教学课堂,并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3)整合教材文本,提高教学效率。新标准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相似的话题模块,因此课上学完新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类似话题,这就需要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温故知新。例如可以将五年级上册和下册的教材归类整合,将同一主题的两篇课文进行整合,用一张思维导图连接。在新标准小学英语的五年级上册(Module3 “Where did you go?”)和下册(Module6 I went there last year.)分别都有一篇描述旅行的话题课文。在学完下册第六模块之后,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顾上册同一话题的学习内容,以此来架构学生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将trip定为中心词,分为Amy和Lingling两个人物分支,在此可以分别设置了几个问题:Where did they go?When did they go? Who went there? What did they do? 学生很聪明,他们很快提取了关键词:who, when, where, what。再根据学生的关键词,分别在玲玲和大明的头顶导出四条分支曲线,然后让学生完成剩下的部分。最后由学生总结旅行作文的几要素。通过整合,并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复习记忆了课文,达到纵向学习的学习效果,还能将此类思维导图作为写作的素材,掌握旅行作文的书写要素,为学生作文的书写奠定基础。
2.学生学习层面。(1)积累单词,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记忆单词经常是死记硬背,如果采用联想法记忆单词可能会事半功倍。三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的话题是颜色,在学生学到各种颜色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出示中心词colour,并让学生联想自己学会的有关颜色的单词,学生会说出很多。紧接着再让学生联想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是绿色的,联想到的单词既可以是已学的单词, 亦可以是未学的新单词。如此学生既可以回忆旧知,还能积累更多的词汇。根据学生联想到的单词,将导图配以正确的颜色,就可以加深学生记忆,当学生想到红色red时,他便能同时回忆起apple,tomato等。那么在学生的记忆中,这些单词就变成了有联系的词汇群,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单词。 将此方法运用到自然拼读中亦可行,中心词换成某个元音,由中心向四周放射,在支干上加上不同的辅音,由此构成很多新单词。课后,学生自己尝试用这种方法积累单词,将单词表的单词归类画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并愿意主动记忆单词,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2)整体记忆,发展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是正常现象,那么怎样有效地减缓这种现象呢?上面提到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复述和背诵课文。正是导图上简约的关键词、形象的图形,能够让学生迅速提取信息。正是这种提取关键词的方式让我们的大脑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回忆起暂时被我们搁浅的知识。经过课堂实验发现:程度好的学生基本可以不看思维导图就可以复述课文,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凭借思维导图也可以把课文复述大概,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他们心里有内容,但是表达不够好,复述课文不全面。第三类学生虽不能完整叙述课文,但是也已经整体感知并理解了课文,能用简单的词概括课文。可见,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课文的背诵,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架构。虽然,教师在授课时根据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了文本脉络,但是,如果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亲身体验思维导图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将复杂的阅读文本变得清晰有条理;还能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容易加强对文本的记忆。所以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时,关键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才能逐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图文并茂,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英语作文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因为无话可说,无词可写,但是借助思维导图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比如话题作文说说你暑假打算做什么。这和我们刚才提到的Trip旅行的话题很相近,那学生可以确定中心词为summer holiday,然后按照when, where, what, why, the mood 这五个分支进行简单的绘制导图,学生绘制好导图,心中也就有了整体思路,再注意用好一般将来时的时态,这篇作文就可以顺利完成了。如果再深入总结一下,以后这一类的作文都可以按照这几个要素来归纳整理成提纲。简单绘制好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做简单插图,使思维导图更形象直观、更图文并茂。学生做完这项任务会发现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变成了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
总而言之,以上是我对思维导图的实践认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已经逐渐进入英语教学中,为小学英语学科注入新鲜元素,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師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整理教学思路,转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从多元角度出发,结合教材,延伸教学,运用多种方法融合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广泛使用导图,让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相信学生会通过导图的形式让思维更发散、更活跃,更喜欢英语课堂,慢慢体会英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T Buzan B. The Mind Map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 New York: Plume, 1993.
[2]白薇.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