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问题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21-10-11赵娅芳付尧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教育合力德育教学

赵娅芳 付尧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就读,与此同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也日益显现。通过研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现状,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道德差异,以及影响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的因素,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建立减小差异的措施和制度;家庭应发挥基础作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社会应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利用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随迁子女与城市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城镇化;随迁子女;德育教学;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7-0029-07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进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快,人口也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加快新型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并实施激励机制,使大量农民不断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与此同时,子女随之就近入学。因此,城市的教育资源承载着巨大压力,一些教育问题如随迁子女入学难、教育不公平、资源分配不均等出现,一些德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本研究将针对这些问题,编制问卷,以石家庄市S小学为例,采用文献法、调查问卷法、教师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运用SPSS2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界定

本研究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德育问题是指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日工作时间较长,从落后的农村跨入较发达的城市,使得随迁子女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一般表现为打架斗殴、不遵守纪律,缺少对长者的尊重,缺乏法律意识,爱国情感、集体意识淡薄。

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随迁子女自我认知模糊,由于他们承受着家庭壓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理解、对未来的迷茫,导致欺骗说谎、不讲卫生、逃课贪玩儿、偷窃搞破坏等行为屡屡出现。因此,从融入城市群体的角度来看,随迁子女家庭较差的经济条件和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产生隔阂。同时,风俗人情、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使随迁子女难以融入到城市群体中。

二、学生德育基本情况分析

(一)认知、情感、技能维度德育情况

笔者根据学生德育素养评价量表,运用SPSS24对学生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技能从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测试制定五级李克特量表。

1.学生德育认知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四个题项的均值分别为4.50、4.41、4.47、4.58,说明学生德育认知水平中等靠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德育认知水平较差,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通过一些方式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

2.学生德育情感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很符合选项的分别为51.41%、61.13%、57.07%、62.37%,符合选项的分别为39.75%、35.16%、37.1%、34.28%,表明学生心地善良,喜欢从德育故事中获得情感,对祖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尊重他人;德育情感一般的占少数;不符合“我不喜欢伤害别人,不喜欢跟别人吵架打架”选项的为0.18%;很不符合“我不喜欢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选项的为0.53%,不符合的为0.53%。这一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拥有同情心、责任心, 极少数学生有时情绪不稳定,有打架倾向,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习惯。

3.学生德育技能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四个题项的均值分别为4.40、4.51、4.43、4.58,说明学生平时有一些不利于周围同学、不利于周围环境的实际道德行为发生。家长和教师平时应以这些实际现象为例,在德育创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提升德育情感。

(二)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的特殊性

从教师访谈看,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卫生习惯较差、法制纪律意识淡薄、情绪自卑焦虑、思想道德观念落后。从调查数据看,务工人员多以个体经营或打工为主,其中父亲务工占比为97.78%,母亲务工占比为82.08%,可见,只有少部分家长在家待业,而能够照管随迁子女的以母亲居多,占比达77.86%;务工人员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占比为97.5%;两到三个孩子的务工人员家庭占比为78.93%;没有自己住房的家庭占比为67.14%;日工作时间8小时以上的家长占比为65.36%;家庭月经济收入4000元以下的占比为54.64%;经常与教师联系的家长占比为22.4%;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的家长占比为28.47%。由此可见,务工人员较低的文化水平,较长的日工作时间,较差的家庭居住环境,较淡薄的教育意识,拉大了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差距,成为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特殊性的主要根源。

三、随迁子女德育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根据文献整理资料和访谈结果提出假设:随迁子女德育问题影响因素有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本研究选取各影响因素作自变量,分别与因变量德育最终得分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检验各自变量对德育最终得分影响的显著性。为了避免产生多重共线性,本研究选择部分影响因素作自变量。

(一)个体差异因素

本研究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在SPSS中,将女生数据用虚拟变量gender1表示,二、三、四、五年级数据依次用虚拟变量dg2、dg3、dg4、dg5表示,非独生子女数据用虚拟变量child1表示。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虚拟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男生、一年级、独生子女分别为对照组。

从表4可以看出,调整后R方的值为0.006。四年级回归系数为正,相对于一年级来说,学生道德水平较高;四年级(dg4)P值为0.011,在5%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二、三、五年级回归系数为正,相对于一年级来说,学生道德水平较高;二、三、五年级P值分别为0.413、0.141、0.173,在5%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女生(gender1)的回归系数为负,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道德水平较低;女生(gender1)P值为0.173,在5%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非独生子女的回归系数为负,相对于独生子女道德水平较低;非独生子女P值为0.344,在5%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

具体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男生比女生活泼好动,家长、教师对男生投入的关注较多;四年级是学生青春期逆反期前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应加强对随迁子女的道德教育。非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忙于生计,闲暇时间较少,因而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间较少。

(二)家庭德育因素

家庭德育因素主要包括家长态度、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购买一些益智故事书每天阅读(Puzzle)、经常讲道理(Reason)、家长批评(Criticize)、带我参加活动(Activity)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5可知,调整后R方的值为0.470。“每天阅读”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益智故事中的角色能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方向;“经常讲道理”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家长的德育素养高,给孩子渗透的德育知识通俗,易于接受;“家长批评”的P值为0.094,在5%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原因在于随迁子女有较强的自尊心,批评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带我参加活动”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孩子在活动中能体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友爱互助等情感。

在SPSS24中,将父亲大专、父亲本科及以上数据依次用虚拟变量 eduf1、 eduf2表示,将母亲高中及以下、母亲本科及以上数据依次用虚拟变量edum1、edum2表示。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虚拟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父亲高中及以下和母亲大专分别为对照组。

从表6可以看出,调整后R方的值为0.030。父亲大专(eduf1)、父亲本科及以上(eduf2)的回归系数为正,相对于高中学历的父亲来说,孩子的道德水平较高。大专水平的父亲(eduf1)的P值为0.001,在1%的统計水平下是显著的。母亲本科学历及以上(edum1)、母亲高中学历及以下(edum2)的回归系数为负,相对于大专学历的母亲,孩子的道德水平略低。母亲高中学历及高中以下(edum1)、母亲本科学历及以上(edum2)的P值都大于0.05,在5%的统计水平下均不显著。

在SPSS24中,将父亲在家待业、父亲个体经营、父亲是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数据依次用虚拟变量vocf1、vocf2、vocf3表示,将母亲在家待业、母亲个体经营、母亲是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数据依次用虚拟变量vocm1、vocm2、vocm3表示。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职业虚拟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父亲打工和母亲打工分别为对照组。利用SPSS24软件获得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调整后R方的值为0.003。父亲在家待业(vocf1)、父亲个体经营(vocf2)、父亲是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人员(vocf3)、母亲在家待业(vocm1)、母亲个体经营(vocm2)和母亲是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人员(vocm3)的P值都大于0.05,在5%的统计水平下均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随迁子女父母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是为家庭生活奔波,无暇顾及孩子。

(三)学校德育因素

学校德育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教师德育方法、实际在校教师情况。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升旗、唱国歌(Frc),爱护环境、绿化环境(Pege),校外有威望的人士作讲座(Lecture),学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Subm)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8可知,调整后R方的值为0.514 。“升旗、唱国歌”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爱护环境、绿化环境”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每班假期组成小分队进行爱护环境活动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校外有威望的人士作讲座”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权威人士在学生心中具有较强影响力,能使学生辨别美丑善恶,不断反思;“学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利用教学中的知识能提升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四)社会德育因素

本研究中,社会环境因素用于检验家长、教师及同学对随迁子女德育素养的培养与养成是否表现出支持、激励、期望等态度。以德育最终得分为因变量,以进行未成年人德育宣传(Mpro),组织植树、种花草行动(PTFG),开展环境保护活动(Protect),开辟专门场所(Special)为自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

从表9以看出,调整后R方的值为0.331。“进行未成年人德育宣传”的P值为0.001,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进行未成年人德育宣传,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组织植树、种花草行动”的P值为0.011,在5%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组织植树、种花草行动能体现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实践意识;“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P值为0,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能体现学生的环保意识;“开辟专门场所”的P值为0.001,在1%的统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开辟专门场所,使学生远离复杂的社区环境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认识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建立减小差异的措施和制度

本研究发现,第一,随迁子女之间的德育情感存在着差距,四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更为明显。因此,随迁子女德育情感的培养需要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进行。第二,一年级学生从学龄前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情感伸缩性较大,较容易受外界影响;四年级学生虽经过了三年多的德育学习和实践,但处于逆反期之前的阶段,因而容易偏离正确轨道。第三,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在随迁子女当中开展德育知识普及活动,实现德育教学的超越性,能有效地增加和提高随迁子女的德育认知。为此,政府需设立德育环境建设专项资金,保证学校心理咨询室、大队辅导站、健康卫生室、德育活动室等基础德育设施的正常运行。此外,学校还需组织一些活动,并根据学生差异规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二)家庭德育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环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家长态度和受教育程度对随迁子女的道德教育影响较大。第一,政府应倡导务工人员进行再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级大学主办的学历教育,尤其把提高父亲的知识水平放在首位;学校应通过家委会提高务工人员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第二,良好的家庭內外居住环境和家庭关系的融洽能给随迁子女创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家长应随时关注随迁子女的玩伴,帮助子女选择一些思想健康、乐于助人的同学为伴。

(三)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学校德育对随迁子女的德育问题影响显著。第一,学校应从整体角度规划随迁子女德育教学方案,建立学校针对随迁子女德育教学的规章制度、评价方式,明确正确的德育方向,切实指向随迁子女的德育问题,促进随迁子女道德、价值观的正面成长。第二,学校应保证实际在校教师的数量、建立教师德育培训机制、均衡师资力量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四)发挥社会教育的促进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基础,社区德育以社会活动为载体,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随迁子女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更快与城市群体融合在一起。第一,社区应对务工人员居住环境进行整顿、管理,改进市政设施,严格把关各种职业,取缔不合格的营业,并对租住区服务性、娱乐性的行业归类指定场所。第二,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法律政策的导向作用。第三,政府掌握着公共教育资源,应通过法律、政策导向,尽力改变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位置,减小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差距,保障他们既能平等地接受教育,也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培安.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6.

[2]秦惠民.现代社会的基本教育权型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

[3]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J].教育研究,2017,(6).

[4]卢   波.社区德育的功能及其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5]罗   云,钟景迅,曾荣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

[6]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7]王汉松.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8]迟   巍,钱晓烨,吴斌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教育合力德育教学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