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小学语文“全语境”识字教学实践探究
2021-10-11李亚琴
李亚琴
[摘 要]汉字背后有文化的深层“语码”,它既是文化的反映,也是思维方式的呈现。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象、造境等手段凝聚文化;通过渗透生活元素、文化元素、想象元素等策略,传递汉字中蕴藏的文化。由此,在培养孩子对文化的亲近感的同时,对文化意义下的识字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汉字文化;全语境;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95-02
符号学家劳特曼说:“所有的有符码作用的,引起联想轴上丰富的联想的语码,都会与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语境是指言语交际活动中某个语言表达式表达特定含义所依赖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是为意义确定的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识字教学不应是单纯地就字识字,还应追溯、还原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一、汉字构型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的凝聚
(一)汉字构型的主要特征
1.形象表意,先具体后抽象
先民们在探索世界与文明进程中,最初是以事物原貌进行记忆的,因此汉字起源于图画。 在统编低年级教材中,象形字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比如说“天”,它在甲骨文、金文中的整体形象都以还原实际为特征:一个站立的人,有着一个大脑袋。“天”字原本是表示头的,头是人身体中最高的部位,后来人们就用“天”来表示高高的天空了;“日”,
2.单字表意,先局部后总体
现代汉语历经岁月的沉淀与发展,大多为单字表意。而词是由字构成,要弄懂词语的含义,须明白字的意思。比如“稠密”,有的学生无法将生活中有关稠密的经验与字形结合起来,或者学过之后想不起来该怎么写。如果能让学生建立起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就会降低认识汉字的难度,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3.繁简表意,先整体后拆分
在我们运用的常用汉字里,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大部分汉字的构形依据都还在。但是因为汉字的不斷变化,到今天有一部分字已经简单符号化。比如“布”,甲骨文的“布”字,左边是巾,从“巾”表示“布”的形状像巾,在字中表义,用作形符;右边是“父”,像一只手拿着一把斧形。孩子最初认识汉字是把它当作图片来整体认识的,因为低年级阶段认识的汉字不多,这个时候并未养成对汉字拆分的习惯。
(二)汉字背后文化的凝聚
1.举象:还原汉字的文化图景
举象即将汉字中的文化凝聚成形象和意象,成为一种意境,成为一个场景,让学生在意境、场景中真实感受到文化的“形”,从而使“形”的美好、温度、厚度慢慢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去。 孩子认知事物的特点,常常是先总体后局部,先具体后抽象的,他们对于汉字的认知,也符合这个特点。例如教学《场景歌》中的汉字“红领巾”中的“领”字,首先我让学生们观察“页”部的字源形态,学生一眼就能看到和脖子有关,再出示同偏旁的汉字“颈、顶、须”,引导学生找寻其中的规律,以扩词的方式不难发现,“页”旁的汉字都和头部有关。
2.造境:体验汉字的文化温度
造境指创设情境、进入意境。将识字教学置于文化语境,旨在引导学生在可选择的空间内,感受文化与文明的温度。汉字的温度传递出文化,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体的境域。例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综合性实践单元,关于汉字的学习,由“夜”字联想到星星, “星”部首中的“生”表示读音。两颗隔河相望的星星,人们叫它们牵牛、织女星,由此就牵引出了流传千古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种由字到词、由词到词串建构出意境,让识字过程有着文化的相依相伴,文化因想象而凝聚,在识字中抵达。
二、“全语境”识字教学中的文化传递
语境是传媒学的概念,全语境可以理解为语言环境,是言语交流中某个言语表达式特定含义所依赖的上下文。全语境是一种用新理念提升儿童汉字素养的识字教学新路径,用以突破儿童汉字学习的孤立状态,将汉字学习置于汉语言文化中,实现儿童汉字学习的“全语言”环境化,同时,又观照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及体验活动,利用儿童汉字学习的社会、家庭、学校等生活环境,对话、游戏等活动环境,语言、文字、影视频等媒介环境,放大儿童汉字学习半径,促进儿童汉字学习的全域性。
(一)渗透生活语境,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亲和感
低年级的课文中有不少独体字,而这些独体字有很多是象形字,表意我们的身体。突出独体字教学与人身体的关联,也就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很多独体字或者部首在古时候就是有读音、有意义的字,这些字的产生,最初就是表意我们的身体某一部位,后来慢慢成为其他汉字,但仍与原来身体部位相关联,甚至是重要的一个部分。比如说在教学中出示告诉学生这是金文的“目”字,是一只眼睛的形状,后来经过演变,小篆书写时把眼睛树立起来了,眼眶被拉成四方角。眼睛的主要功能是看东西,观察世界。由“目”组成的“見”字,则是表示一个人特别注意睁大眼睛,就是见到了什么,这就形成了一个会意字:見。
(二)渗透文化语境,培养学生对母语的亲密感
文化渗透在人血脉之中代代相传,连贯古今。因而,传奇与神秘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兴趣倍增。《千字文》是启蒙教材中专门以识字为主的书籍,开篇包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天”“旦”穿越时空,其中一“横”连天接地,“天”上一横表示人大大的脑袋,“旦”下一横代表地平线。远古神话藏在了汉字的背后,留下了真实的传奇。这样的汉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母语的亲近感,比如了解“豆、鼎、壶”等字的构型特点之后,这些器具、事物就不仅仅是一种东西,而是有着温度的,它记录着历史的演变,刻画着岁月的痕迹,比对着今天的汉字总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将识字与传统经典文化相结合,用文化去挖掘汉字背后的元素,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很好地挖掘了孩子们的探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对母语以及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亲近感。
为了探寻汉字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将简体字和繁体字进行结合,但是要以不影响识认简化字为原则。有利于理解汉字意义的可以告诉学生,例如之前提到的“見”字,简化字“见”要还原成繁体字“見”才能理解与“目”的关系,这样的汉字还原成繁体字它们的本义才更容易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适合,有些字的分析过程对识字认字并没有什么好的帮助,或者字形原本就很复杂,这样的字就不必如此分析讲解。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能简单的就不要复杂化。
(三)渗透想象语境,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亲睦感
1.以形启想,拓宽认知空间
在教学中,依据同一偏旁部首从而让学生进行迁移学习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解词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学“足”这个字,可以从“手足”“足球”入手,理解“足”就是人的脚。甲骨文的“足”字描绘了人脚的形状。金文的字形有所变化,保留了脚的形状,用了一个圆圈来表示膝盖。脚是用来行走的,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走多远的路,总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那么用“足”构成的词语,其词义就与“脚”和“脚的动作”有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理解“足”的含义自主学习相关词语,比如“奔跑”,是用腳快速的奔走,“跌倒”是失足摔倒等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和“足”相关的词语在不同的词语里面究竟是什么意思。
2.以识引想,重视启发发现
如果学生能够仅凭汉字本身的构字特点就能猜出大致的意思,就是掌握了自主识字最重要的能力了。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汉字规律的启发与发现。“识字课的编排注重字理识字,比如一年级的《日月水火》,展示最原始的汉字及其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象形字的创造”;二年级的《树之歌》《中国美食》利用形声字学习与“木”“火”相关联的字词,识字的同时还引导了学生自己去发现象形、形声等字的构字规律,体会“音、形、义”之间的规律,感受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教学中,要侧重于汉字字形和字音的掌握。在统编教材中,除了通过阅读文章进行识字之外,语文园地许多板块都跟识字有关,比如创设了多种情境识字、比较识字、关注易错易混淆的字词等等。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从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偏旁表达不同含义入手进行识字,尽管是学生不认识的字,但是可以通过猜测去加以判断,由此,学生就系统性地认识了汉字。
3.以文领想,传承文化经典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有趣的记忆方法,这对于帮助学生记忆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识字的方法不仅要有趣,更要保留汉字的系统性。例如“喜”字,有的教师会将这个字拆成“十”“豆”“口”:十个豆子掉进口里。而“喜”字在甲骨文中,上面部分像一个安放在支架上的大鼓,鼓两侧的点表示击鼓传出的声音,下面是一张笑得合不拢的大嘴,表现了人们有喜庆的事情击鼓庆贺,表达喜悦。所以一味地拆分反而破坏了汉字的系统性,破坏了汉字构型。有的汉字适合用字谜记忆,例如“告”:一口咬掉牛尾。这样的方法是可以辅助记忆的。
综上所述,依托文化视角的识字教学,在识字过程中溯文化之源,勾连造字背后的文化元素,在孩子学习汉字中渗透文化的种子,建立字与文、字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对文化传统的敏感力,亲切感,并从源头追溯母语文化。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