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2021-10-11陈品奇杨杰陈朝奎贺家州何先游

中外医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腰段前路脊髓

陈品奇,杨杰,陈朝奎,贺家州,何先游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贵州都匀558000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脊柱骨折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T11-L1区间,骨折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压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若患者未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会造成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情况,严重者导致患者肢体瘫痪,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针对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常以纠正患者畸形,缓解患者脊柱压力,改善脊柱稳定性,以降低患者脊髓损伤,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1-2]。临床常采用入路减压治疗方式,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单一入路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不理想,脊髓功能改善效果较差,导致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疼痛情况明显,预后质量较低。该次研究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择该院于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2.71±4.27)岁;观察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42.34±4.49)岁。骨折原因分析:重物砸伤21例、交通事故26例、高处坠伤12例、其他3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②患者均符合手术临床指征,了解该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心脏疾病或肝肾功能疾病;②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③患者合并有治疗禁忌或凝血功能障碍。该次研究纳入病例、研究方法均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1.2.1 前路减压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治疗,患者取右侧斜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析患者骨折节段情况,经胸膜腔入路,采用12肋手术入路方式,入路走向为手沿着患者12肋走形弧形于前下方切开,将胸膜推开、腹部切口肌肉切开,暴露出腹膜,牵胸膜、腹膜与膈肌向中线进行保护,并对周围血管进行结扎。随后进行组织分离,暴露出骨折椎体与临近两个椎体,采取咬骨钳及骨凿将骨折椎体切除,并实施次全切除术,将骨折碎块与椎间盘组织清除掉,进行前方减压。观察患者伤椎情况并置入椎体螺钉,固定于相邻椎体中,在前路固定矫形器,便于改善脊柱侧凸情况,取适合髂骨咬除碎骨片填充椎体缺损,并在C臂机引导下观察患者骨填充及复位情况,并进行局部冲洗和引流管置入,进行常规缝合关闭。

1.2.2 前后联合减压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患者先进行后路手术治疗,进行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根据患者骨折断端为中心,取胸、腰背部后正中进行纵行切口,并逐层切开皮肤,剥离相关软组织显露椎板-关节突关节,在C臂机影像下观察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在预置入伤椎上下邻近1-2节段椎弓根螺钉,进行后路减压,去除损伤脊柱组织和硬脊膜囊,纵向放置撑开器,便于脊柱复位矫正,将相邻的横突处打磨毛糙之后将横突间植骨与其融合。观察复位固定情况良好后,进行局部冲洗止血,放置引流管并关闭缝合伤口。再改变患者体位至右侧卧位,行前路减压治疗,具体方法如上。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3.1 脊髓功能评分 主要从JOA腰椎功能评分、ASIA神经损伤等级两个方面评价,①JOA腰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JOA腰椎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两个方面评价,总分为-6~29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越好;②ASIA神经损伤等级是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分为A~E级,分别计1~5级,A级表明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性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损害情况严重;E级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且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正常。

1.3.2 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分析,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分为0~10分,0分表示患者无疼痛症状,能正常活动;10分表示患者疼痛情况明显,活动受限情况严重情况。

1.3.3 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骨折、感染、静脉血栓、高烧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情况比较[(±s),分]

表1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情况比较[(±s),分]

指标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t值 P值JOA评分ASIA评分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5个月12.56±1.36 19.14±1.52 22.25±2.06 1.63±0.41 3.21±0.63 4.14±0.72 12.24±1.27 15.27±1.43 19.45±2.29 1.55±0.47 2.45±0.55 3.48±0.66 0.958 10.325 5.061 0.714 5.060 3.762 0.342 0.001 0.001 0.478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4.48±0.86)分、治疗3个月(2.92±0.61)分、治疗6个月(1.43±0.26)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4.35±0.84)分、治疗3个月(1.75±0.65)分、治疗6个月(0.84±0.15)分;经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2,P=0.549),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08、10.944,P=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骨折2例、感染3例、静脉血栓1例、高烧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患者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1)。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骨折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生率约占脊柱骨折患者50%~70%。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间接外力,如高空坠落,冲击力引起胸腰段脊柱骨折;②直接外力,如重物打击或车祸撞击,引起胸腰段脊柱骨折;③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类风湿疾病等慢性疾病导致患者骨质脆弱,引起胸腰段脊柱骨折[3]。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容易引起脊髓损伤并发症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患者骨折情况,置入椎弓根置钉,能维持患者脊柱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脊椎组织压力,改善患者脊柱损伤,起到脊柱复位和病灶处理的效果[4]。临床常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治疗期间无法经后路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导致术后脊柱损伤情况严重。同时,手术治疗视野较小,难以做到精确复位,也无法进行彻底减压重建,导致患者术后脊椎恢复情况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再次骨折,引起瘫痪情况,影响患者治疗效果[5-7]。

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是先采用后路治疗再进行前路治疗的科学方式,在后路治疗中,能置入椎弓根螺钉,起到预撑开的效果,有利于前路治疗,能有效开阔患者手术治疗视野,提高减压效果,从而改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8-9]。但同时,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相较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更长,且对手术操刀医师的临床专业需求较高,须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级、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19.14±1.52)分、ASIA评分(3.21±0.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5.27±1.43)分、ASIA评分(2.45±0.55)分,VAS评分(1.75±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2±0.61)分(P<0.05),说明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相较于常规前路减压治疗,能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降低神经损伤和患者术后疼痛,早期治疗效果显著;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22.25±2.06)分、ASIA评分(4.14±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9.45±2.29)分、ASIA评分(3.48±0.66)分,VAS评分(0.84±0.15)明显低于对照组(1.43±0.26)分(P<0.05),说明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远期疗效确切。此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研究结果与巩腾等[10]研究结果一致,患者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2.4±0.9)分明显低于前路治疗组患者(4.0±1.0)分,JOA评分(21.6±1.3)分、SF-36评分(88.2±4.2)分明显高于前路治疗组患者JOA评分(20.4±1.0)分、SF-36评分(86.6±4.8)分。说明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脊髓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腰椎疼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减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折、感染、静脉血栓、高烧等。①骨折主要与术后断钉、脱杆等情况有关,主要发生于前路减压治疗患者中,而前后路联合治疗,先采用后路治疗对相邻的横突处打磨毛糙,能增加植骨和椎体的摩擦力,从而将脱杆情况发生,也有利于前路手术治疗开展,有利于植骨融入,从而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脊柱功能。②感染、高烧,感染是手术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原因多与手术创口较大,导致细菌感染,同时,脊柱感染会压迫脏器,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大,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需根据手术情况和伤口恢复情况,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1]。③静脉血栓发生主要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液高凝,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而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能够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提高机体功能,从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次研究结果与郑哲等[12]研究一致,说明前后路减压治疗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段前路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莫愁前路无知己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