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平台的《消费者行为学》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研究
2021-10-11张思文关雪峰姜庆丹
张思文 关雪峰 姜庆丹 赵 迪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
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保障抗疫期间与后疫情时代全国各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展开、教学计划顺利推进,教育部紧急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求政府、高校、社会协同合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在线教学,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实施,并与传统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更新探索,也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的探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
(一)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E-learning 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之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策略。而混合教学模式则是在新型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指导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整合不同渠道资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兼具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时间自由的优势,与线下课堂授课交流同步、互动及时、现场指导的优势,有效提高授课效果。这种混合不是简单的不同教学模块的叠加。而是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众多模块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实现不同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
(二)超星平台
超星平台是超星公司开发搭建的高效的移动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于2011年,运行至今已经有近2000所高校参与使用。平台主要面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投放使用。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实现电子资源搜索下载、课程资源参与学习、图书资源浏览借阅等众多功能。因此疫情期间,被高校教师广为使用,成为线上课程讲授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建课、录课、作业发放、考试、题库、成绩统计、学习跟踪等多种功能把握学生学习状态。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超星平台的“消费者行为学”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消费者行为学”教学目标既需要反映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置的教育目的,也需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反映在教学目标体系中。为此应设立涵盖知识、能力、情感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掌握消费者行为学中包括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消费者学习、消费者态度等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明确认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
能力目标:是能够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适应混合教学所采用的丰富的教学互动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自学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与活动,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实施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阶段、课中面授阶段和课后总结阶段三个主要步骤。
1.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是混合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关系到整个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合理性。这个阶段教师首先要就章节目标进行设置,给出学生明确的目标设定,让学生课前预习期间带着问题学习思索;其次需要为学生提供切实丰富的学习资料与网络资源,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形式,以更便捷接收、更方便阅读观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模式,可以随着不同的时间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以“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第1章为例,除了基本的课件之外,教师综合考虑经典案例与时兴概念。在市场定位、消费者行为发展趋势、新兴营销方式等知识点处分别选取了可口可乐、脑白金、等不同品牌。以文章、案例、广告、采访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如图1所示。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让课程内容体系丰富完整。课程资料准备完善之后,教师还需要准时发布任务点,通过任务点的形式把控学生学习脉络与方向,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用以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图1 课前准备阶段课程资料示意图
教师发布任务点后,学生在手机超星学习通客户端会收到任务提醒。进而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一一完成教师所设定的任务点,并将存疑的知识点通过留言或评论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根据任务点,学生会逐渐构建整节课的知识架构,超星系统后台会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跟踪统计。如图2所示,描绘出学生的学习状态,方便教师后期评价。
图2 学生学习状态统计示意图
2.课中面授阶段
课中面授阶段即为传统的线下课堂授课。在这一阶段,教师着重解决学生在上一阶段的遗留问题,并针对章节重难点知识进行进一步讲解。充分发挥线下课堂沟通及时,面对面指导的优势,根据线上的学习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与指导,总结关键问题与普遍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已有了自主预习的过程,线下课堂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则更为多样。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形式,转变教师传统的单一授业者形象,让教师更多地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3.课后总结阶段
课后总结阶段是教学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温故知新,重新梳理知识体系,加深知识印象,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转换。对于教师而言,有利于对课堂设计、教学实施做经验总结,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体系。在下一章节的实践中形成更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三)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形成性、动态性、有效性原则,根据在线教学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根据课程内容,参考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结合线上教学方案,教师为“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设置的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主要采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方式。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配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相融合。对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更加关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考核采取8∶2比例,即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其中平时成绩以超星平台抓取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过在超星平台发布任务点及作业,开展互动等活动。分别设置权重分值,以此统计学生平时成绩,对学生作形成性评价。具体权重及标准如表1所示。期末考核则侧重对于课程重难点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考核测试。题型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保证知识覆盖合理、题量适中,难度事宜,重点、难点划分清晰,能够准确恒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能注重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与塑造。
表1 《消费者行为学》形成性评价标准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与后疫情双重时代背景下,推广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迎合国家教育方针、推动传统教学体系改革升级、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培育综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选择,笔者将继续探索同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方法与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