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食管癌化疗护理
2021-10-11徐薇起学秋
徐薇 起学秋
(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导致该种疾病形成的原因呈现多样化,主要与遗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此外,若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长期食用过烫食物的现象,将导致该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若不幸患有该种疾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进食哽噎以及胸骨具有异物感等现象。在患者未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将持续恶化,并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以及消瘦等现象,致使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食管癌甚至将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由此可见,此类恶性肿瘤具有极强的严重性。因此患者必须对其形成正确认知,并在患病后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医院多会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化疗,以此对病情进行控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化疗使用的药物能够对患者外周血管产生刺激,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并致使患者发生血管外渗不良事件,故而医疗人员多会为患者留置PICC 管,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但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该项技术手段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致使病情控制难度增加。因此正式进行治疗时,有必要结合导致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开展对患者的护理工作[2]。为探究具备有效性的护理方法,本文特此展开探讨,并随机在本院中选取50 例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可以通过分析其接受护理方法后的各项数据,进而明确该项护理措施实际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分析
(一)一般资料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在本院中选取50 例食管癌留置PICC 化疗患者,其转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处于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1 月的时间段内。全部病人的年龄均处于31岁至76岁的范围内,年龄的中间数值是(55.11±3.82)岁。其中,男性患者的实际人数是42 例,年龄的中间数值是(55.14±3.85)岁,体重均处于53kg 至62kg 的范围内;女性患者的实际人数是8 例,年龄的中间数值是(55.23±3.94)岁,体重均处于39kg 至48kg 的范围内。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各项基础性资料不存在差别,均已进行病理学检查,且确诊为食管癌。在全部患者中,有39 例患有鳞状细胞癌,11 例患有腺癌,均未患有其他疾病,故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正式开展本次研究前,已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各方面研究细节,并告知研究目的,且成功取得院内领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认同。
(二)研究方法
对并发症形成原因及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明确,并结合上述两项要素,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在患者确诊且接受留置PICC化疗后,对其开展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穿刺区域渗血
此类并发症在留置PICC 化疗中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在通常情况下,该并发症多是出现在患者穿刺后的24 小时内,主要出现在过度活动穿刺区域或凝血时间较长的患者。在皮肤发生刺破现象及血管愈合速度较低时,若患者擅自活动肘部,将导致穿刺区域渗血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3]。对该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时,必须结合相关标准对穿刺点进行科学选择,并在导管成功留置后利用无菌纱块压迫穿刺口至少5 分钟,若患者凝血时间较长,应适当延长压迫时间,确保其不少于10 分钟。若发现患者已出现血肿或渗血现象,可选择在不拔管的情况下,对患者局部区域敷料进行更换,以此进行压迫止血。此外,并要求患者避免过度活动肢体,防止渗血现象发生。
2.静脉炎
在通常情况下,静脉炎多是以机械性静脉炎为主。此类并发症多是发生在置管PICC 后的2 天左右。导致该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呈现多样化,例如患者血管内径与导管型号不匹配、导管材质硬度较高、多项因素对患者静脉管壁产生刺激以及患者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等。对该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时,必须对患者血管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严格做好PICC 管选择工作,确保其口径符合要求。在置管结束后,必须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合无菌原则与穿刺口状况对药物进行更换,每周应至少更换2 次。若发现导管存在脱出现象,应严禁将其再次送入患者血管内。要求患者暂时避免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若患者表示自身存在疼痛感或发现局部区域具有发红现象,应立即对患者采取热敷措施,促使静脉腔处于扩张状态,以此减少静脉与导管之间的摩擦。此外,由于食管癌患者必须长期接受静脉输液营养治疗,并定期进行化疗,故而在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的影响下,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可能性将显著提高。对该原因引发的静脉炎进行预防护理时,应对患者静脉状况进行密切关注,观察其是否存在红肿疼痛现象。若存在该现象,应立即对局部区域采取热敷措施。在为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后,应立即为其输注适量液体,以此降低化疗药物在患者血管内部的浓度,并促使肾脏尽快将毒素排出体外。
3.导管堵塞
该种并发症可根据导管堵塞程度划分为两种类型,其分别是完全性堵塞与部分堵塞。对该并发症进行护理时,应参考以下措施:①部分堵塞。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在导管内注射0.16%肝素稀释液,确保其能够在导管内部停留至少20 分钟。此后,应立即进行抽吸,在回血现象发生后,应通过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法对导管进行冲洗;②完全性堵塞。将三通接头与20mL注射器进行连接,以此对导管内部存在的液体进行抽吸,促使导管内部产生负压。在负压形成后,应对0.16%肝素稀释液进行利用,进而打通发生阻塞的通道[4]。持续至少20 分钟后,开展抽吸工作。在回血现象发生后,应通过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若发现该项措施效果欠佳,可选择将导管关闭至少30 分钟,促使血栓完全浸泡在肝素稀释液中。此后,开展抽吸工作。此外,在护理过程中,应禁止对凝血块进行暴力抽吸,并在堵塞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及时拔除导管。
4.导管脱出
导致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呈现多样化,其主要包括患者情绪、外力、牢固性以及患者体位等。在开展预防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参考以下措施:必须严格做好对导管的固定工作,并以由下而上揭开的方式对敷料进行更换。在更换过程中,必须对导管置入刻度进行分析,明确其是否存在滑出现象。应要求患者暂时避免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要求其穿宽松型衣服,避免对导管产生压迫,进而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5.感染
该种并发症形成原因与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及未及时换药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在预防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置管及更换敷料等措施,降低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5]。应定期对药物进行更换,并通过爱尔碘消毒。每周更换1 次肝素帽以及思乐扣,若发现其存在血迹污染现象,应立即对患者采取碘伏消毒措施。对患者导管留置口实际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明确其是否存在红肿或渗液现象。紧密观察患者体温状况,若发现其体温较低或较高,必须立即通知医师。在拔除导管后,应抽取适量外周静脉血,并对其与导管共同采取细菌培养措施。此后,应结合培养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抗菌药物。
(三)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穿刺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出现并发症患者的PICC管留置时间进行调查,进而明确该项护理措施实际效果。为确保研究结果具备可靠性,上述数据均由未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负责调查。
(四)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分析患者穿刺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全部患者均已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此外,在50 例患者中,仅有3 例发生并发症,其分别是导管堵塞、感染以及穿刺区域渗血,总体发生率为6%(如表1 所示)。因此本文具有充足的依据认为,该项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作用。
表1 50 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二)分析患者PICC 管留置时间
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措施的影响下,3 例患者PICC 管留置时间均已超过3 个月(如表2 所示)。由此可见,该项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留管时间。
表2 患者PICC 管留置时间
三、讨论
化疗是食管癌的常见治疗手段,其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保障其健康安全。而PICC 置管能够有效避免外周血管反复穿刺,导致患者痛苦感增加,进而产生相应的不良情绪,致使其出现抗拒治疗的现象,从而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考虑到PICC 置管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致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故而必须同时开展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此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但目前采用的护理方法过于注重规章制度,未对并发症本身及患者内在需求进行考量,导致其无法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并发症形成原因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与实施[6]。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结合并发症形成原因开展护理工作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将明显降低,且PICC 管留置时间将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对PICC 食管癌化疗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其能够对患者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保障其身心健康。因此应正确认识到该项护理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科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