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时代潮流
2021-10-11高祖贵
文_高祖贵
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辉煌,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响应时代之问和人类发展之需,创造性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要理念,贯通了中华文明与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发展繁荣提供了价值基础和价值引领。
一、从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把握时代潮流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确保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时代前列,既有顺应时代潮流之意,更有引领时代潮流之意。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之上积极地引领时代潮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上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全面贯彻;明确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
在顺应和引领世界大势、明确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价值的高度提出融通中国与世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重要讲话中,他再次指出:“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等重要思想理念联系贯通起来了。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随后,在7月6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他郑重呼吁,“世界各国政党要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至此,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要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把握时代潮流的最新创造。
从人类发展的价值层面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各有各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扩展,信息化进程中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传播,文化多样化进程中观念在跨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锋,人类的价值追求既呈现越来越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又呈现越来越交融趋同的发展倾向,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进程。在世界各国发展的联动性和人类发展的整体性日显突出的背景下,人类在价值层面的共同追求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要理念,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准确把握世界脉动,超越意识形态、价值观、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的差异,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升华形成人类文明进步繁荣的价值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
从中国与世界的价值共鸣看,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交融从器物到规则标准,进而向价值理念层面不断深入发展。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一直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传承“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思想,崇尚人本、仁爱、诚信、正义等精神,这与联合国宪章所强调的和平、发展、安全、人权、平等、自由等理念和精神高度一致,这些理念和精神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坚守和追求的。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强调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越来越注重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与之相呼应,国外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从过去基于狭隘立场,一味地站在对立面进行批判,逐步向基于包容立场,愿意增加认知,甚至开始摒弃偏见,寻求价值共融的方向转变。中外这种相向而行,使得中国与世界在价值层面的贯通之处和共识之处不断扩展,共同或相似的话语表达不断增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追求和价值表达方面的对接贯通。
二、和平与发展切中时代主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在为人类开创前所未有的美好憧憬的同时,也蕴含诸多潜在挑战风险,可能给世界造成更大的分化和冲突。经济全球化在释放和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促成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资本大流动、技术大发展的同时,造成的政治、社会、文化负面效应持续凸显,正面临重大转折。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历史性地趋向平衡,国际秩序在和平渐变中全面重塑,但大国之间地缘政治之争、技术产业优势之争、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日显激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生态脆弱性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但总体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会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会改变,国际体系变革的方向不会改变,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仍然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全人类共同价值首先强调和平与发展,正是这个时代主题的充分体现。
中国共产党不仅倡导这个重要价值,而且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积极加以践行,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基于文化传统、国家利益、时代条件,作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和坚定不渝地阔步前行,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倡导和长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中国既有庄严承诺,更有实际行动。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我们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国际安全观,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和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分歧,反对集团对抗;把联合国宪章作为避免后世再遭战祸的重要遵循,把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作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保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国际军控、裁军、防扩散合作,协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政治解决一系列地区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共产党不仅从发展好自身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的角度,注重“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十几亿人的现代化;而且从兼济天下、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角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提供了鼓励和参照,为人类探索多种现代化道路作出新贡献。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把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成为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模式和国际合作新平台,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6份合作文件;推动各国加强发展合作,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增进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同反对任何人搞技术封锁、科技鸿沟、发展脱钩;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拓展能源、粮食、网络、极地、外空、海洋等领域国际合作,为创新全球发展理念、加快世界经济复苏、坚定全球化发展方向作出积极贡献。
三、公平与正义唱响时代强音
当今世界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冷战结束以来多次局部战争和各种冲突危机的洗礼之后,人类社会不断地总结、反思、纠错,努力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并且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思维和行动在一些国家、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的国际关系中依然不时地有所体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个别国家、某些地区和某些问题上依然盛行,国际公平正义依然难以实现甚至严重缺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强烈冲击,使得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本土主义、种族主义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各种歧视和不平等进一步抬头。在此背景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公平正义,正是响应全世界的强烈呼声,道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共同诉求。
在政治上,强调主权平等。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在安全上,强调共同安全。每一个国家的安全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国家之间要坚持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发展上,强调共同发展。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我们要推动各国加强发展合作、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共同反对任何人搞技术封锁、科技鸿沟、发展脱钩。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要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发达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努力缩小南北差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在文明关系上,强调平等互鉴。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民主与自由锚定时代方向
自近代以来,民主与自由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推动国际关系变迁和国际体系改革的不竭动力。二战结束以来,西方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拉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推动一系列发展中国家诞生并登上世界舞台。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之后,又有一批国家纷纷自决独立。联合国不断扩员,至今已有193个会员国和2个观察员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国家无论大小,都是一国一票,体现着国际社会的民主。然而,时至今日,在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西方国家依然认为它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是最优越的,并作为所谓“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打着“人道主义干预”和“保护的责任”等各种旗号,不惜动用武力颠覆别国政权,然后进行所谓的“民主化改造”或“国家重建”,导致一些国家沦为所谓“失败国家”,一些地区变得危机不断、动荡不安。在高举所谓“民主”“自由”旗号的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社会碎片化、政治极化日益加重,新型社交媒体条件下的泛民主化和“多数人的暴政”的弊端凸显,极右翼或极左翼政治力量的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美欧国家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导致它们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西方现有民主制度的质疑增多,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上升。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更加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努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民主、自由,正是在壮大国际进步力量、推动人类民主自由事业朝着时代所要求的正确方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对内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外,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更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主张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各国政府和政党应加强交流互鉴,完善沟通机制、把握社情民意、健全组织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推进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世界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协商办理。国际关系应该加强法治化,使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各国应该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依法行使权利,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之实。同时,国际关系还要推进合理化,使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地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这样才能使国际社会的民主与自由得到更加有力的国际法制、体制、机制的保障。
总之,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大创新高度契合时代潮流,反映时代需要,引领时代方向,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朝着光明的目标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