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八一号角”,在师生心中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2021-10-10陈雪琦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德育部部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史讲解员红领巾

陈雪琦/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德育部部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在1938年写下的《我爱这土地》,今天读来仍令人动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少年儿童时期是形成思想、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地是当前教育界的主流工作。发掘时代性强,易于被少年儿童接受的教育形式是当前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用“一部校史剧、一批红领巾讲解员、一个‘大思政’课程圈”来奏响英雄城的“八一号角”,在南师附小师生心中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党的引领下都成为温暖明亮的现代中国人。

一部红剧,以美育为起点的唤醒

南昌是一座英雄城,1927年在这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革命起义的第一枪,红色基因早已渗入每个南昌人的骨血当中。南师附小恰又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长前行的。2017年是“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的日子,我校也迎来110周年校庆,于是我们决定自行创作并演出校史剧,奏响附小的“八一号角”,用红色“美育”来培养具有“向上、向善、温暖、明亮”特质的附小学子。

校史剧《红领带 红领巾》

红领带曾是“八一起义”中的重要标识,是“八一起义”的烙印;红领巾是少先队的象征,更是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红领带、红领巾流淌着同样的红色血液。于是,我们以《红领带 红领巾》为题进行了校史剧的创作,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学校历史的变迁,来反映家国前进的历程。故事从学校的一棵老梧桐树下的《少年中国说》开始,分为七幕:建校、战争背后的读书声、勤耕不辍、我们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传承与更新、五红阵地与创新成果、忠于信仰。

为激发师生的表演动力,体验“八一精神”的力量,我校配合校史剧进行了一系列的“八一”主题融合课程。全校师生以“八一精神”为主题线索,多学科融合,协作同步教学,开展同一主题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确定剧目内容之后,全校师生便投入了紧张而充实的排演。从未接触过戏剧训练的老师和同学们,凭借着对校史的尊重和热爱,从零学起、刻苦排练,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默默为校史剧的诞生贡献着微弱而坚韧的力量。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剧中角色的出演,更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锻造与升华。

毛毛的扮演者李思铖说,毛毛一角带给他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以及一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一无所知到动人出演;从数九寒天到高温酷暑,每一次排练,他都把自己和毛毛这个角色融为一体。即使膝盖跪得麻木,也从不因此而懈怠一次。他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表演传递给同学们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不忘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与此同时,同学们还走上街头,将演出的门票进行义卖,将所得票款全部捐赠给乡村小学,用于建设红领巾图书馆。“八一精神”每时每刻指引着师生们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迈进。

一批红领巾讲解员,以实践为基础的传承

学校利用南昌特有的红色资源,一直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从校史剧到“红领巾讲解员”是从演绎红色历史的情景,到表达情景中的情感和道理;从演绎红色历史的画面,到把历史的文字记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实践转化。这是学生道德情操的提升,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飞跃。

学校与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红色场馆友好协商,达成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并建立了江西省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基地,为“红领巾讲解员”的成长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三级选拔,共有200多名少先队员幸运地成为了首批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们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为参观者讲解,以专业的解说和动人的描述,把人们带入那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同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他们的奋斗精神。

少先队员们还走出场馆寻访身边的红色人物,传承红色基因。截至发稿前,附小学子已完成30余次寻访。同学们探望拜访89岁高龄的革命英雄印余生爷爷和87岁的王健根爷爷。拜访过程中,两位老英雄为孩子们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同时也对附小学子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同学们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在红色的记忆中,立志成为一名有志向、有理想、温暖明亮的现代中国人。

一个“大思政”课程圈,以课程为载体的渗透

校史剧和红领巾讲解员的活动显著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成效,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红色力量,也是学校运用“画面思维”(利用画面的直观性、形象性进行德育,使其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更容易入情入境,入脑入心)研究成果的体现,使“画面思维”成为从实践到认知的桥梁。为了扩大这一成果,学校构造了“大思政”课程圈,将国情常识、传统文化、价值观等内容,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五大领域内容,进行了归并统整,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五个层面进行优化和重构,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分年级融进学校主题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学科课程等各类型课程和活动。

同时,将“大思政”内容主题化,根据独立课程的性质,挖掘融合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融进学校教学,以认知为主,做好隐性课程;开发主题教育活动,以践行为主,上好显性课程。在学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打通一条连接线。在“画面文化”浸润下,学校结合地方特征,以国家认同为底蕴,对德育内容进行整体重构。

例如“八一精神我来传”主题融合教学,通过跨学科协作教学——语文老师指导红领巾讲解员创作解说词,数学课测量计算八一起义纪念雕像的面积,英语课模拟向外国友人介绍景点,美术课学生们手工制作武器模型,社会实践班主任带着学生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武警部队体验生活,将学科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融合,做到知行合一。

同时,学校将“大思政”课程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展到周末;从校内到校外,拓展到场馆,学生走向自然,行万里路,全面体验社会生活。如红色研学之旅、重上井冈山、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FX乐玩实践基地等,引导学生寻访革命旧址、摸索“八一精神”脉络,思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月10日,江西全省中小学校“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在我校开展。活动以“沙画绘党史 童心永向党”为主题,以沙画党史故事进校园为引导,一幅幅沙画随着指尖不断变化,军枪、战士、会议讨论,一张张有关“八一起义”的大屏画面不停地切换,在学生们的惊叹声中,沙画党史视频《军旗升起的地方》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

爱国主义教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南师附小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当理想信念的种子在孩子心灵里萌发、长大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就会温暖明亮起来,这温暖明亮的特质也在每个南师附小人的言行举止中显现。

猜你喜欢

校史讲解员红领巾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我当小小讲解员
“红领巾”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