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还有多远
——读朱永新的《未来学校》有感

2021-10-10乔阔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朱永新学校老师

乔阔/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教师

放假前,学校想为老师们选一本书读,研究室主任征求意见,我推荐了朱永新老师的这本《未来学校》。其实,我之前没有读过这本书,只看过书评,听讲座的时候,也有听专家提到过。

假期里拿起这本书开始读时,第一感觉是懊悔,感觉似乎选错了书。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未来学校,离我们太远。书中所谓的“学习中心”怎么看都是虚无,甚至是荒谬的,怎么可能一所学校里15岁的孙子和爷爷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他们的认知水平、眼界见识、思维方式怎么能兼容?学生自己选课,愿意学的就选,不爱学的就不选,那国家的战略需要能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完全匹配吗?取消学制,学生想几岁上学都行,不统一上课时间,想几点上就几点上,那学习意志品质、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怎么培养?教师都成了自由职业者、个体户,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怎么发挥?教师队伍建设,怎么抓?学习中心作为民间的“知识传播平台”购买公共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师资源,那不是把教育完全推向了市场吗?学习中心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得参加高考,还得拿成绩说话。以朱永新老师一个人、一本书能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吗?如果不改变,这一切不都是空谈吗?

我懊恼而焦灼地读着这本书,心里一直发出抵触和反驳的声音。直到我看到第五章,朱老师引用斯宾塞的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开始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沉下心、静下气,第二次捧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触及了我心底埋藏多年而无法解决的困惑。

以数学课为例,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从学科角度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么难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专业、工作、生活到底有多大意义?我想起2007年去美国密里根大学交流,到高中课堂听数学课,课堂内容是讲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这在中国应该是小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吧!但是,那位美国老师为了能让学生们理解和运用,却费了不少劲儿。让人不解的是,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比中国差好几个档次,可是美国的顶级数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在世界上却遥遥领先。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钱学森之问到目前都没有人能给出回答。

我们的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我们班里难道不是有很多学生在“陪读”吗?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达成了教育教学目标吗?我们的孩子有多少到了大学以后还能保有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课外辅导机构和教师补课办班之所以大行其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有需求,因为有需求,所以有市场。需求的原因是在学校大班额课堂上,统一进度、统一难度、统一速度、统一评价的工业大生产模式的教育不适合有个性差异的学习者。那么,课外班就能弥补这个缺憾吗?非也,大多数学生的课外班是补弱、补短,目的是为了回到大班额的集体里,能够“跟得上”。那么,跟得上是为了什么?为了高考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大学又为了什么?大多数的中学生是懵懂的,他们对于未来的专业、职业、事业,其实是没有明确认知和规划的。甚至很多家长也是迷茫的,到了高考报考的时候,对老师说:“老师,您看我们家孩子的分数,能上哪儿?您就给看着报吧!”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让我豁然开朗。扬长教育让人认识自己、挖掘潜能、充满自信。教育能让人变得更幸福,降低整体课程难度,让大多数学生腾出时间和空间学习与他们生活中、生命里关系更密切的知识和技能,让天才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定制自己的课程,学习更多的东西。因此,要举全国之力,把全世界最好的资源整合到我们的教育平台上,而每所学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教育平台。随之,教师的角色必然发生变化,学生能自己在教育平台上学会的知识,就不再需要老师讲解,老师的任务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这也是教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未来,家长将成为学习中心的发现者、管理者和学习者,他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其乐融融。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评价体制,不再是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而是学生通过“学分银行”,建立终身学习档案,得到认证评价,建立奖励机制。

越读到后面,我的心情越激动,如果真的未来学校可以这样发展,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虽然朱永新老师也深知,他的教育理想要最终实现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是他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中国几十个城市,几百所学校进行了改革实验,并且初见成效。朱永新老师曾经说过,“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这本书让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多了一份敬佩和崇敬。即使未来学校不会很快到来,至少让我反思目前教育的问题,并对未来教师的身份有了新思考,让我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忧虑之心,意识到老方法、老套路已经不适应未来的教育。

正如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之所以会有未来,恰恰是因为我们现在行动上的创造,从这个意义而言,未来学校与其说是在未来存在的学校,不如说是我们现在要去努力筑造的学校”。朱老师为我们描述了未来学校的样子,并不是一个海市蜃楼的幻像,而是在为我们梳理一条行动路径,在行动的过程中,朱老师所规划的蓝图可能还会更改,但是我们当下的行动,就是未来即将成为的样子。

未来学校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谁都无法预知。但是反观三十年前我读中学的时候,我又何曾想过老师上课可以用一种叫“电脑”的东西给我们展示教学内容,我又何曾想过学生可以用一种叫“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东西听老师讲课,我又何曾想过我的考试卷子会被一个叫“智学网”的APP分析出每道错题的失分原因。我更想不到三十年后,我的孩子放了学,不再下河捕鱼、上山抓鸟,而是写作业到深夜,在各种“辅导班”中度过周末和假期;想不到我的孩子不懂我说的跟大院儿的小朋友“跳皮筋儿”“打老虎”,却可以跟千里之外未曾谋面的陌生人玩“王者荣耀”,想不到我的孩子能在小学毕业就背下唐诗三百首,初中就可以用英语流利对话,高中能读遍国内外文学名著,然而,到了大学却以为“大蒜是长在树上的”。

这些变化不能用好坏来评价,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我的白发,今天盯着它看,没有看到变化,但一个月后突然照镜子,吓了一跳。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再过三十年,如果我还能有幸看到孙辈们的中学生活,再回过头来看今天我写的这篇文章,我一定会为自己当年的愚蒙、疑惑和怯懦笑出声来。

正如《后浪》中所说,“你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今天,朱永新老师在教育这条奔涌的大河里是前浪,引发了阵阵汹涌的波浪,拍打着岩石,冲击着海岸,引领着一波波的后浪。但是,他今天对于未来学校的认知和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也注定会成为历史和过去。在教育发展的长河里,新的教育变革、学校形态、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必将以最适合的姿态出现,也一定会随着时代而转型、黯淡,甚至消亡。

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条河流里,一直奔涌,一起向前吧!

猜你喜欢

朱永新学校老师
卖关子,真有趣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