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两端”的数字经济标准化科技创新驱动产教融合模式可行性分析
2021-10-09尤彧聪易露霞曾素梅
尤彧聪 易露霞 曾素梅
摘要:本文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动态式“三螺旋”演化协调合作与演化博弈论,按照供给侧思路,从博弈供给侧“两端”,基于演化博弈“两端”的数字经济标准化科技创新驱动产教融合模式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演化博弈;数字经济标准化;科技创新驱动;产教融合
一、前言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创新驱动模式的新经济表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其主要涉及互联网数字技术覆盖,数据数字保护和数字共享平台的互操作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内部的标准化链接使得接口可以标准对接实现数字经济数据共享与挖据(Ebinimi Tebepah,2020)
二、产端竞争力可行性分析。
按照波特五力模型,在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阶段,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优势将不再如以往一样依赖于传统的资源禀赋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等传统基本生产要素资源禀赋,而数字经济标准化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驱动的“驱动器”的中介效應完全可以借助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企业方的资源配置路径,进而提升这一类“异质性”企业(基于EED理论的一种外在因素引发新要素嵌入并引起变化的异质性)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尤彧聪,2021)。该可行性还可以结合波特Diamond Model 中的所有关键要素来进行分析。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作为“合作博弈另一端”的“异质性”产、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数字经济标准化背景下的实现,必须具体依赖于数字经济标准化科技创新驱动,借助数字经济的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所衔接的神经网络认知卷层,互联网+等技术,最大程度地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在创新驱动动态演化模式下的帕累托改进(Yucong You,2018),并在n+1阶段,对n阶段的科技创新驱动所形成的新的帕累托资源配置状态与资源新组合进行固化,即标准化。其中的可行性分析还可以,即从数字经济标准化当作成一种新型的以“信息、数据、知识”为主要表征和载体的数字化经济“共享”。其中的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数据传递机制可以借助创新驱动加速资源配置,特别是创新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发挥其“加速催化”功用,使得“异质性”产、企业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可以更好地实现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博弈两端”(即产方和学研方)的高效率数字“信息、数据、知识”配置和数字创新技术外溢、云端扩展,最终以数字经济标准化和数字技术转化实现产教融合的一个最核心的要素:知识共享。而从这一基于“共享经济”的视角的可行性分析看,这些知识共享正是数字化的一个初衷与目标实现,换言之,即知识共享以数字化、标准化为“双抓手”,最终为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提供了一种数字经济中介纽带。
三、教方竞争力可行性分析
数字经济标准化科技创新驱动借助“投入-产出”资源利用和配置路径提升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博弈另一端”的学研、办校方的人才培育输出竞争力的可行性可以从具体劳动力资源切入。即学研方或高校的一个教学“投入”,是已最终的人才“产出”为绩效的。而可以进一步得出其中的作用机理,基于本文的“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观点,即借助科学技术数字经济标准化作用机理,利用创新驱动的“驱动器”的中介效应,实现相应的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博弈另一端”的学研、办校方数字经济标准化人力资源、教研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是以数字经济标准化为核心的,因为,从另一侧看,数字化高质量导向人力资源输出联系着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博弈另一端”的企业和高校,而具有数字化思维和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作为数字化企业的第一首要资源因素的。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博弈另一端”的学研、办校方数字经济标准化资源优化配置可行性还相对应于科学技术数字经济标准化创新驱动的偏向性趋向。即这种数字化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偏向于强调数字经济标准化人才的作用,即数字化人才是数字化企业的无形资源和软实力体现源泉,而技术数字经济标准化从标准科学角度看,也可将“标准”作为一种资源与生产力,也是构成智能化企业资源的无形前期投入,这也是“数智经济digital-intellectual”的表现(“数智经济”属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高端与创新)。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借助科技创新驱动这一“驱动器facilitator”的中介效应,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中的以企业方为代表的产业和以办校方为代表的教育业在数字化高质量导向大发展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模式具有高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Ebinimi Tebepah.Digital Economy:The Role of the Telecoms Regulator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2020
[2]Yucong You.A Study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Foreign Trade Service Enterprises.[J].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8.
[3]尤彧聪.EED视角下外贸企业数字经济转型模式研究——基于经济隐喻理论[J].投资与合作,2021(02):82-8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数字经济视阈下广东外贸企业应对疫情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WTSCX114);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GYB71)以及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联合共建”(项目编号2020440121000082)的资助。
作者简介:尤彧聪(1981-),男,籍贯:广东汕头,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经济隐喻;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