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文学习表达技巧
2021-10-09沈小林
沈小林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统编本教材所选的课文除了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外,更为重要的是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关,为学生提供了值得品味与借鉴的言语形式,为学生的习作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悉心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并让学生向课文学习表达技巧。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教师除了正面引导学生进行感思和体悟之外,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向着文本深处漫溯,如“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处理”“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多写一点”等,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辨析与对比,在积极自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辨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素养,让学生明白文本表达的精妙。
一、紧扣典型,在凸显特点中体悟简洁之美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有着鲜明的中心,素材的选择和处理、结构的设置与规划、语言的斟酌与考量都指向课文的中心。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所描写对象的特点,就可以从作者创作的角度进行,从而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的简约之美。
如统编本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在描写闰土的外貌时,就紧扣“项戴银圈”“手捏钢叉”这个点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相互交流少年闰土的样貌。在观察和交流之后,相机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把握文本语言所形成的独特意蕴,更易于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扎实而形象的画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画面。很多学生虽然说得通顺、翔实,但由于是面面俱到,所描绘出来的闰土形象失去了特点。当他们因自身的表达而洋洋得意时,教师可以这样追问:“如果将我们所表达的内容直接放在文章的开头,你觉得可以胜过现在的开头吗?”学生猝不及防,陷入了沉思,教师乘势点拨:“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我们应该关注什么?”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描述中所存在的问题——人物缺乏典型的特点。
鉴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并尝试从文本的简洁语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中思考:鲁迅先生究竟是想要向读者展现一个怎样的闰土呢?学生此时走进文本,就不再是简单的捕捉信息,而是从表层信息中揣摩作者表达的真实用意。他们发现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是朝气蓬勃且极具生活气息的。鲁迅先生通过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的、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他与闰土儿时真挚而又短暂的友谊以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有了这样的背景作为支撑,学生逐步开始依托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想象和表达,但是都将思维指向了表层的动作和外貌,与这篇课文所表达的中心主旨并没有能够真正联系起来,导致了文本表达的主次不分。教师对学生的练笔进行了指导,学生后续对练笔进行了修改,虽然语言更少了,却切中了文本表达的中心,不仅揭示了少年闰土的外形特征,还呼应了作者表达的中心,彰显了文本语言表达的简约之美。
二、实践尝试,在取舍素材中体悟结构之美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储备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可以选择和使用的素材、方法也就越来越丰富,付诸习作中就体现在习作的内容越发翔实。事实上,优秀的习作并不完全是以篇幅取胜,关键在于运用典型的素材、适切的语言来揭示鲜明的中心和立意。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渗透相关素材选择和取舍意识,要能够从众多的素材中挑选出最具有价值、最典型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价值,引导学生多关注、多思考、多辨析,学习作者选择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漫画老师”,重在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而典型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那么具体的事例该如何选择并使用呢?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开掘示范素材。如《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就非常典型地展现了蔺相如的才华以及与廉颇从失和最后到重归于好的经过。作者对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素材处理也值得学生学习。整个故事,主人公应该是廉颇,但作者却对蔺相如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对于这个故事的发起者廉颇则涉及甚少。很多时候,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运用想象的方式去再现、拓展廉颇的表现,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感受蔺相如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此时,教师尝试抛出思辨性问题:如果作者对这两个人物都进行细致的描写,不是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翔实了吗?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对典型素材的处理,绝不是处处着力,可写可不写之处坚决不写,应该写的地方则要进行细致处理。
运用这样的思维来教学“‘漫画老师”这篇习作时,教师就可以训练学生对素材选择和筛选的能力。比如要凸显数学老师教学效率高,学生罗列了以下的素材:(1)吃饭快、干活快;(2)上课时语言速度很快,一节课给学生带来的信息容量很大;(3)批改作业和试卷的速度很快……如此丰富的信息和素材,哪些才是最有力、最典型的呢?教師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积极模仿和运用课文所使用的策略,以最佳的方式来聚焦习作需要表达的中心,合理地选择素材、谋划结构,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三、设置层级,在多维考量中体悟形式之美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可谓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打开学生的认知思维,启发学生运用多种策略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充满创意地进行表达。
如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单元课文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阶梯。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感受诗语言的简洁性,既有“面”上“千山万水”的呈现,又有“点”上有关长征途中经典战役的印证。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则是从“面”上写五人的整体言行,而从“点”上描写每一位战士的具体表现。《开国大典》则充分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强化了环境烘托、观众表现以及情绪渲染等层面的表达作用。这样,从不同的课文,对点面结合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了不同的认知层级:先了解什么是点面结合,再感知辨析点面结合写作方法的表达作用,最后借助文本内容的平台和语境搭建训练点面结合的平台。
有了这样的观照和引导,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时,就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教材所罗列出来的三幅插图,在学生深入观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哪些内容适合从“点”的角度来描写,哪些内容适合从“面”的角度描写来展现。此时,学生就会自然地联系单元中的课文进行巧妙的思考和迁移。很多学生认为整体的场面、环境、天气就应该从整体“面”的角度来凸显,而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人物的相关表现,就应该以聚焦、特写的镜头来进行描写,从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样的过程,就充分利用了教材中课文的范例价值,从单元中不同的课文中汲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搭建了文本表达的认知框架,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梳理出了习作表达的重点,为深入开掘习作的价值点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寻和发现不易于发现的文本范例价值,让学生在正面点拨、反面辨析中感受不同的表达策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逐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表达之美,激发学生内在的表达兴趣,提升学生言语实践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