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落点 妙笔生花

2021-10-09张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习作想象文本

张丽

习作教学是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环节之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呢?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找准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心随文动,妙笔生花。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的随文小练笔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找准典型处,迁移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借助教材有目的地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

1.仿句式,规范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巧妙地抓住语言学习的练习点进行仿写。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使语言变枯燥为鲜活。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一文在表达上就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些句子不仅交错出现,还长短结合、句式灵活,使文本的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带有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子,再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自己写两句。有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块薄如蝉翼的轻纱,上帝把我铺向人间,于是四季拿我去为大自然做新衣……”学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2.仿构段,严谨结构

儿童都有天生的模仿才能。对于学生来说,片段仿写无疑是一种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要立足文本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仿写。

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的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总分”式的段落结构写荷花花开时的各种形态。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结构特点,指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是总写,然后依次分说,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在掌握了段落结构以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习作练笔。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习作中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表达。

3.仿立意,关心生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结合文本立意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在立意方面就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调叙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个片段。议花生是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花生时,引出人生哲理,寄寓着对人生的感触。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值得借鉴仿写。课后我不失时机地抓住文本立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试着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写。(梅花、蜜蜂、竹子、路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格外关心生活,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挖掘空白处,拓展补写

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空白处,激发想象,巧妙补白,有机地把“写”融入教学,使课堂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1.情感补白,诱发想象

“文章不是无情物”,选入教材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情感,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在这些文章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经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跳跃、文字省略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情感空白之处让学生进行补白练笔,充分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

如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一共设疑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使得全文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假如你是渔夫,或是桑娜,你会想什么呢?在自身都难以度日的困境中,你还会向别人伸出援手吗?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深切地体会到穷苦人民勤劳善良的人性之美。这样的补白训练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充实了文本内容。

2.标点补白,丰富文本

标点符号是文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省略号的用法,它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这些省略的地方隐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标点符号的省略之处,巧妙点拨,激活文本,适时设置补白训练,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文中,在描写风娃娃好心帮倒忙的时候,“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此处有一个省略号,略去了风娃娃做的其他坏事,留给了学生遐想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设置想象补白:放风筝的孩子(    )说:“        。”收衣服的人(    )说:“        。”路邊的小树(    )说:“        。”……安排这样的想象说话,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插图补白,发散思维

统编本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结合课文,给插图补白。

如《穷人》的教学就可以进行插图补白训练。课文配了一幅插图,描绘的是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后的场景。画面中的小屋温馨动人,与文中“温暖而舒适”相呼应。在这里,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设置补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想一想图画中的渔夫和桑娜会说些什么,用对话的形式把他俩的内心独白表现出来。这样补白训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丈夫的理解、桑娜的激动以及穷人的人性之美。学生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既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抓住延伸处,想象续写

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学生读完以后意犹未尽,好像故事还没有结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找准落点,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让故事延续下去。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桥》一文叙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支书,在危难之际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故事结尾揭示老支书和小伙子竟是一对父子。文章以“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结束,耐人寻味。我引导学生以“洪水退后……”为开头展开想象练笔。这样的续写小练笔与原文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使文章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又达到了随文练笔的效果。

四、根据诗画处,趣味改写

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统编本教材几乎每册都编排古诗,这些古诗中,写景的古诗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古诗把情感表达得真挚感人。教学时教师在引导诵读、理解诗意、背诵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只有潜心会文,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的主阵地,找准随文练笔的落点,才能为学生搭建“妙笔生花”的平台。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灵璧县西关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习作想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