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段“菜单式”居家微运动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1-10-09莫婷婷

体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

莫婷婷

摘  要:本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运动需求,以家庭实际环境为场景,以普通居家用品为器材,为学生居家运动提供多样化选择。构建丰富的“运动菜单”,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味”;创生适切的教与学方法,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乐”;开拓学生的操作思维,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创”;建立多元评价制度,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质”。

关键词:菜单式;居家微运动;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9-0040-05

一、实践操作

(一)设计理念

居家微运动的“菜单式”设计,以“健康第一”“以生为本”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为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需求,设计开发运动菜单;提升学生对室内体育锻炼的认知;激发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场地受限的情形下进行有效身体锻炼,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設计目标

1.学生“想动”。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化改造、多样化组合,激发学练兴趣。

2.学生“乐动”。设计丰富的“运动菜单”,运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亲子互动法等,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3.学生“会动”。自主点菜,对学生自主学练指导,让学生会运动,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为疫情结束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三)设计原则

1.生活化。居家微运动的背景源于生活。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一是器材使用生活化;二是场地安排生活化。

2.自主化。一是对锻炼内容自由组合搭配学练;二是运动负荷可以自主增加或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三是锻炼效果可自主评价,将每天完成的练习内容、运动时间等做好记录,自我监督与成长。

3.趣味化。兴趣是最好的锻炼动机,在设计时要把握趣味性。

4.健身性。遵循运动发展规律、人体身心发展特点等,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由小到大,全面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个部分,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菜单内容(表1)

1.内容设计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2.内容设计与学生体质测试相结合;3.内容设计与学生运动兴趣相结合;4.居家微运动在群体中的渗透(学生、家长);5.整合资源共享形成居家微运动册。

菜单类型一般包括:身体素质类、技术技能类、自制自创类、拓展延伸类等,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设计菜单内容。

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1.二次化改造:对教学内容二次化改造,即降低动作难度、注重练习方法、锻炼手段等;2.多样化组合:结合学情、场地、器材设备等菜单式选择锻炼内容、多样化组合锻炼。

教师需:1.制订计划;2.精选内容;3.设计菜单;4.搭建“三段式”框架;5.拍摄动作视频;6.多元评价反馈。

学生需: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2.在“三段式”框架下,自主“选菜”、多样组合;3.贵在坚持锻炼。

(五)搭配菜单

1.框架:“三段式”

基于体育学科特色、人体运动发展规律,菜单内容采用“三段式”进行完整搭配,分别是激趣热身、技能学练、放松整理三部分(表2)。

2.多种形式搭配

学生基于需求,根据锻炼器材条件、素质类型、锻炼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居家微运动内容(图1)。

(六)教学建议

针对中高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需要,我们坚持“适宜、安全、趣味、实践”四大原则:

1.适宜。是指内容符合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发展规律。

2.安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要确保身体情况和练习环境的安全。

3.趣味。是指对居家微运动的儿童化和兴趣化处理。

4.实践。是指所选内容实践操作性强,形式活泼且简单易行。

教学形式主要通过腾讯QQ、微信等平台,具体流程如图2。

(七)课时设置与条件保障

1.实施对象: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

2.实施时间:疫情期间及疫情之后的延续,如返校后的室内运动、体育家庭作业等。

3.教师安排:以小学中高段体育任课教师为组,以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的方式,分工合作。如各年级教师负责设计菜单,沈老师负责制作动作动态图,孙老师负责做PPT+录屏,莫老师负责制作微课,各班体育教师自行负责作业打卡反馈等。

4.课表安排见表3。

(八)教学评价

评价是有效的学习力。主要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实现师生、生生和家校的“超链接”。

1.理论展示。结合本校体育走班和体质测试项目,尝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深入了解该项目,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相关知识。

2.评价量表。多元评价,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制定居家微运动评价表,学生记录成绩,采用五星制度自评、家长评价,调动学习主动性。

3.搭建平台。线上展示+线下比赛。借助云平台,开展班级线上30s跳绳大比拼,以视频的形式上传班级优化大师。另外,复学后学校举行了校园跳绳吉尼斯挑战大赛,既是对学生体能的一次检测,更是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

4.班级评比。奖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肯定,通过评比“运动小达人”“体育进步星”来更好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二、研究成效

(一)学生:“想动”“乐动”“会动”

1.构建了丰富的运动菜单,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味”

“提味”,当一盘菜加上美味的配料,可以使其增添滋味。而当精心设计的运动菜单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可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提起了“想动”的心思。

课例1:素质菜单之柔韧。网课课间十分钟、看书后的休息调整时间段,笔者精选了一些柔韧类的简单拉伸动作、手操筋骨活动等。学生在久坐后站起身来,愿意选择3~5个自己适合的拉伸动作,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改善肩颈的僵硬,从而放松身心(表4)。

课例2:“亲子运动”主题菜单

激趣热身:1.欢快《鸭子舞》。 2.游戏:抓尾巴。3.扳手腕。4.你抛我接。5.躲避球。6.铺石过河。

技能学练:1.游戏:剪刀石头布(手不动脚动、脚不动手动)。2.体能大挑战:三人推小车、靠敲墙倒立、躲避球、铺石过河。

整理放松:1.体前屈拉伸。2.“家人捶背”放松。

注:每一部分自主选择2~4项内容。

2.创生了适切的教与学方法,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乐”

师生、生生隔屏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陪伴下爱上运动,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锻炼方法,采用亲子互动法、游戏任务法、情境再现法、生活技能课等,通过学、练、赛、评多样化锻炼,优化教与学途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于运动”。

“家庭任务单”。给学生有趣的刺激与挑战,让学生的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得以激发,在环节设置中,设计由易到难的挑战练习,通过有趣的刺激促使学生参与全过程。

亲子互动法成为最大的亮点。孩子们与父母亲人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交往等,弥补了平日的缺失。在线上课堂中,推出“亲子运动课堂”教学视频。

劳动技能课。劳动是一种身体的活动,和体育息息相关。因此把家务劳动迁移到运动之中,开展生活技能课的学习,如爬行与擦地、合作推小车擦地等,锻炼学生的精细动作,提高协调能力。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疫情时期的特殊课堂,进行情境创设,如“拳打病毒”“抗疫武术动作”等情境,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出发,触动学生。以多种形式的爬行为例,教师通过视频导入情境,把每一种爬的方式拍成小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动物乐园主题菜单内容运动与思考提升趣味性(表5)。

3.开拓了学生的操作思维,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创”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关键,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创造性也得到不断的提高。疫情期间足不出户,选择辅助器材成为一大挑战。居家微运动过程中,针对材料的选择、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动手自制器材,自创游戏,自定难度,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得到提升。

(1)拿来主义、一物多玩

借助桌椅、墙壁辅助体能训练,如学生利用纸杯进行趣味的静力性练习,用毛巾操进行热身操。

(2)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就地取材(跳绳):通过在线调查发现,跳绳基本家家户户都具备,其作为体质测试项目占的比值最大,且受场地器材影响极小,因此笔者设计了以“跳绳”为主题的线上课。在确保优势项目(坐位体前屈、跳绳、仰卧起坐)有进步的同时,确保潜力项目(50米、50米×8往返跑)有跟进。于是笔者根据素质类型,设计了丰富的菜单(表6)。

变废为宝:利用旧报纸等轻物进行投掷练习,利用纸篓、纸箱进行投准游戏等,利用废饮料瓶开展换物赛跑、“打地鼠”等练习。将“废物”应用到体育锻炼中,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能力。

(3)巧手制作、创新器材

利用易拉罐、绳子制作简易小高跷、玩保龄球游戏等,借助家庭成員进行亲子室内游戏等。

4.建立了多元评价制度,为学生居家微运动“提质”

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练效果,在无法精准观测学生真实运动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多元评价”来反映学生居家体育行为、运动习惯、情感态度等。儿童都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适当的奖励(班级群内点赞、积分卡等)、及时的评价(打卡、评优、评语等),唤醒了学生的潜能,也养成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提升了运动的质量。

每日记录,量化评价。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刻意坚持、刻意练习。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填写《居家锻炼评价表》,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每周上交评价表。

坚持打卡,持之以恒。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进行每日打卡登记,根据进步幅度、打卡出勤率等,给予学生肯定,然后及时线上反馈。教师根据大数据检测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面向学生,帮助学生在居家微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真正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二)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了专业能力

1.探寻更多居家微运动内容

居家微运动的创新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疫情期间,为了“教什么”而努力去寻找更多合适的运动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补充,使得居家运动更加丰富灵活且富有挑战性。同时,教师要告知学生设计原理,教会学生运动方法、评价指标,发动家长、学生共同来参与制定,形成居家微运动资源。

2.教师的信息素养得以提升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毫无准备的师生不得不集体试水线上教学。如果说“内容”解决了“教什么”的困扰,那么急需解决的还有“怎么教”的问题。体育教师通过直播、录播、QQ或微信平台等进行授课。这一过程中笔者制作微课、微视频20余节,提升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促进了教师的及时反思。

(三)家长: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全民“宅家”,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体育学习情况。网课期间,笔者要求家长拍照、发视频给体育教师,让家长成为重要的“在场者”,充当体育教师的角色,监测孩子的锻炼过程,确保练习环境、学生身体状况的安全。当然,仅仅充当“在场者”还是不够的,我们在设计中特意安排每日亲子锻炼内容,供家长学生选择。家长和孩子灵活运用现有的器材或者根据教师提示自创器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练习。例如亲子游戏“石头剪刀布”“推小车”“躲避球”“抓尾巴”等,“一家一玩法”,五花八门的游戏场景,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参与其中。与家长各自抱着手机、看电视的场景相比,应该是天壤之别了。这样的场景更是拉近了亲情,增加了亲子交流,提升了生活品位。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家长的体育学习热情远比想象的高,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进行锻炼,这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所在。让每一个制度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每一户家庭动起来,让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
浅述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
汽车外观造型创新设计遗传算法的应用
基于常熟地域文化的公交候车亭设计探索
TRIZ理论在多功能被褥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