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奉献学生而快乐 因追求教育而精彩
2021-10-09李海燕吕途郝杰
李海燕 吕途 郝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发现好老师、关注好老师、走近好老师……《体育教学》同样坚信榜样教师的力量可以感染整个教育行业,从而为学生带来帮助、为从业者带来借鉴、为国家带来贡献。
扎根教学一线27年、创编体育游戏近2000例、多次赴西藏等地参与乡村支教……2021年9月8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0人获此殊荣,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名列其中。《体育教学》第一时间对叶海辉老师进行专访,叶老师谈论了关于体育教育事业的诸多感想,并对全国广大体育教师做出了经验分享。
——荣获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我的人生因追求教育而精彩”
“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的本职工作而已,能够获此殊荣我是非常幸运的,也是命运的馈赠,其实我只是众多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优秀教师的代表之一。”叶海辉说。
2021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在这一特殊的日子,叶海辉赴京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作为2021年教师节专场人物原型在中国美术馆被塑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此刻的叶海辉内心激动无比,他感受到了无上的光荣,更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
习总书记说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叶海辉表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倍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更要坚定教育初心,立德修身,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名学生,将“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更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学中不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今后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叶海辉坚定地说。
叶海辉称自己将带着这份荣誉,做好榜样示范,用自己的情怀、智慧和毅力滋润这片深爱的教育热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学生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这门学科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让学生情感更加丰富,人格更加完善;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真心喜欢上体育课,真正爱上体育课。
“人生因选择教育而幸福,人生因追求教育而精彩”成为叶海辉时至今日最深刻,也是最真诚的感想。
——您曾有过很长时间的军旅生涯,那么军旅生涯与您后来的体育教师工作有哪些联系,军旅生涯为体育教师工作带来了哪些有利的经验?
——“当兵和当老师,其实都是一种奉献”
几年军营生活的锤炼,让叶海辉把吃苦、战斗、奉献作为了自己生命的主旋律,并将这些精神延续到了教育事业上。
笔挺的腰板、洪亮的嗓音,叶海辉的身上总透着一股独属于军人的坚毅之气。但男子汉的“硬”却没有掩盖掉他身为一个老师的“柔”,军人和老师两种身份,贯穿了叶海辉的生活。
1995年,叶海辉离开了服役三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83227部队,结束了三年的军营生活。回到玉环,面对未来该何去何从的人生命题,继续当一名代課老师,是第一个涌入叶海辉脑海的选择。那一年,叶海辉拾起了入伍前的“老本行”——进入玉环市坎门第一初级中学,再次成为一名体育代课老师。
虽然当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但叶海辉的“拼”却是学校其他老师们有目共睹的。他几乎每天都是最晚离开学校的人,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总能在学校里看到他的身影。为了通过代课老师转正考试,非科班出身的叶海辉更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他自费报考了函授大专和本科,订阅和购买了各种体育教育类的报刊书籍。两年后,叶海辉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他以领先第二名近50分的成绩,成功通过转正考试,正式加入了人民教师的队伍。
“一开始当老师,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谋生的职业,但是越到后来,越感受到,这是一份使命。”军人的使命感,也延续到了叶海辉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举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叶海辉发现学生使用的体育器具总是“无家可归”,散落一地。为此,他特地动手制作了多种体育器材的专属放置器。叶海辉的这几项“小发明”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断充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叶海辉在校园内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将“阳光历奇”特色教育全面纳入教学。在叶海辉的努力下,坎门一中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
“军旅生涯虽然没有直接经验可以借鉴给体育教育工作,但军营生活见证了我的青春,锻造了我的人生。这段经历给予了我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以及那份可贵的使命感,使自己能够在体育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叶海辉说。
——在您27年的体育教师工作中,始终保持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您是如何将体育教师作为一种使命践行的?
——“让所有学生爱上体育课是我的追求”
“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对我们体育老师来说,为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体魄,就是最重要的使命。”叶海辉说,“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做一名快乐的体育老师就是我的追求。”
简单的一席话背后,是叶海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育工作深耕。叶海辉的教案和备课本永远不比主课老师们的薄,在他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贡献给了体育课程教学。
在叶海辉的体育课上,任何一个简单的游戏都能“变出”数十种玩法。除了在课上下功夫,叶海辉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自制了4000多件体育器材,为学校节省了近4万元经费,其中8项器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叶海辉的身影不止出现于一所学校内。“作为老师,只要学生有需要,不管他是不是我的学生,他在哪儿,我都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看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叶海辉曾跋涉1800多公里、经历20多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地处偏僻山谷的湖南浏阳荷花建新小学,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在那里,他白天一边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做活动,一边给年轻志愿者当“助教”,到了夜间,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志愿者和学生的建议调整第二天的课程。看到学校水泥场地未能充分得以利用,叶海辉还自掏腰包购买了油漆和刷子,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学校的水泥地画上羽毛球场和五种不同样式的跳房子格……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叶海辉又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搬到”了线上。他结合自己的专长,集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力量,设计了一套“宅家”运动活动方案。为了更加贴近微课主题,他把拍摄地选在自己家里,让妻儿配合他一起录制教学视频。一家三口身兼数职,编导、道具师、演员、摄像师……30多节《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南》微课在不断的摸索下“面世”,并赢得了家长师生的广泛好评。
除了以上的教学实践,叶海辉还在《体育教学》杂志发表了50余篇器材创新、游戏创编的学术科研文章。2013年4月,他代表《体育教学》杂志骨干作者,和江苏省南通中学潘雪峰老师一起到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基层送教”活动,落实《体育教学》杂志“贴近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办刊宗旨;并分别于2013年6月、2015年在浙江省海宁、上海师范大学,作为全国“游戏大王”吴纪安老师团队成员,开展“全国中小学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支持。
——您是《体育教学》杂志的骨干作者,也是优秀的审稿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理论者、实践者,您最想对全国的广大體育教师说些什么?
——“三方面意识让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默默耕耘在体育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有很多,我能够作为被表彰的对象是幸运的。作为一名有着27年经验的一线体育教师代表,我也的确有几方面感触想和大家分享。”叶海辉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广大体育教师总结了三方面感想。
第一,要有教育情怀和感恩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教育情怀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胸怀感恩之心是最坚实的底色。“坚持我的坚持,热爱我的热爱”是叶海辉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然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就理应全心全意,把教育当成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来做。他心里清楚,之所以成就他现在的优秀,离不开浙江教育培养优秀教师的有效制度,离不开浙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叶海辉倡议所有的体育教师,要胸怀感恩之心去做好每一天、每一件工作。
第二,要有教学和教研同行意识。教学和教研犹如车之双轮,二者“双轮驱动”,才能使教育事业行稳致远。对于体育学科来讲,课堂教学是所有体育教师的“主阵地”,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是根本。同时,“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叶海辉坦言自己能够作为教学楷模被推崇,离不开他对于科研的执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课堂教学,小到学生体育健身效果,大到整个课程改革发展,都与教研息息相关。叶海辉鼓励所有教师加入教研队伍,做到教学、教研“双管齐下”,从而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第三,要有创新和反思精神。创新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更是能推动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回顾叶海辉研发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游戏,无不体现着创新精神的内涵。而在创新的同时,学会反思更能够促使自己行得“稳”。“在教育生涯中,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反思在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缺漏,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叶海辉表示。
“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体育教学》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96年起订阅学习这本杂志至今,已经整整有25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资深的老读者,我一路走来从杂志中汲取了不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叶海辉回忆到从读者身份发展到《体育教学》主办活动的参与者,他由衷地表示,“《体育教学》为全国广大体育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有益平台,祝愿杂志越办越好,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也祝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工作顺利,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