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质量评估的三大关键点
2021-10-09北京教育学院王鸿杰
北京教育学院 王鸿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如何积极探寻紧跟党情、紧扣国情、紧贴教情的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有力破解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软化等宽松软现象和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深层次问题,进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准确把握中小学校党建质量评估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是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目标和成效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反映的是中小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折射的是中小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到位与否。提高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实质,是认识并遵循新时代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规律进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过程,质量评估是其应有之义和关键环节。
新时代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就是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的实践过程中,依据系统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提高历程、达成水平、影响作用等进行揭示、评判和鉴定的专业性教育管理活动。
新时代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具有自身的特定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加以核查,更在于描述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进程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发现实际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并评价其价值,以推动新时代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原则的有力施行、责任的有序履行和使命的有效践行;就是要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不断促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持续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全面领导,有力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二、积极遵循中小学校党建质量评估的重要原则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既要尊重和遵循一般性教育评估的原则,更应体现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这一特定领域的特殊性。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的焦点主要不在测量,而在描述和阐明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中的事件,在于识别判断出就不同人群和不同学校而言这些事件所具有的一系列意义。具体来说,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应遵循以下五个关键原则。
(一)真实性
这是评估工作最首要的原则。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具有“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失去了真实性的评估也就从逻辑起点和根本上背离了这五项功能。为此,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的环境、条件和任务要尽可能接近现实,以便能实战式了解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的真实举措、真实表现和真实效果;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反馈等要准确、客观。
为此,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应当着力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这所学校党的建设实际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们实际正在做什么事情?实际的质量成就究竟如何?这些学校党的建设的事情和活动,对书记、校长、干部、党员、群众以及其他相关人群有何意义?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使干部、党员、师生对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并使其行动与信念之间达到更好的和谐一致。
(二)系统性
这是考察评估工作的专业化水准的重要标尺。系统的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将有利于实现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的价值认同、评估效果与评估预期的高度呼应。
为此,在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中,应着力关注“四个统一”:一是理念梳理与实践印证的统一,旨在积极实现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的统筹兼顾和互动互赢;二是现状分析与潜力预测的统一,旨在促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有意识、有依据、有步骤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三是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旨在推动学校党组织瞄着质量问题去、对着质量问题改,精确制导、精准发力,直到质量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四是共性彰显与个性尊重的统一,旨在重视总结提炼学校党建质量提高中的创新经验,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感性到理性,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使其能够长久发挥作用。
(三)协同性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有其独立循环、内在规律和协同机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也是学校党的建设长期积累的产物。为此,在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中,应当在聚焦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协同考虑学校党的建设的全面格局和整体运行。
而从技术层面来讲,“协同性”还有一个重要体现,那就是要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因此,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过程,应是一所学校、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等协商、沟通和互动的过程。
(四)反馈性
最好的反馈是能根据目标和标准,提供尽可能经过证实的、有帮助的、关联到学校党的建设意图的证据,把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结果与典范样本、评分规则以及欲达到的标准进行比较,非常具体地、直接地揭示出清晰的、可利用的实际结果。
为此,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一定要注意在评估过程中给学校党组织提供获取和利用可了解自己表现的各种机会,从而能不断地根据评估目的对自我表现进行自我对标和自我调整,逐步完善自己的表现。
(五)可信赖
可信赖的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对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是友好的且有帮助的。可信,不只是指统计上尽可能地无误,而更多的是指相关评估数据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们信任的、乐于负责的数据,要力求通过评估让学校党组织看到自身纵向发展的增量与品质,进而增强提高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更大自觉与更强自信。
为此,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应着力关注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合理而有效的标准(先导性因素)、完善而适用的测量技术(保障性因素)、真实而精准的评估数据(基础性因素)和训练有素且公正的评判(决定性因素)。
三、建好用好中小学校党建质量评估的参考标准
评估标准是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评估结论的质量。
鉴于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综合分析,依据“功能决定形式”的评估理念,借助“因素分析法”和“专家集体讨论法”等指标系统构建方法,通过分析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提高历程、达成水平和影响作用三大领域14个维度的38项指标,并辅之以要点分析(133个)、方式配套(10余种),进而确定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的参考标准(表一),旨在服务于中小学校党组织的“对标发展”和“评估改进”。
表一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参考标准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参考标准 (续表)
总体来看,本标准力求凸显“行动性指标”“留白式处理”和“选择性发展”三大特点。
一是“行动性指标”。
从本标准的评估指标可以看出,更关注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是怎么做的,在行为策略上有什么创意,是否有助于结果目标的达成。“行动性指标”避免了“结果性指标”过于笼统的问题,有助于中小学校党组织发现质量提高问题、确定质量完善目标、形成质量深化策略,有助于增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提高的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控性。
二是“留白式处理”。
本标准并没有将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所有内容一一罗列,而是在指标结构框架中给中小学校党组织留出了一些自我定义的空间。此外,“评估要点”也没有更多的数量限定,有利于评估主体(学校或上级党委等)根据自己的实际,集体研究、会商确定,细化出可量化、可检测的“观测点”,创造性地编制出符合本学校、本地区的“操作标准”。
三是“选择性发展”。
“参考标准”虽然给出了较为系统的评估领域、维度和指标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必须同步达到要求。中小学校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潜力,选择一个或几个启动点,以点带面,以小成大,量力而行,逐步达成,而无须全线出击。这种方式既有利于中小学校形成自己的党建特色,也有利于党的建设质量的渐进式发展。
可以说,“选择性发展”关注的是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的过程性和复杂性,是一种更为实际的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和党的建设质量发展理念。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构成要素是“公正、诚信、求实”的评估责任观、“以人为本,以校为本,推动发展”的评估本质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评估价值观。最核心的,应当是回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基本问题上。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的最高层次是走向文化自觉——人人能够认同“以评促建”的观念,处处可以感知“评建结合”的气息、事事能够体现“重在建设”的信念、时时可以领略“聚焦质量”的氛围,这将是一个逐步形成真正的可持续评估、常态化评估、制度化评估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评估参考标准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