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2021-10-09张思宇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气分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2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制度核算

张思宇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气分公司

引言

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现状,同时也是经营决策者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在现代化的企业中,会计核算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现如今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大多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核算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企业需要采取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强化对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等有效措施,以此为基础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内涵分析

企业的会计核算就是对企业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要求会计核算不仅要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活动,更要强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与核算,确保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能够获得最大效益。会计核算主要分为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三部分[1]:事前核算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预测,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事中核算也就是在执行阶段,对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确保经济活动能够获得预期效益;事后核算就是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总结,明确经济活动的风险和收益,为管理层工作的开展提供判断依据。总体来说,会计核算工作对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会计核算的体系内涵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核算的体系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最本质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完整、真实并具有一定时效性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正确的经营决策。为了最大限度地突出会计核算工作的价值,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管理时,也一定要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能够高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强调核算管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规范会计人员的执行操作,通过灵活调整核算管理措施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成效。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现如今仍旧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引起对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足够重视,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因缺乏制度的约束而出现漏洞。例如,未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建账核算、没有按照相应的财务标准出具财务报表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进而对企业的管理层产生误导,导致决策失误[2]。而且因为缺乏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那么财务核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就有可能会随意更改折旧方法、调整计提坏账损失方法比例、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等,这都会对报表使用人造成一定的理解偏差,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

(二)缺乏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机制

现如今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并不完善,而且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一部分管理者权力过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独权现象,这就有可能因利益原因而干预会计工作,导致营私舞弊行为的产生。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牵制制度以及稽查制度的建设,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失,监督管理机构根本无法发挥出会计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缺乏对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会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例如,2016年某上市公司所报送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着大量虚假数据,并且有重大遗漏,被中国证监会调查。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缺乏对会计核算的及时监督,没有及时发现会计质量信息存在的问题。

(三)会计核算制度的可行性不高

有的企业虽然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但是制度的可行性却有待商榷,同时缺乏对会计核算的内控监督,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例如,某一线城市的路灯管理所会计在工作期间,挪用公款138次,金额达580万,因为单位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明确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主动要求帮助出纳去银行调取对账单,并在账单上做手脚,然后轻易从出纳处借来公章,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章,以单位名义购买现金支票然后领取现金。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为了能够挪用公款套取现金,会计主动承担了很多出纳的工作,而出纳却没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并且没有人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核实,导致会计可以轻而易举地盗取企业的财务经费。

(四)会计建账制度不成熟

现如今有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建账时并没有从实际的经营情况出发,导致会计科目混乱,而且有的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缺乏规范化,仅仅为了应付税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导致会计信息与会计实施严重脱轨。由于缺乏成熟的会计建账制度,企业在进行收入与利润管理时大多会采用人为方式,由企业领导者决定财务数据,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偷税漏税的概率,会为国家的财政安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也没有及时更新会计核算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管理步履维艰,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强化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企业一定要明确国家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力量来约束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同时,企业领导者也要不断提高对会计核算的重视力度,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对现有制度的不足进行有效补充,不断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并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企业若想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就必须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因为现代企业的会计制度大多呈现碎片化,并没有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最大利用。完整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控制机制等,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能够真实地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并对财务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支持[3]。

(二)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

为了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干预,在企业内部就一定要成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以及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具体落实,努力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水平。除此之外,企业也要不断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确保决策层与管理层的相关领导能够在开展工作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出现越位情况。企业的监事会也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坚决避免篡改会计信息、徇私舞弊行为的产生。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就是对管理层的权力进行约束,避免管理者侵占股东利益;激励机制就是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进行捆绑,用一定的激励条件提高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在帮助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管理层利益,例如可以提高其分红比例、进行股权奖励等。也就是说,对管理层的工作既要给予充分授权,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4]。

(三)提高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因为即使企业规范了会计核算制度,但是如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具体落实,那么也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执行效果。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会计制度的可行性,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所有环节都能做到有制可依,并且能够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会计信息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存在虚假数据[5]。这也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会计监察制度,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是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为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行为,立场不坚定的人很有可能做出一些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这也就需要企业必须不断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并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行为,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惩罚,严重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外部监督

首先,在监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时,税务部门一定要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结合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偷税漏税行为,从源头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其次,政府要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方面,政府监督发挥着巨大作用,政府机构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监管,并不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抽查,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水平;最后,要强化企业外部的监督与管理作用。企业如果想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水平,通常具有较高难度,所以企业可以充分借助外部力量,例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的管理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及时发现会计审核的相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确保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6]。

(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直接实施者,这也就要求企业在选拔会计核算人才时,一定要对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其专业能力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能够为企业的建设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企业也要进行充足的会计人才储备,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队伍,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现如今,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只有专业的人才的作用下才可以发挥出信息化的最大价值,所以企业要从根本上重视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着重强调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设立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鼓励财务人员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优惠政策,促进会计人员能够实时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水平。

(七)促进会计核算精细化

会计核算精细化,就是要求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到“精、细、严”,确保会计信息及时有效,工作程序科学严谨。

首先,人员行为精细化。所有的会计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工作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确保自身的会计行为更加专业;其次,会计核算精细化。会计核算具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流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全部推翻重做,所以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一定要做到精准核算,确保对所有经济业务做到完整、连续记录;最后,环节控制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必须要将所有的关键节点形成一张完善的控制网络,做到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全方位监控,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健全审核监督体系,确保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会计核算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现如今我国很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也就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强化财务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真正促进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发挥出最大作用,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管理制度核算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