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2021-10-08朱涓涓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德育学生

摘要: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学校德育作为一门文化熏陶类学科,也必然受到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现状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呈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因此,文章将对当前高校的网络德育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德育;新媒体;学生

学校德育作为一门文化熏陶类学科,必然受到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现状的影响。而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数字化传播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因此,今日之学校德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浪潮,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便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1]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我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而到了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是网络人群的主力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生群体。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人们不经意间便从传统的媒体时代步入了新媒体时代,而作为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的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与传统时代差异较大的新生特点。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第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个体擺脱了时空的客观局限。一方面,能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得各地的讯息,克服了传统人力传播讯息的长时间耗费。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成为网络的主人,掌握自身的话语权。

第二,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相应地获得了自身的主导权,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地身份限制,获得了相对自由的开放性,从而也拥有了媒体身份的平等性。

第三,思想建构的独立性与自由性。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激发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欲,使得个体可以在网络社交平台充分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思想。

第四,人际交流的双向性与互动性。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当初的必然面谈。外在技术的支撑,使得个体感受到交流的便捷,从而更愿意去与人进行双向互动的交流。

(二)当前的德育现状

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也使得信息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和网络使用的利弊皆存,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影响。而学生群体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塑造阶段,对外在世界的甄别判断能力仍不够理性合理,因此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发展是社会地进步,必然为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暂且不提。根据社会调查显示,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受限制,随心所欲。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相应的网络监管的待完善,使得学生以为可以在网络空间随意发表言论,为所欲为。而又因长期的未收到道德与法律的有效惩戒,从而使之不受拘束。故近年来,学生在网络上随意发表不当言论,从而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事件不绝于耳。

第二,人际封闭,情绪多变。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学生间的人际交往相对不成为一种立身处世的必然途径。因此,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拒绝现实的人际交流,但也因此使得情感愈发脆弱和敏感。长期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便显得消极偏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部分学生道德行为和水准的提交。而网络作为其主要的发泄途径,自然就成了不道德言论的集结地。

第三,信息繁杂,易被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经济的利益性,不乏有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有违道德的信息,进行自身利益的获取和某种价值观地侵占输出。而网络上又没有客观标准的定义衡量,使得身处单一学校环境成长起来的部分学生难以甄别,从而走上严重违反网络道德的违法犯罪边缘。

二、遭遇挑战的学校德育

通过新媒体的特点和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呈现出的网络道德现状可知,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就学校德育而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多方面对当今的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

第一,新媒体所具有的人际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第二,传统教学中讲究教师的主体性,但新课程观更倾向于转化为“以生为本”,教师角色与地位发生变化。第三,对教师的监督增加。网络的平等性和发布信息的便捷性,使得教师实际上已处于媒体和社会的包围之中。

三、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

从学校德育面对的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危机中,我们可以明白,学校德育必须尽快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将学生从网络的影响和痴迷中拉出,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网络道德。

第一,充分认识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当前,不少教师在传授德育知识时,不懂得使用新兴技术,从而在学生面前出了不少尴尬之事。因此,教师必须迎接这种挑战,主动地进行研究。

第二,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新媒体时代下,教师需在实际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渠道,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网络道德。

第三,利用新兴技术,构建立体化的网络德育平台。学生在网络平台如微博、抖音等新兴平台的参与度越发活跃,而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平台,才能为与学生增加道德交流。

第四,联合社会系统,建立家校协同系统。虽然学校德育在学生的网络道德引导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但同时也应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帮助。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有许多新兴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所带来的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影响,不容被忽视。而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也应充分认识和研究给自身带来的冲击,并主动思考和寻求一些科学合理性地途径,以解决这场持久但必将可以战胜的学生网络道德危机!

参考文献

[1]袁勇我.浅谈新媒体发展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影响及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01):212.

作者简介:朱涓涓(1999-),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新媒体德育学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聪明的学生等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